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迈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中国集成电路追赶世界需要长效政策

澎湃新闻记者 柴宗盛
2014-11-19 15:32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编者按】

       “中国集成电路的现状到世界领先水平之间的差距,静态地看,要历经几届政府任期。”这是上海矽睿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谢志峰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对中国集成电路制造发展在时间上追赶世界的初步判断。
        在采访中,谢志锋谈及了自己对中国集成电路制造的看法:
        1.中国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与世界水平相比,大概落后2代半,一代为4年。
        2.能力、心态、专注及对质量和执行最严格是半导体公司成功的原因,而不是投资的规模。
        3.如果政府过多介入企业管理,就会失去市场化的能力。
        4.上海的人才储备非常好。上海的法律环境、治安在全国也是最好的。上海不足的地方是创业创新文化的欠缺,没有敢为天下先的气魄。
        集成电路是个有趣的产业,首先它是个传统产业,高投入、长周期、重资产,但它又很时髦,手机、自动驾驶、导弹,一切智能化的产业皆以它为“心”。
        据业界广泛流传的说法是,中国下定决心发展集成电路,是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之后,当时整个世界都被美国的导弹震惊了。中国自审其短,决定奋起直追。肇因姑且不论,但可以确定,中国在集成电路领域投入巨大,投入时间很长,但直到今天,集成电路制造要想发展还需政府巨资扶持。

        放眼世界,政府行为撑起某个重要行业的案例一直极为罕见,但韩国的集成电路的发展却是例外,三星在政府支持下,经历长期的亏损,最终成为集成电路行业巨头,在个别领域还能做到全球第一。总结其经验,首先选对了人,三星是家为自己负责的企业,有争做世界第一的雄心;其二,政府持续不断的支持,容忍失败,即便多年未见赢利仍然继续扶持。最后,需要特别提醒,在容忍财力上的消耗之外,还要容忍时间上的消磨,可能这个考验更为严峻。

        中国集成电路的现状到世界领先水平之间的差距,静态地看,也要历经几届政府任期,这就存在系统性风险。

        “严格说来,中国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与世界水平相比,大概落后2代半,一代为4年。在你追赶的同时,别人还在前进。并不是钱砸下去,就一路坦途。但千亿产业基金推出后,管理层显然希望立竿见影,提出了集成电路跨越式发展的目标。麦肯锡对此泼了一瓢冷水,有一道强大的壁垒阻碍着半导体行业短期内出现迅速的跨越式发展。”

        “资金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能力、心态、专注及对质量和执行最严格是半导体公司成功的原因,而不是投资的规模。”为表坚持的重要性,不妨再讲个坚持的典故,在春秋秦晋争霸时,秦国主将孟明视三次败于晋军,一次被俘,两次溃败,但秦穆公用人不疑,最终孟明视济河焚舟,大败晋军。

        10月29日,上海矽睿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谢志峰接受了澎湃新闻专访。目前,他现在正从事芯片设计。2000年初,他从海外归来,在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中芯国际、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出任高管,整个职业生涯涵盖生产和设计两大领域,对于中国乃至上海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谢志峰做了认真的回顾。同时也提出对未来的建议,在他看来,路是有的,但就看怎么走。

        澎湃新闻:中国的集成电路水平如何?

        谢志峰:中国的半导体制造技术近年进步不大,现在台积电可以量产16nm,我们28nm还没有量产,两者相差两代半,28nm和16nm之间还有20nm还要攻关呢,集成电路的一代是4年。2004年我们能做90nm,台积电做65nm;后来台积电能做40nm,我们能做65nm,实力最接近的时候,二者相差半代。所以现在的差距更大了。为了保证盈利,没有持续高强度投入研发,技术的差距就拉大了。

        澎湃新闻: 海思最近的势头很猛,为什么它能起来?

        谢志峰:人才、技术,资金,缺一不可,英特尔强在很多年的人才和技术积累。现在最优秀的先去华为,剩下的大家再挑。海思16nm产品是全世界第一家设计出来的,台积电也是为海思代工的16nm。但不管怎么说,海思的崛起是有华为的支持,自家儿子做的东西,卖给自己的爸爸,但是海思的产品给其他终端企业就不大好卖了,他们都是华为的竞争对手,拿海思不可能把最好的东西给别人,竞争对手也会变相扶持海思。这样海思的客户群就比较单一。

        澎湃新闻:很多人认为,三星之所以能在芯片方面长期追赶,最终有所建树,家族企业性质起了很大作用,而中国很多集成电路企业有国企背景,这会成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障碍吗?

        谢志峰:三星是家族企业,自己为自己负责。中国企业很多有国资性质,政府不太善于管理企业,但要是不干预企业具体经营,放手让经理人打理,这些企业还是有机会的。像展讯能做到现在的样子是靠市场运作,是和美国的高通,台湾的联发科实打实竞争才做到现在的程度。上海这几家企业刚来时都不是政府背景的,都是外资背景,展讯刚开始是外资背景,RDA是香港人开的,格科微也是清华高材生创办的。后来被政府收购,刚开始拿政府的钱也很少的,如果政府过多介入企业管理,就会失去市场化的能力。但最终会怎么样,我们拭目以待吧。

        澎湃新闻:这次国家扶持(千亿产业基金)和前几次有何不同?

