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初心之路|西柏坡“代言人”闫青海:每个月讲20节党课

澎湃新闻记者 张成杰
2021-05-19 18:32
来源:澎湃新闻
初心之路 >
字号

闫青海,西柏坡人,今年76岁。

他曾担任西柏坡村党支部副书记,因不凡的身世和带领村民们致富而远近闻名,曾作为西柏坡党员代表多次受到中央领导同志接见,是媒体报道的热点人物,村民们都形象地称他为西柏坡的“代言人”。

2021年5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寻访这位充满故事的老人。村民表示,只要看到一位个头儿不高,头裹白头巾,身穿中山装,脚蹬黑色布鞋的老人,就可以上前去打招呼,一定是闫青海。

走在村里的主干道上,远处一位老人蹒跚推着堆满劳动工具的小铁车从对面走来,铁车里放着铁锹、水管、水桶……

那便是闫青海,他刚从地里干活回来,“家里有八九分地,种了玉米、土豆还有其他的菜,每天中午都要拉水管去浇地。”闫青海淡淡地说,“劳动了一辈子,闲不住,农民再怎么样也不能忘了劳动。”

闫青海在田地里劳动  澎湃新闻记者 张成杰 图

闫青海回忆,当年,时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的董必武及家人从延安来到西柏坡,租住在闫家,闫青海的父母成了董必武的房东。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两家人经常一起劳动,互相帮忙,胜似一家人。

“小时候,我得了一场病,病得很严重。”闫青海说,在当时那个年代,家里很穷看不起病。于是,闫青海的母亲用破苇席把这个奄奄一息的孩子包裹着,放到村口的一个碾盘上。当时,借住在闫青海家的董必武夫妇在回家路上发现了他,并认出了这是房东的孩子。

他们发现闫青海紧闭着双眼,但是嘴巴还在动,就立即把他送到机关医务所。经过几个星期的治疗,闫青海转危为安。

可是小时候的闫青海并不知此事,直到1968年董必武夫人带着两个儿子来西柏坡村,代表董必武同志看望乡亲们。打前站的人先到了闫青海家报信,董必武夫人要来看他的母亲。老太太很高兴,连忙让人把闫青海喊了回来,见见他的救命恩人。闫青海进来后,董必武夫人一见到他特别高兴,被他们夫妇救活的孩子已经这么大了。临走时董必武夫人还邀请他们到北京做客。

红色印记自那时起在老人心中扎根,激励着他奋斗不止。

1968年,23岁的闫青海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担任西柏坡村党支部副书记。

当时西柏坡村村民的日子很艰难,“吃了上顿没下顿,个个面黄肌瘦的。”闫青海回忆。

闫青海在家讲述自己的初心故事 

改革开放后,上世纪80年代,面对村民一贫如洗、守着三分薄田度日的光景,身为副书记的闫青海做了一个决定,“要带着村民们过上好日子。”于是,他发动村里五六个壮劳力一起到石家庄当装卸工,每天30元的工资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是一笔“巨款”。

后来,随着前来西柏坡的游客越来越多,闫青海开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经营起第一艘观光船,也成为西柏坡村第一个“万元户”。村民们也纷纷加入了买游船搞旅游的行列,开起了“农家乐”,依托西柏坡红色圣地资源,人气越来越旺,西柏坡村村民渐渐摆脱贫穷的束缚,逐渐富裕起来。

如今,西柏坡村人均年纯收入早已过万元。

虽然年纪大了,但闫青海从未停歇。去年他将游船的生意交给了女婿,自己主要侍弄菜园、讲党课。“每个月都讲20节左右,我这么老了,还能发挥余热,感觉每天充满期待。尤其是讲课的时候看到大家那么认真听,就更有动力,我会一直讲到讲不动了为止,做好我们西柏坡的代言人。”闫青海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蒋子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