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日媒:印度会成为下一个中国吗?

Anthony Fensom/Diplomat
2014-11-24 08:37
来源:澎湃新闻
唐人街 >
字号

印度的人口增长比中国有更乐观的趋势,而且中国的劳动力规模已经见顶。印度能否真正成为“下一个中国”的争论仍然继续。 CFP 资料图

        先后于近期举行的APEC与G20峰会让一些西方观察者再次聚焦中印这两个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所谓的“龙象之争”。11月20日,日本《外交学者》网站刊登了亚太经济与金融问题专栏作家安东尼·芬瑟姆(Anthony Fensom)的文章称,拥有更多人口红利的印度预期增长潜力比面临增长困境的中国乐观。但陷于僵化的议会选举制,以及中国开始将创新驱动作为最重要推力,印度能否成为“下一个中国”依然不明朗。

        在最近举行的北京APEC峰会期间,中国公民见到了难得放晴的蓝色天空。根据美国新近发布的外交成就报告,分析人士认为,因为北京面临的日益增长的环境问题和结构性挑战,印度可能会比中国受到世界更多的关注。

        文章介绍,在布里斯班举行的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20)上,中国财政部长朱光耀说,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经历一段“痛苦的阶段”,以期解决威胁其经济增长目标的结构性问题。他说道:“长期以来,我们确实累积了一些问题……首先是我们经济的产能过剩,其二是影子银行的存在,第三个主要问题则是中国地方政府长期积累的债务。”

        朱光耀表示,世界经济正“面临更大的下行风险”,中国经济也开始渐渐适应这种缓慢增长的“新常态”。“现在是我们调整中国经济航向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正在经历一段痛苦的时期,我们也处于一个实施先前提出的大规模刺激计划的阶段。”他又补充道,“现在面临的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将处于一个相对较快的速度,但不是超高的速度。在正常的经济功能之下,我们还必须考虑环境和能源诸类的因素。”

        他也表示,中国与美国签订的北京碳排放协议也反映出一个新的焦点——将环境置于非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之前。他说:“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他说我们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但如果我们在两者之间必须做出选择,相比金山银山,我们宁愿选择青山绿水。”

        中国承诺到2030年总排放量已是最高值,并提高非化石燃料在总能量中的比例至20%,20国集团也敦促日本在燃煤电厂等周围地区应用低排放量的技术。这一系列也引发了煤炭出口国的担忧。

        朱光耀部长指出,即便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2013年的GDP增长相当于1994年的全部GDP,中国依然在试图推动经济结构性改革,建立“一个创新动力型的新模式”。

        文章称,自19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试图改变其增长模式导致的困境也预示着中国政府可能会面临的挑战。但根据最近的一份牛津大学马丁学院和花旗的研究报告统计,印度的人口有优越的条件,扩张速度也比其他亚太对手快。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项目,报告预测印度可能从2018年到2030年会以年均6.8%的增长速度超过竞争对手,从2031年到2060年则达到4.3%,超过中国分别对应的数据5.4%和2.1%。

        报告称,“印度的人口增长比中国有更乐观的趋势,而且中国的劳动力规模已经见顶。相反,印度仍有一个年轻的人口并将持续增长至少到2045年,而到那时中国工人预计会略低于10亿人次……到2060年印度则将会比中国增加愈25%的工人,而中国则只比现在增加愈24%的工人”。

        报告中提出的帮助促进经济发展的“人口窗口”也将于2020年在中国结束,但在印度尼西亚会持续至2035年,在马来西亚至2040年,而在印度则会持续至2045年。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会有30.6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额,相比印度是13.7万亿美元。但印度的经济增长“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居高不下,甚至当中国经济放缓时仍会继续增长”。该报告也指出,相较于中国“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这一拥有最多人口的民主国家最大的挑战即是陷于僵局的议会选举制。

        印度宣布计划在一年内与中国、日本和韩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澳大利亚总理托尼·阿博特称印度是“亚洲的新兴超级大国”。经合组织最新的经济调查也指出印度经济“好转的迹象”,预计在未来几年年均增长将达6.5%以上。

        经合组织预计,中国经济增长因受人口变化、环境和其他问题的影响,在2015年至2019年会放缓至6.8%。该组织的一份独立报告称,中国这一目前亚洲最大的经济体到2019年将成为世界在研发上投入最大的国家,排在欧盟、日本和美国之前,以促进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文章称,在民众希望北京的“APEC蓝色天空”能永久持续的压力之下,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发展也可助力其实现排放目标。然而在印度其它地区,所幸印度经济的增长也映证了对其崛起的预测,尽管对印度能否真正成为“下一个中国”的争论仍然继续。

        (编译 徐景,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为报道提供帮助)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