        谢志峰:从现在的信息看是要战略投资,要占所投公司的股份,和往年直接给钱的不一样。是正规的资本运营,市场化操作资金,但最大的问题是谁来管理这些钱,有决定权的人有没有做过产业,以前请院士专家来判断,但院士有几个干过企业。而政府就更不懂,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比较难以决定应该投那些公司。假定这个问题解决了,找到高人了是有希望的。但即便这样的人做判断也会失误,投资成败规律一般是三七开,三成成功,七成失败,要允许一部分投资打水漂。

        但是国资有问责制,要求百分百成功,所以投资就保守,都去投上市之前的公司,这样最安全。但是成熟大公司的拿到的钱会更多,草创企业太小拿不到投资,这样大多数创新公司就没有机会了。已经成形的公司,你给再多的钱,它也是那个样子,有了自己的框架,前景一目了然。最好的机会在上海,但必须要有能力的专家,尽快把该投资的企业选出来,不能拖,拖三五年就没有机会了。但要保证这些专家有真正的判断力。不管怎么说,投资以后需要时间才能见效果,没有10年是不可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

        澎湃新闻:北上广都在做半导体,各有什么优劣势?

        谢志峰: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地方的集成电路各有特色,北京官方色彩浓,上海市场的多一些,深圳山寨味浓,节奏很快,灵活多变,最求短平快结果,功能山寨手机深圳做的很成功。但是做智能手机有很多技术门槛,就没那么简单了,这里面有很多传感器,相互会干扰,装上一个对其他传感器就干扰了,这怎么处理,要和几家公司合作,在上海有很多智能手机设计公司,他们把设计方案卖给深圳手机公司。甚至华为三星小米都用他们的方案。真正要做这些要在上海,深圳没有那么多高端的人才,他们那里适合捞快钱。英特尔是CPU的,他们做手机芯片也一直做不好,每个公司都是有基因的,有专长,上帝公平的,不能你做什么都能做成。你不能什么地方都做到专注。上海的人才储备非常好。上海的法律环境、治安在全国也是最好的。上海不足的地方就是创业创新文化的欠缺,没有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开埠以来是世界有啥上海就能有啥,有很多高校,这些环境比新竹要好,很多新竹人跑到上海来。

        澎湃新闻:为什么中国的高校、院所的研究能力不足?

        谢志峰:研究所还可以,学校就很勉强。即便研究所很多是在闭门造车。在美国,人才是可以在企业和学校之间流动的。在企业做几年可以去教书,教几年书又可以去企业,通过交流能了解市场和技术。在中国,这个交流是阻断的,学校的老师不太了解企业需要什么,学术能力无法发挥。我们的基础研究喜欢做别人做过的东西,总是在复制,学校一直鼓励发文章,但文章有多少人在看?很多科研院所同一个研究所内各做各的,和别人不沟通自己在做什么,整天研究别人的科技动向。跟着别人做,什么火就跟着做。三年以后成功仿出一个东西,然后报国家科技发明奖。

        澎湃新闻:大家都知道创新力不足,问题出在哪,该怎么解决?

        谢志峰:创新能力不足,根本上还是要解决教育问题。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就练考试神功,毕业后到社会,神功没用了。技术想象力、同事间的协调能力都没有。教育就应该遵从每个人的优点、爱好去培养,每个人都优缺点,但我们的教育要把所有人搞得一样,要补短,不停的在短板处下功夫。我的观点是什么强就是学什么,不强就不补了,不太差就好了。我要求我孩子要有一两门自己喜欢的门类做到全校第一,甚至地区第一,而且不一定是课堂的课程。我儿子的摄影技术具有专业水平,计算机处理视频能力也强,写剧本的功力也很好,他想拍电影,但不喜欢数学,一个拍电影的人没必要去研究高数。后来他凭借自己的影视作品进入美国著名的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学习导演和制片专业,师从阿凡达的特技设计师。他现在非常享受学习过程,不需要家长指导和督促。

        澎湃新闻:集成电路要想赶上世界先进,用什么模式合适?

        谢志峰:我认为由两种做法,一是按特定指标做手机与平板电脑,各做一款,围绕它们做各种未来需要的配套集成电路芯片,国家意志给予支持,像两弹一星一样。靠这样的办法把世界先进水平的芯片做出来。再就是市场的做法,譬如谷歌的做法,它提出一个新项目(Project ARA),要组建一个智能手机模组化的巨大平台,所有原件供应商都来报名,经过打分进入供应库。市场中个人或公司都可以来定制手机,自行选择零部件,同时能够保证很便宜,谷歌最近已经推出这样样机。很多公司害怕。用这样的办法把芯片企业组织起来也可行。现在很多企业的产品无法服务于苹果、三星,现在门槛降低,只要你觉得好,可以拿来试,由用户来决定,选不选用户说了算。这是新的概念,非常超前。

        澎湃新闻:为什么硅谷创业意愿那么高?

        谢志峰:在硅谷大家都愿意创业,硅谷天气好,心情好,心情好就想开心的事,下雨多的地方,天气阴阴的。此外,硅谷的制度很有意思,其他地方,一个人跳槽到另外的公司不准做原来做的东西,否则原来的雇主会上法庭告你。而硅谷不会,加州的法律规定,只要你不把公司的知识产权偷出去就行,所以科学家流动很快,允许创新资源的共享。原理性的东西,思路可以共享。上午英特尔,下午自己的公司开张,或者到AMD面试上班,车位都不用变。

        在硅谷,有人人想创业的氛围,人人有新想法,满街都是咖啡屋,人人在想新点子,再离奇的想法也没人跳出来说你太傻。最关键的是他们容忍失败,中国人如果创业三次都失败了,那大家觉得你这个人不行了,但是要是在美国一个人创业五次都失败,还出来创业,那这就是个英雄了。这是骨子里的文化。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