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调查与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老百姓最怕啥?

许召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指数研究”课题组成员
2014-11-25 13:55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城乡居民民生总体满意度

        本次调查让被访者回答“对自己家庭目前生活状况的总体满意程度”,这是一个反映城乡居民对生活状况总体感受的重要指标。根据调查汇总,多数民众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其中,45.4%的受访者表示基本满意,8.7%表示很满意,两者相加表示满意的比重为54.1%。另外有约三分之一(33.6%)的受访者感觉“一般”,9.1%表示不太满意,2.4%表示很不满意(见图1),平均满意度指数为69.9(注:满意度指数定义为0-100,很满意得分为100,基本满意得分为80, 一般得分为60, 不太满意得分为40,很不满意得分为20,下同。)。

        
        分城乡看,城镇本地居民的满意度最高,城镇外来务工人员的满意度居中,农村居民的满意度最低。(注:城镇本地居民指在城镇的非农业户口居民,城镇外来务工人员指在城镇的农村户口居民。)其中,城镇本地居民的综合满意度指数(下文简写为满意度)为7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点,城镇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满意度为70.7,而农村居民的满意度为68.6。

        分工作职业看,单位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的满意度最高(满意度分别为77.3和76.7),农民和失业待业人员的满意度最低(满意度均为67.6)。一般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为74.2和74.0,生产辅助人员、销售人员和其他人员的满意度分别为70.9、72.0和72.0,一线生产人员的满意度为68.6。

        分受教育水平看,呈现出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生活满意度越高的特点。其中,研究生及以上人员的满意度为81.5,本科学历满意度为76.6,而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满意度仅为66.7。

        在就业与收入、义务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行政服务等8个民生领域中,对居民满意度影响最显著的两项,也是“民生之本”,是收入水平和住房保障。根据计量分析结果,城乡居民对收入水平的满意度提高1个单位,会使总体满意度提高0.291个单位;对住房的满意程度提高1个单位,会使总满意度提高0.126个单位。对政府服务、义务教育、医疗、养老、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满意水平也都会影响居民的总体满意度,但关联性相对较低。

 城乡居民对民生问题的主要关切点

        (一)城乡居民最不满意的是收入水平和食品安全问题

        为了解民众最不满意的民生问题,问卷请受访民众回答“在就业与收入、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生活环境、公共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您最不满意的有哪些方面”,各类居民对民生领域的最不满意情况见表1。在8000位受访对象中,对收入水平不满意的共2583人,占比为32.3%;对食品安全不满意的比重为24.5%,这两项的不满意比重最高。

        
        除外资企业员工和个体工商户对收入水平的满意度较高外,其他就业群体对收入水平不满意的比重都较高。例如,37.4%的农民、34.3%的党政机关从业人员、44.0%的社会团体员工、33.7%的民营企业员工和31.7%的国企员工对收入水平表示不满意。根据调查结果,有23.8%的就业人员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不满意的最主要原因是收入低(见图2)。
        
        城镇居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满意比重尤其高。37.1%的城镇居民表示对食品安全最不满意,党政机关就业人员的这一比重为39.7%,事业单位、国有职工和外资职工的不满意比重分别为48.5%、43.0%和48.2%。近年来,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了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忧虑和高度不满。

        食品安全问题还反映了当前对商品质量的监管薄弱。根据问卷统计,在过去一年中,共有35.2%的农村居民和41.4%的城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买到过假冒伪劣产品或者质量有缺陷的商品,而且有不少还有过2次或2次以上这样的情况,说明我国的销售市场环境仍然需要进一步大力整顿。

        (二)子女教育、食品支出和住房是民众感觉支出压力最大的项目

        根据调查结果,子女教育支出是家庭最沉重的负担。在接受访问的所有家庭中,近四分之一的家庭认为子女教育支出的压力最大(见图3),而有上学子女的家庭中,这一比重更高,达到38.9%。这说明虽然我国普及了义务教育,但在择校和各种选拔考试的压力下,各种辅导班、课外班层出不穷,给家长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食品是仅次于子女教育的支出负担。食品作为最基本的必需品,其占支出的份额(也称恩格尔系数)是反映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家庭收入水平提高,恩格尔系数一般呈下降趋势。19.2%的受访者感觉食品支出负担重,说明这些家庭的生活水平还较低。

        近五分之一的家庭认为住房支出压力最大。城镇本地居民中,50.9%的租房户认为房价太高,即使是已经购买住房的人群中,也有40.8%认为房价太高。对于没有城镇户口的务工人员来说,约40%的居民认为房价太高。调查中,不少城乡居民对住房保障状况不满意, 国有企业职工中,有31.1%的人对住房保障不满意,而民营私营企业、外资和合资企业的这一比重分别为27.8%、37.3%。

        (三)约三分之二的民众认为看病贵,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比例仍较低

        看病贵是医疗领域的首要问题。城镇居民中有75.1%的人反映看病贵,35.7%反映报销比例低。农村居民中有59%的人反映看病贵,37.4%反映医保报销比例低。在对改善医疗服务的期待方面,65.8%的城乡居民表示最希望解决看病贵的问题(见图4)。

