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内思想周报 | “当代马克思”来华为贫富分化支招

澎湃新闻记者 张博 周哲
2014-11-17 07:44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皮凯蒂:呼吁中国建立更为透明的财政税收体系

        《21世纪资本论》的作者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本周到访中国,可谓是思想界最火热的话题之一。

        巴黎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皮凯蒂的著作《21世纪资本论》2014年3月在美国出版英文版之后,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对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的讨论热潮。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说 “《21世纪资本论》可能是近十年来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有力地证明了我们正在倒退回‘世袭资本主义’的年代,在这样的制度下,经济的制高点不仅由财富决定,更由承袭的财富决定,因而出身的重要性要高过后天的努力和才能”。

        该书运用了大量史料、二十多个国家从18世纪到现在的数据,对过去两个多世纪的财富分配状况进行实证研究。他的理论、分析和结论大量依赖于强大的数据库WTID(World Top Income Database,皮凯蒂及学生创建的“世界顶级富豪收入数据库”),使其结论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皮凯蒂此次受中信出版社之邀来华,先沪后京,日程紧锣密鼓,与国内学界、业界及媒体界展开了多元对话。12日上午他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进行以“财富与收入分配”为主题的首场演讲,和中国读者分享了书中的主要论点,并坦承自己“对过去的分析更充分,要好于对未来的预测”,“写本书的根本目的是启发人们得出自己的结论”。他在演讲中反复呼吁中国建立更为透明的财政税收体系并将信息公开化,不仅他的研究需要这些数据,同时在他看来这对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也十分有益。他指出,在西欧和美国,前10%的人掌握了大概70%-75%左右的资产。在21世纪,随着资本回报率的提高,财富不平等的情况可能比19世纪还要严重。至于解决方案,他认为教育投资是减少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重要途径,此外还应该建立合理的累进税和遗产税。
托马斯·皮凯蒂11月12日上午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以“财富与收入分配”为主题进行本次来华的首场演讲。

        12日下午皮凯蒂在浦东出席了题为“从马克思到皮凯蒂:百年资本主义之辩”的讨论会,和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等中国知名经济学家展开对话。话题更多涉及皮凯蒂的当前研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之对照。“我希望人们了解,所谓贫富差距不仅是收入不平等的问题,焦点应重新放在资本(财富)上。” 在皮凯蒂的阐释中,富人的大部分收益并非来源于他们的工作,而是他们拥有的财产。这意味着,随着“富二代”们继承上一代积累下的财富,这是一个越来越“拼爹”的“袭”时代。

        刘胜军却表示:“西方国家的贫富差距主要就是皮凯蒂讲到r(资本收益率)大于g(经济增长率)的问题,但目前这个问题在中国还不是产生贫富差距的最大原因,而是很多复杂的体制性原因。”他举例说,无论是中国“房奴”、股票市场还是垄断行业,都体现的是社会资本的不“公平”转移。“我们贫富差距本身不是企业家的天赋造就的,不是像乔布斯发明了好产品那样。相反我们很多企业家的财富是不能见光的,这值得我们警惕。”刘胜军认为,“我们面临的焦点还是怎么样能够减少政府的权力,怎么样能够约束垄断,怎么样能够消除腐败,让这个社会更加公平合理。”皮凯蒂同意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确实面临这些问题:“灰色经济,包括腐败。”但他也强调,仅靠反腐无法建立公平社会,重要的是建立合理的税收制度。

        皮凯蒂此行在北京的活动包括,14日参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非公开论坛,随后赴清华大讲堂主讲“贫富分化与我们的未来”,与白崇恩、王小鲁、崔之元、何帆等学者对话。15日出席中信书院前沿论坛“对话21世纪:回望与瞻顾”,任首席嘉宾。

汪晖:劳工问题的关键依然是工会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晖。

        11月14日,关注工农劳动问题的微信公众号“破土工作室”推送长文:《当汪晖老师遇上农民工》。文章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晖与十几位来自四川、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的十余名在京建筑工人的一次座谈进行了全文实录,同时参加应邀参加座谈的还有几位律师、工会干部和社会工作者。

        汪晖作为政协委员,曾于今年“两会”期间提交了涉及劳动合同和工会等内容的提案,得到由住建部协调人社部、最高人民法院和全国总工会的联合答复。汪晖称:“这是我这两年来所提案中得到最认真答复的一个,他们承认这些年的建筑业用工的规范和工会组建工作没有根本性的进展,落实劳动合同法是必须的,但成效不大。”
        对于工伤赔偿、工资拖欠等问题,建立由工人自组织的工会,依然是左翼的经典方案。在此一讨论中,学者、社会工作者和农民工代表,均认为,除去有关部门严格执法外,要落实劳动合同、保障工人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是建立有效工会。而目前无法成立工会的原因,表面上的理由是没有劳动合同,而没有劳动合同的重要原因是建筑市场分包、转包关系复杂,劳动关系不容易确定。且在建筑业农民工流动性高的情况下,即使成立临时工会,由于缺乏组织基础,作用也未必大。
        因此,劳工社工李大君认为,建立输入地的区域性工会可能是一个选择,虽然在北京打工的建筑业农民工流动性大,但是从流动区域来看,他们基本上都是在北京市的范围内流动。
        汪晖进一步提出了由党团组织发挥实际组织作用的案例:回民拉面经济中,大部分回族人的组织关系在输出地,没有实际效用。回民们依托其特有的少数民族身份,依靠统战部门的协调,成立了党支部,用党支部的办法来形成组织,还聘请了自己的律师。不过不同之处在于,这些回民大多是老板,不是工人。
       而且,是否能够建立工会还涉及到户籍、社会保障以及土地问题。一位河北籍建筑工人董社强认为,如果农民来到城市想享受城市职工保障和待遇,由于家里还有土地,“会被很多人眼红的。”
        而另一位河北籍在京建筑工人张翼翔认为,许多劳资矛盾因为工会组织不完备,导致工人把问题引向政府,演变为官民冲突。“结果政府的公信力下降,资本家老板渔翁得利。”
        此外汪晖提到,在各类劳工议题上存在着媒体缺位。“好几种权力都不在劳动者一方,导致劳动者越来越弱势。”

