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内思想周报 | 大梅沙论坛:民间智库入场?

澎湃新闻记者 周哲 张博
2014-11-10 08:41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民间智库入场?

        2014年11月7日,首届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在深圳大梅沙京基喜来登大酒店宴会厅开幕。据会议的官方介绍,此系列创新论坛旨在探讨国家治理体系、经济转型、社会治理创新、政治体制改革等重大课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力争成为影响中国改革创新的标志性交流平台。

        论坛开幕式可谓重磅:在数百位来自政界、商界、学界的嘉宾中,包括最高法院原院长肖扬,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平,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以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邵宁、《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人大政治系教授杨光斌等。

        开幕式致辞嘉宾则为深圳市委常委张思平、国发委原副主任彭森、以及万科集团总裁郁亮。

        如此规模的学术会议,其主办方“深圳市现代创新发展研究院”在此前却并不为人所熟知。该研究院是一个刚刚在2013年挂牌成立的民间非企业型社团组织,其创始人周志兴由于创办了“共识网”网站和《领导者》杂志而在思想学术界广为人知。这段经历,使得周志兴能够聚拢起进行政策与思想研究的相当资源。

        周志兴最近在共识网的一次访谈中提到:“习近平主席最近指出: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 所谓新型智库,就是说要有创新,而且要有民间力量的参与。于是,我们就顺应这样一个形势,建立了一个创新发展研究院,实际上是想作为一个智库来出现。“

        
民间智库“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发起者周志兴

        

        周志兴同样谈到,该研究院的主旨之一,是通过侧重于企业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以此推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创新。

        但就这次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主题的首届论坛来看,其各分论坛的讨论主题远远超出了“企业管理与科技创新”的范畴。例如,经济分论坛以“全球视角下的中国经济”为主题,由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陈志武等登台做了报告。而司法体制改革论坛的学者嘉宾则包括江平、高全喜、何兵、何海波等学者。“互联网与国家治理”论坛参与者包括“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与阿里巴巴集团高级研究员梁春晓。“反腐与党建”论坛则同时请到了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李永忠与波士顿大学国际关系与政治学教授傅士卓。“中国政治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分论坛参与者包括俞可平、萧功秦、张文魁、李凡、马勇、周濂等学者。“世界格局中的中国”论坛参与者包括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于洪君、美国外交家傅立民,北大教授王缉思、人大教授时殷弘等。此外还有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这一分论坛吴思、雷颐、何怀宏、许章润、姚中秋、高全喜等为人熟知的思想文化领域的学者参与了讨论。由此可见,此一论坛覆盖了法治建设、反腐、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科技创新、乃至国际政治、文化建设等关系到中国下一步改革方向的重大议题。

        此一论坛的闭幕式则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胡德平、国家体改委原副主任高尚全等人发表了主题演讲。

        周志兴表示,今后将在以深圳大梅沙作为永久会址,每年召开一次创新论坛。此外,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将还将资助一些社会上的小型研究项目,同时争取建立一个针对港澳台地区的论坛。

        

郑永年:西方政治中也有“群众路线”

        

郑永年已成为近年来对中国政治改革发声最多的海外华人学者之一

        

        2014年11月4日,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在《联合早报》撰文《中国政治中的“群众路线”》,文章对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历史特点与合理性做了阐述。

        郑永年认为,由于群众路线一直被毛泽东时期频繁发生的群众运动联系起来,部分给人以“群众路线就是群众运动”的错觉。那些强调制度建设的人,更认为群众路线与制度建设背道而驰,因此也应当放弃。

        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过程中,群众路线在政治生活中的边缘化,造成了执政党越来越官僚化的后果,表现为组织和官员的高度等级化、政党行政化和执政党与社会脱节等现象。

        郑永年引米歇尔“寡头政治是政党生活的铁律”一语,认为这一“铁律”并非“宿命”。政党若要生存和发展,任必须找到抵制和克服“铁律”的有效方法。郑永年认为,对中共来说,这一方法就是群众路线。为说明这一点,郑永年进一步论证,在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践之中,也同样存在着“群众路线“,其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就是以几年一次的选举进行广泛的政治动员,以政党的政治化来克服其官僚化。不过这一依然成熟的民主制度,并不一定是最好的群众路线。相反,西方民主面临着多党互相否决和消耗的危机,而亚洲一些民主政府面临着过度政治化、政府弱化的治理危机。