        
        进城务工人员的参保比例仍待进一步提高。按照我国医疗保险的政策,务工人员也应该参加企业的职工医疗保险。调查表明,这一政策在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执行得较好,分别有83.3%和76.5%的务工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但在私营和民营企业,仅有50.6%的务工人员有相应的保险。

        (四)民众对于养老金问题较为担心

        约20%的受访者表示很担心自己的养老保障,约40%表示有些担心养老问题,不担心养老的比重在30%以下。其中非农户口的受访者共有64.8%对养老保障表示担心,高于农业户口(61.0%)3.8个点(见图5)。

        
        养老保障方面最主要的担忧是养老金水平低。其中农村居民约有一半(47.4%)表示这一担忧,而城镇居民不仅关注养老金的水平,还关注企业与机关单位的差距问题。有39.3%的城镇本地居民希望提高养老金水平,还有31.7%的受访者希望缩小与机关单位的差距。另外,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加,居民对社会化养老问题越来越关注,18.3%的城镇本地居民希望提高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水平。

        (五)城镇生态环境基本稳定,而农村略有好转

        在城镇地区,54.0%的受访者认为生态环境相对稳定,20.3%认为有所好转,但也有19.8%的人认为环境在恶化。在农村居民中,同样是54.0%的居民认为相对稳定,但有24.5%的受访者认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仅17.0%认为有所恶化。

        在农村地区,受访者认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前三项分别是生活垃圾污染、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和水污染,而在城镇地区前三项分别是空气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和绿地面积不足。

        (六)多数民众不满意行政服务的程序复杂和办事拖拉,但认为治理腐败方面有一定进展

        在对居住地的行政服务方面,高达62.9%的受访者认为去政府部门办事程序复杂,41.2%反映行政部门办事拖拉,还有约三分之一不满意相互推诿现象(见图6)。城镇居民对行政服务方面的不满意度高于农村居民,例如有66.0%的居民认为政府办事程序复杂,而农村居民的这一比重为60.1%。

        
        不少民众认为近年来政府在治理腐败方面有一定进展。其中近一半(48.7%)的农村居民和42.0%的城镇居民认为有明显进展或者有一定进展,四分之一左右的受访者觉得在腐败方面和以前一样,仅有4.5%的农村居民和3.9%的城镇居民认为当地政府的腐败程度比以前更加严重。

对生活状况不满意群体的主要特征

        在8000户调查对象中,有922户表示对家庭生活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占总样本的11.53%(其中表示不太满意的共730户,占9.13%,表示很不满意的192户,占2.40%)。这部分不满意民众是最需要政府和社会进行扶助的群体。

        (一)不满意群体的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低

        与其他群体相比,对家庭生活状况不满意群体呈明显的低收入特征。其中,家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占28.9%,比其他群体相应比重高20个百分点(见图7),家庭年收入在1万-3万元的占43.5%,两部分相加总共占比为72.4%。调查中,部分农村低收入群体反映当地在低保资格的认定上存在不公平现象,一些符合低保标准的困难群众不能享受低保扶助,而一些收入较高的人却能得到低保补助,增加了低收入群体的不满意度。

        
        (二)务农和失业群体的不满意比重较高

        从职业分布上看,对家庭生活很不满意的民众集中在两类人群:一是纯务农人员。在总共917位不满意的受访者中 ,有445人属于纯务农居民,占比为48.5%。二是失业、待业和其他未就业人员,包括丧失劳动能力人员。共有80位失业或待业人员,以及77位其他未就业人员对家庭生活不满意,占不满意群体的17.1%。

        (三)不满意家庭的医疗支出压力大于一般家庭

        不满意群体中有21.8%的受访者表示家庭支出压力最大的项目是医疗费用,高于其他人群5.5个百分点(见图8),这也是各个支出项目中不满意群体与其他群体相差最大的一项。这说明很多家庭可能是由于“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导致对生活状况不满意。

        
        医疗支出压力大的现象在最不满意群体(192个受访者)中尤为突出。其中,有63人表示在过去一年中有家人住院,还有82人表示过去一年中有家人生病但没有去看医生(其中69.5%表示没去看病的原因是医疗费用太贵),合计共有116人在过去一年中发生家人生病住院或者生病但没有去就诊的情况,占最不满意总人数的60.4%。

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约1/3的受访者表示收入水平低是最不满意之处,约20%的受访者反映食品支出仍是家庭最大的负担,说明不少民众仍然面临收入水平低的问题。这表明,改善民生需要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特别是落实对困难群体的保障,实现低保户应保尽保,使低收入群体能更好地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二)重视食品安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保障机制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民众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事故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应继续加大对食品领域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保证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三)提高教育公平性,降低居民隐性教育支出

        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主要通过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普遍存在的“择校”问题、减少居民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费”和“课外辅导班”及“课外培训费”支出,从而减轻居民负担。在大学阶段应通过提高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的形式,减轻困难大学生家庭的压力。

        (四)进一步完善对贫困家庭的基本医疗保障

        应提高医疗救助制度的补助力度和扩大适用范围,统筹对贫困家庭的大病医疗救助和日常医疗救助,使贫困人口也能够“病有所医”,能够及时看病,避免出现小病拖成大病、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