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莱布雷希特专栏:歌剧与政治

【英】诺曼·莱布雷希特
2014-11-18 17:41
来源:澎湃新闻
专栏 >
字号

歌剧《柯林豪弗之死》剧照。

        工薪世界从不同情游轮旅客。若是飞机坠毁、火车脱轨,我们会双手合十,为之轻声祈祷。但若听到一艘豪华游轮搁浅,爆炸,或是大面积食物中毒,我们大概只会感到一阵羞愧,因为我们对那些花大价钱在海上享受金色日落的人没啥同情心。

        我第一次注意到这种令人困惑的反应是三十年前,当阿基莱·劳伦号遭遇恐怖袭击后,负责安置幸存者的罗马宾馆的服务员就是这副表情。没有人知道该对受惊的人们说什么,也不知道如何人性化地去应对。1985年10月,这艘船在埃及沿海被四个巴勒斯坦人劫持,在一个叙利亚港口拒绝其进入后,恐怖分子枪杀了一个美国犹太老人莱昂·柯林豪弗(Leon Klinghoffer),然后把他连同轮椅一起丢进了大海。

        等我赶到时,这新闻已经不再是外交吵闹的热点。再过上十天,就会完全从公共记忆中抹去,被更可怕的事件取代——从1929年的希伯伦大屠杀到今日早新闻里的报道,种种圣地暴行从未间断。豪华游轮在这些大事中排不上号。阿基莱·劳伦号本会被历史淹没,如果不是因为有了一出歌剧。

        约翰·亚当斯的《柯林豪弗之死》最近在大都会歌剧院重演后引起的风波毫无新意地再现了种种偏见。一方喊着言论自由和现代艺术,另一方对反犹表达和侵犯无辜受害者的记忆感到义愤填膺。

        重复那些老套的反对声不应超过两段。有人在歌剧中劫持者的台词中找到了种族偏见:

        ……无论穷人们

        在哪里聚集,他们都会

        发现犹太人慢慢长胖。

        你们知道怎么骗

        老实人,怎么占

        处女的便宜,怎么污染

        所到之处……

        反犹?歌剧的创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达阿拉伯人痛恨犹太人的现实,在恐怖分子身上尤甚。脚本作者阿丽丝·古德曼虽是犹太出身,但后来在英国当了圣公会乡村牧师,根本无伤大雅。

        游说组织反诽谤联盟(Anti-Defamation League)告诫大都会歌剧院的总经理彼得·盖伯在2014年重演这部歌剧会点燃全球的反犹浪潮。盖伯尽管吃过《纽约时报》的培根肉午饭,但对自己的犹太身份很是自豪,他也同意取消影院的高清转播,将歌剧内容煽动性的影响限制在几千名买得起票看现场的曼哈顿文明人。他的妥协像是政客的搪塞,没法让任何人满意。

        在无效的抗议声中,歌剧照样开演了。反诽谤联盟坚称它会激发什么浪潮的奇景也没有发生。诚然,奥柏的《波尔蒂契的哑女》在1831年点燃了比利时革命,威尔第的《纳布科》定义了1842年的意大利民族性,之后还没有一部歌剧真正挑起过什么暴力政治。歌剧不是那种宣传性的艺术。如果歌剧真有蛊惑效应,我们的前辈们大概看完瓦格纳的《指环》就要冲回家去强奸他们的姐妹了。

大都会演出《柯林豪弗之死》激起了部分人的抗议。

        那么2014年里上演这出歌剧的目的到底何在呢?是让我们思考,让我们去感受。也许大都会周边种种喧闹中最悲哀的是,它没有引发新思考,或真感情。问题出在作品以及它的历史。

        《柯林豪弗之死》属于另一个时代。它的创作团队——古德曼、亚当斯和极度活跃的导演彼得·塞拉斯因1985年合作《尼克松在中国》而结缘。他们创造了“新闻歌剧”这一亚体裁,备受称誉。塞拉斯在报纸上拣出了柯林豪弗之死的新闻。从构思开始就有了不愉快,创作团队说他们咨询了受害者的家人,但柯林豪弗的两个女儿在大都会2014年的节目册介绍中说,她们第一次看到文本是在布鲁克林的演出上,距布鲁塞尔的世界首演已经好几个月。“我们当时十分震惊绝望:我们父亲的惨死被当成了政治评论的工具。”她们这样写道。

        纽约评论人玛努艾拉·霍埃特霍弗(Manuela Hoelterhoffer)看过1991年布鲁塞尔的首演,她认为该剧“将杀鸡儆猴式残害一个坐轮椅犹太人的恐怖袭击变成了一场对意义和神话、生与死的沉思冥想”。用好懂的话说,就是“冷静”。玛努艾拉谴责的是歌剧的情感中立,以及它在政治上过于左倾进取。她认为彼得·塞拉斯发表的导语“令人反感的是非不分,文化上自命不凡”。

        自那以后,不知有多少恶语相向。世界已今非昔比。今天再看《柯林豪弗之死》,无法不联想到中东冲突的加剧。跟集中轰炸、斩首援助人员相比,枪杀一个游轮人质简直是骑士风度。

        阿丽丝·古德曼提到了其他的忧虑。在最近接受《犹太前进日报》的采访时,这位牧师说她没有参加亚当斯和塞拉斯后一部作品《原子博士》的创作,因为他俩把这故事看成一个才华横溢的犹太人把灵魂卖给了科学魔鬼。“你根本不可能把奥本海默写成浮士德,还能避开反犹的指涉。”古德曼说。

        即便大都会此番上演《柯林豪弗之死》已经柔化了许多,但还是带着一丝培根味儿。我看过Channel 4的电视版和英国国家歌剧院版,不觉得它是什么重要作品。《尼克松在中国》和《原子博士》都是上佳之作,但这部歌剧里,古德曼的台词好像布道,亚当斯的二重唱简直无能。不过最大的失误,还是标题。

        柯林豪弗的女儿有一套说辞:创作者没有权力张扬无辜受害者的名字。这样做显得不尊重人,更糟的是,没有同情心。但坐游轮的人本来就得不到同情,不是吗?这可不是歌剧创作者的责任。

(盛韵/译)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