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医大师访谈②|医圣老乡唐祖宣:我不收诊费,因为我是院长

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发自河南邓州
2014-11-07 19:36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河南邓州市中医院院长唐祖宣

【个人简介】

        唐祖宣

        男,生于1942年3月,河南省邓州市人,邓州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邓州市中医院院长,中华全国张仲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推崇仲景典籍,广用经方于各科,在诊治四肢血管病方面尤有独到阐发。研究成果曾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二等奖等科技奖9项。

        11月5日上午11时,在唐祖宣的办公室,第5位患者拿着他开好的药方去抓药了。唐祖宣是河南省邓州市中医院的院长,今年74岁,但在他身上,你看不到古稀老人的迟暮。他精神饱满,声音洪亮,从二楼楼梯快步走下来时,带起一阵风。

        5天前,唐祖宣刚刚到北京领过奖——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授予的“国医大师”。

        河南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邓州是河南省直管试点县,这里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这位一千多年前的中医广收医方,写出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医典《伤害杂病论》。

        唐祖宣出身贫寒,青年时苦心学医,钻研承继“仲景学说”,凭着精湛医术,20多岁就成为享誉一方的名医。

        50多年来,他给数百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和解放军将领做过医疗保健,却一直“扎”在邓州市中医院这家县级医院为普通患者诊病。找唐中医看病,最大的特点是“不挂号,不收诊费”。

        “成了大师,诊费会提高吗?”

        “老百姓找我看病,不用挂号,开完方子去抓药就可以了,不收诊费。”唐祖宣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中医的特点是“简、便、廉、验”。

        谈起张悟本、王林等“大师”,唐祖宣说,他们连医生都不是。而他的弟子刘韧对澎湃新闻说,养生的功效被张悟本夸大了,养生终究替代不了诊疗,“有病看病”。

        记者向唐祖宣请教养生的秘诀,他直言“没有”。

        “为什么头发尽是黑的呢?”

        “染的。”唐祖宣的大弟子许保华说。

从学徒工到名医

        唐祖宣的草根情结源自贫寒的成长记忆。

        1942年,河南闹饥荒。3月27日,唐祖宣出生在邓州县城。5个月前,他的父亲因心肌梗塞去世。

        因为家境贫寒,他15岁就到街道的印刷厂当学徒工。休息时,他常到隔壁的诊所帮忙打扫卫生、给老中医端茶、点烟。

        在贫苦中长大的唐祖宣对中医的最初印象是,“当中医,有口饭吃”。

        随着诊所与印刷厂合并,唐祖宣被调入药房学习调剂、炮制中药,他白天干活,晚上研读老中医借给他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1958年,街道诊所并入城关卫生院,在那儿,唐祖宣遇到了恩师周连三。

        周连三老先生医术高明,但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闲聊,更是一人独住在医院。当时老先生已经70多岁,年老体弱,但每天依然要给很多病人看病,甚至在严寒的冬夜到十余里外的地方出诊。

        收徒之后,周连三老先生指导唐祖宣学习中医经典,首先是背诵,邓州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工委会原主任马寅生对澎湃新闻说,《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大部分内容,现在唐祖宣还能背下来。

        白天要接诊,晚上时,周连三口述内容,让唐祖宣记录。除了背书、记录,还要写下来心得,以及随访患者。

        1963年,经河南省卫生厅考试,唐祖宣18门功课及格,顺利出师。

“当医生不是为了钱”

        50多年间,唐祖宣一直工作在基层医院。多年临床实践总结,使得他对周围血管病这种顽疾有独特见解。

        周围血管病是四肢血管栓塞,血流缓慢、瘀滞,血管发炎导致溃烂,可能需要截肢,“当时西医对这个病的治疗效果不显著”。

        弟子许保华告诉澎湃新闻,1987年4月初,满载28名患病青少年的车子开进邓州市中医院,这些孩子的症状部是手脚肿胀,最终被诊断为红斑性肢痛症,而他们又都来自湖北省枣阳县(现“枣阳市”)的一所小学。

        “为什么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都患上这样的病症?难道是瘟疫?”唐祖宣不思茶饭,查阅大量资料后认为,跟气候反常有关,按照正常节令,3月份应该天气回暖,但当年(1987年)3月31日,河南、湖北交界地带突降大雪达40厘米厚。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显示,1951年以来,全球共发生了3次强/极强厄尔尼诺事件,其中一次就发生在1986年10月至1988年1月,共持续16个月。