本周言论

        “走一条好路”,“走一条新路”,“干出新的事业”,规划中国改革开放的新航程,让改革走出僵局与困境,需要一个新的设计师。习近平已经站在了这个位置上。他的勇气、担当、实干苦干的精神,让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师”的形象日益清晰。
        ——人民日报客户端11月13日发表文章《“新设计师”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当年面对的改革阻力非常复杂。而今日之中国,似乎又到了一个“改革路不平”的十字路口,但看看习近平,中国人的信心与干劲再一次被唤醒。
       文章说,在这一系列改革规划中,最不一般的当属依法治国,新加坡学者郑永年认为习近平在这方面的“深远”,“不是完全在考虑自己,他考虑的并不是两个任期的事情”,“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考虑后面30年的事情”。对这两年习近平“亲上火线主导改革”的成绩单,文末引用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的话总结道:“习式风格”已经形成,他是中国大国道路的新设计师。

        我们讲究的民主未必仅仅体现在“一人一票”直选上。我们在追求民意方面,不仅不比西方国家少,甚至还要更多。西方某个政党往往是某个阶层或某个方面的代表,而我们必须代表全体人民。

        ——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产品“学习小组”11月14日独家揭秘习近平奥巴马在中南海瀛台聊了什么,其中关于“民主”的话题习近平如是说。

        你看“自干五”们,他们遵纪守法,爱国敬业,希望祖国富强繁荣、社会公正廉明,倡导自由民主、知行合一,文明辩论。他们自觉地遵守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行为无疑充满正能量。

        “自干五”既能看到新中国建立60余年的成绩,也能看到错误,但认为总体上成绩大于错误——这完全符合今天的发展实际。普遍联系地看问题是辩证思维的一个特征,“自干五”不会割裂前30年与后30年的联系;而那些造谣者只盯着负面的东西来无限放大并上纲上线。
        ——光明日报11月15日刊发《“自干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一文,作者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的赵士兵,指出近段时间网上两个群体的论战很是热闹,一个群体以“公知”为名,他们专找现实社会中的阴暗面进行无限放大,睁眼说瞎话,专挑社会和政府的不是;还有一个群体叫“自干五”,全称为“自带干粮的五毛”,指那些自觉自愿为社会正能量点赞、为中国发展鼓劲的网民。作者力挺“自干五”,认为他们是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对污蔑中国的言论进行理性、历史、客观的辟谣、解释和批判。

        第一是缺乏理论认同。有的老师用戏谑的方式讲思想理论课,揭秘所谓马克思恩格斯的“隐私”;将毛泽东与古代帝王进行不恰当比较,解构历史,肆意评价;对党的创新理论不屑一顾,动辄把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归结为理论的失败。

        第二是缺乏政治认同。有的老师传递肤浅的“留学感”,追捧西方“三权分立”,认为中国应该走西方道路;公开质疑中央出台的重大政策,甚至唱反调;片面夸大贪污腐败、社会公平、社会管理等问题,把发展中的问题视为政治基因缺陷。
        第三是缺乏情感认同。有的老师把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变成课堂上的牢骚,让学生做无聊的“仲裁”;把“我就是不入党”视为个性,显示自己“有骨气”;把社会上的顺口溜和网络上的灰色段子当做论据,吓唬学生“社会险恶”,劝导学生“厚黑保身”。
        ——11月13日《辽宁日报》头版公告并在4版整版刊发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指出“呲必中国”的现象在大学课堂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必须引起教育界的警觉和重视。文章称,在这次策划推出之前,报社采编在省内外几大高校中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调查,并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在高校比较集中的城市听了将近100堂大学专业课。

        我们所强调的依宪执政,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和管党治党的重要方式,是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抓手,它是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基本原则不动摇前提下,通过尊重宪法权威、维护宪法尊严、推进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来实现党治国理政和管党治党的各项政策目标的。

        我国的依宪执政绝不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宪政民主,两者存在着泾渭分明、不容混淆的根本区别。简单地将我国依宪执政类比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政民主在法理上是站不住脚的,在民主政治的实践中也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人民日报11月13日在理论版刊发《我国依宪执政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宪政》一文,作者莫纪宏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将依宪执政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