        郑永年认为,群众路线要成为中共生存和发展的有效方法,必须既表现为理论,也表现为制度。理论上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破除西方学界“政党自主性“的迷思,而认识到政党在决策过程中应当受到社会力量的制约。另外一个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是以香港、新加坡为代表的“行政吸纳政治”现象。香港、新加坡等地的行政经验并不能说明政府的运行可以去政治化,香港的特殊性在于其政治在归回前由港英政府代理,而新加坡的制度与专业主义背后是有政治支撑的,因为李光耀已经实现了“群众路线“的高度制度化:部长和议员每周定期要接见和解决选民所面临的问题。

        因此,郑永年认为新加坡制度在中共“群众路线“的制度化建设上,具有可参考性。政治强调路线方向,讲人民的满意和国家的长远利益,而行政强调政策执行,讲效率,因此专业主义非常重要。目前中国司法、教育、文化等等领域的政治性仍然过度,而专业主义不够。但在政治领域(主要是党务领域),则应当要更多的扁平化。一是中国政治官员的合法性,应当是走群众路线“走”出来的。中共在录用政治官员时,需要考虑到群众自下而上的评估,并且需要制度化。二是在组织构架上,需要把政治系统和行政系统区分开来;表现在人事制度上,应当把培养政治人才和官僚人才(公务员)的制度区分开来。

        

        

本周言论

        爱国主义内容从教材中大幅削减,一些学科领域马克思主义失语,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宪政改制”思潮泛滥,某些有西方背景的所谓“专家”、“学者”混入一些部门,思想文化领域一些与党同床异梦的干部非但没有受到批评处理,反而得到提拔重用。
        俗话说:“篱巴扎得紧,野狗钻不进。”如果我们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心底无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又何惧之有?因此,建议我们的领导干部重读方志敏、杨靖宇,重读范文澜的《大丈夫》,重读毛泽东提议选编的《不怕鬼的故事》,彻底战胜贪欲、软弱、狭隘、委琐和渺小,以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的伟岸姿态出现在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
        ——11月2日,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中国政治学学会科学发展与政治和谐专业委员会在京举办“掌握意识形态斗争主动权”理论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报近日发布署名卫鸿的文章《不允许吃共产党的饭 砸共产党的锅》,发布研讨会纪要。

        我们没有关过境外的任何一家网站。你的网站在你家里,我怎么可能跑到你家去关你家的网站呢?中国历来都是好客热情的,但是,谁来我家做客,我是有选择的。我没有办法改变你,但是我有权利选择朋友。我希望到中国来的都是朋友,都是真朋友。

       ——据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报道,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鲁炜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回应“为什么Facebook等国外网站在中国无法访问”等问题时说。鲁炜表示,“我没有用过这些网站,我不知道是不是被关闭,但是我想这样的情况肯定是存在的。我想要说明的是,我们的管理都是按照中国的法律进行,我们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维护中国的互联网安全和中国消费者的权益。”

        在我看来,“习大大” 是一个类似于 “叔叔” 的词。它表示了善意……希望人们感到亲切,所以试图让公众知道这是一个容易相处的试图倡导一个更加健康的社会的人。

        我的一个同事曾说,我没有对社会学理论或研究方法做出过任何贡献。我认为这样说是公允的,我的确未曾提出原创性的社会学理论,而是试图运用我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来理解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地域。所以我倒是为增进西方对中国和日本的理解做出了贡献。
        ——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义(Ezra F.Vogel)近日在接受“政见CNPolitics”网站的访谈时说。傅高义的著作《邓小平时代》简体版去年在国内出版,引发关注。

        纸媒会衰退,但新闻业不会有危机;新闻教育会变革,但对公共性的追求不会有改变;传媒业可能会去精英化,但仍然会有心存热爱的精英投身其中。如果你选择了从事传媒业,那就做个好的传播者;如果没有,那就做一个理解公共传播精神的好公民。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教授11月8日记者节在微博寄语新闻学子。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