        大雪过后,这28名孩子发病,河南南阳、湖北襄樊、枣阳一带,红斑性肢痛症大流行,学校因此停课,百姓恐慌。

        找到原因的唐祖宣采用大剂量清热活血药物,28名青少年平均每人服药14.4剂后完全康复,河南省卫生厅要求邓州市中医院总结经验,向全省推广,随后,唐祖宣的《清热化瘀汤治疗红斑性肢痛症》的论文在《中医杂志》发表。

        作为县级中医院的名医生,受惠更多的是乡村百姓。邓州市中医院普通医师挂号费1元,主任医师挂号费4元,找唐祖宣看病,“不收诊费,因为我是院长”。

        “当医生不是为了钱。”唐祖宣说,这话是师傅教的。

        许保华41年前拜唐祖宣为师,是他的大徒弟。“师傅对钱财看得很淡,在中医院院长任上多年,包括负责建设新的邓州中医院,财务上,他没出过问题。”他对澎湃新闻说。

        目前,唐祖宣诊治的患者已遍及国内30多个省市。

主张中西医结合

        11月4日上午11时,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唐祖宣正在智能手机上查看信息,他说,一些资料会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过来。

        他的办公室里有一台电脑,一套沙发,来看诊的患者就坐在沙发上等候,而他身后的柜子里、面前的书桌上和书桌下都是书,其中厚厚几本是他本人编写的。

        说到网上热议的“诊脉验孕”,唐祖宣有些激动地站起来说,“那是玄学,我不懂,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不只是号脉”。

        许保华说,师傅比较开明,对电脑等新事物,愿意接触和学习。而早在上世纪70年代,唐祖宣就自学了西医的基本知识,他的主张是中西医结合。

        弟子刘韧告诉澎湃新闻,现在西医一化验,妊娠试验一做,结果清楚明了,为什么非得“号喜脉”?“技术是保障人们的健康服务的,中医、西医都是。”

        采访中,有听不清楚的问题,唐祖宣会有些急切地起身离开座椅,走近来问,“我不太懂”或“我没听清”。

        “师傅的性子比较直,有什么说什么,在他这儿,你不用猜。”许保华说,“但他对病人很和善。”许保华记得,师傅曾批评他们,“对病人不够热情”。

        唐祖宣已经过了退休的年龄,加上外事活动繁忙,他不再在到诊室坐诊,但只要有时间,他就会来办公室,慕名而来的患者也形成默契,直接来办公室找他。

        许保华说,师傅的一大特点是勤奋。所有的病历、处方,总会复印或誊写一份,三四十年前的病历、处方,都还完好保存着,“他喜欢总结、思考,传承经验”。

        白天看病,只能晚上总结。许保华说,唐祖宣一般都在晚上12点以后、1点以前休息,第二天一早,5点左右又起来了,“但要睡个午觉,2个小时左右”。

        唐祖宣的二女儿唐静雯也是中医医生,她说,以前一大早就会有患者在家里等着,父亲每天5点多就起来,洗把脸开始看诊,7点左右,简单吃过饭,就来到医院看诊。

        唐静雯说,之所以选择中医作为自己的职业,是因为从小耳濡目染,“觉得做中医医生幸福,有成就感。”

为中医立法奔走

        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唐祖宣的电话铃声不断响起,他与记者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是“很忙”。

        唐祖宣喜欢喝茶,喝普通的茶叶,不抽烟,喝一点点酒,以前喜欢打乒乓球,不过“现在没空了”。

        在治病救人之外,唐祖宣关心社会事务,关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期间,唐祖宣与其他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将中医、中药合并管理,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进一步完善中医管理体制两份议案。

        在他的奔走呼吁下,1988年5月3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主持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决定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结束了中医、中药长期分家的局面。

        从1981年开始,30余年间,唐祖宣先后当选邓州市、南阳市、河南省和全国人大代表。截止2014年3月4日,他已提交近900份建议和议案,是河南代表团提交建议、议案最多的人大代表。

        为使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在法律规范下健康发展。最近几年,他又在为中医立法奔走。自七届全国人大至今,唐祖宣提出为中医立法建议40多件。目前,他已经收到有关部委答复,中医立法已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立法计划。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