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年后回望出版于1994年的《中国的奇迹》

石剑峰
2014-11-28 08:02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从左至右,蔡昉林毅夫、李周。

        经济学家林毅夫、蔡昉、李周合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出版于1994年,三位经济学家在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年均9.7%的增长和改革成果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中国奇迹”的概念,并从发展战略选择与资源禀赋之间的矛盾出发,分析了中国传统经济体制模式形成的逻辑。今年是《中国的奇迹》出版20周年,世纪出版集团于近日再版了《中国的奇迹》(增订版),收入为20周年版写的长篇前言,世纪出版集团还邀请张军、华生、韦森等10多位经济学家在过了20年后再论《中国的奇迹》一书,而林毅夫认为,“出乎主流经济学界预料之外的是,中国经济在此书出版后20年却基本沿着我们在书中所预测的增长轨迹前进。”

        从1988年下半年开始,林毅夫的研究开始跳出中国农业发展和改革的领域,在更广的范围研究中国的发展问题。当时中国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高层和经济学家纷纷讨论通货膨胀的起因、形成机理和治理对象。据陈昕回忆,林毅夫和蔡昉、李周一起参加到“中国经济如何走出困境”的课题研究中,试图解释中国传统计划体制的形成逻辑、改革解放难题的改革路径和战略。

        他们三位的这项研究长达5、6年之久,最终的成果就是他们合著的《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一书。1994年,林毅夫将书稿《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再次交给陈昕,希望放入“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出版。

        在陈昕看来,《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是林毅夫经济学家生涯中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林毅夫建立了其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分析框架,核心就是他后来一直坚持的“比较优势”的概念与分析逻辑。这部著作试图回答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而改革开放之后得到迅速发展,改革的经验在哪里;为什么中国改革过程中会出现“治乱”循环,解决的路径是什么;中国改革的经验是否具有普遍意义。

        陈昕认为,“今天回头来看这部20年前出版的著作,其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分析逻辑、主要观点、政策建议乃至经济预测都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在《中国的奇迹》出版的当年以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林毅夫等三人的分析和预测遭到学界和舆论界的很多质疑,认为他们过于乐观。林毅夫在序言中说,“不仅许多人认为说‘中国的奇迹’为时过早,而且,多数学者看到中国经济在转型过程中存在许多体制的扭曲,中国的转型并未按当时占主流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所主张的最优转型路径,也就是‘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休克疗法,一次性地消除各种扭曲,而是采取了从主流经济理论来看最糟的渐进、双轨的方式来进行转型。因此,主流经济学界认为中国即使能一时取得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必然要为这种体制的扭曲付出代价,中国经济的崩溃必然不可避免。”

        不过令林毅夫自豪的是,中国经济在此书出版后20年却基本沿着我们在书中所预测的增长轨迹前进。“我们的预测之所以准确是因为这是根据经济的竞争力和增长的本质以及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中的后发优势所作的分析而得出的。我们很高兴看到中国过去30年的改革基本按照这本书所分析的路径进行,增长的绩效也如这本书的预期。”

        在前言最后,林毅夫依然乐观的表示,中国只要沿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建立有效的市场并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挖掘增长的潜力,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和发达国家已经指日可待。“随着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最有影响的经济体,世界上经济理论的研究中心也很有可能转移到中国来,21世纪很可能是中国经济学家的世纪。”

        

        金煜(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主任):

        我觉得,《中国的奇迹》从微观基础中找到了发展背后的动力。这个微观基础就是要激发经济里面每一个人、每一个个体、每一个要素自身的动力,这里要素不仅仅是国内的要素,还包括国外的,外部资源要素。所以,宏观经济学的总体推动背后是有微观经济的支持,每一个要素都受到激励因素的影响。

        但是,如果太关注微观的角度、关注每一个要素的话,又会忽视宏观的重要性。宏观的重要性,在于政府起到的作用。政府的改革措施,像税收改革、金融制度改革,包括体制上面的一些改革,实际上是为每一个微观的主体提供了激励机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只有微观的个体有了足够多的激励,经济才会向上发展。它会像宏观经济学预测得一样,达到一个高度,达到这个高度后会突破瓶颈,然后向新的高度发展。

        所以我理解,《中国的奇迹》背后反映的是这样的逻辑。如果我们用这个逻辑去看要素禀赋优势、产业结构升级,都能得到很好的理解。无论是要素禀赋还是产业升级,背后就是要使得所有的微观主体有足够多的积极性和激励。要产生这些激励和产生积极性,需要政府提供各种各样的制度。我理解就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发展战略无论采取要素禀赋说还是产业升级说,都不矛盾,给微观主体足够多的激励,经济就会向很好的地方发展,这是我理解这本书的一点想法。

        史正富(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

        我对比较优势的理解。毅夫讲的比较优势,其实是动态的比较优势。我认为刚才几位有点误解,这本著作并不是简单地指出哪个要素比较重要,而是说,某一要素之所以能成为筛选产业的依据,是因为当时当下这一要素禀赋能够作为基础,使这个国家产业向上迈进。以今天的要素禀赋作为起点,向下一个产业结构所需要的要素禀赋转移,这个过程相比一次性跳跃式的转移,相比以模仿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赶超战略要更为可行。这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认为这个是关键点。如果我们对这一关键点有共识,那么《中国的奇迹》一书关于整个中国改革发展的理论架构就会有更大的解释能力。

        张军(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这本书虽是1994年出版的,但从它的章节来看,更多的内容还是讲80年代中国的改革。而80年代中国经济的改革有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微观改革优先,基本上不怎么涉及到宏观经济层面的改革。因为这样的背景,所以毅夫他们这本书的分析仍然是以微观改革为经验基础的。

        对于8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做出分析,可以有不同的分析框架。在我印象中,这个书出版以后不久就在上海举行了讨论会,会上大家也对这个框架进行了一些研讨,对比较优势说也有不同意见。毅夫他们这本书的框架现在看是有意义的,因为它可以很容易推广到发展经济学的一般分析框架。事实也是,毅夫2008年在马歇尔讲座上阐述了向发展经济学推广的基本架构,并且再后来成为“新结构经济学”的基础分析框架。

        这本书试图说明,20世纪80年代通过农业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引入和发展乡镇企业和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发展战略是如何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的不符合比较优势的赶超战略转变到基于自身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作者还说明了,这样一个转变为什么可以带来经济的更好的成长。

        华生(东南大学教授):

        如果对这本书做一个历史的总结,它已经被证明了其结论的正确性。因为它已经正确地预见了中国经济在那时之后20年的增长,这个已经成了历史。就我看到的,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过去我们成功了,因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引进了市场,因为我们学了西方,就是因为这个。今天还存在问题,是因为我们没有全学,所以他们的逻辑跟毅夫跟蔡昉的逻辑是相反的。你们的逻辑是说,我们过去是引进了一部分,学习了一部分,还搞了另外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成功了。这些批评者的逻辑是说,对,所有的成功就因为你引进了,所有的问题是你学得不够不彻底,你要是都学了,现在那就好了,我们的问题就在于没全学。所以真正的分歧在这里。

        当然,最大的分歧还是针对今后,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也有一个建议。我理解毅夫讲的也是说今后的高速增长的潜力,所以以后可能你要把这个潜力强调出来:我讲的高增长是潜在的,没有讲一定是现实的。因为确实从潜在到现实是有一个非常大的距离。我们有没有可能和潜力,这个是可以讨论的。这个时候很多分歧就会少了,因为尽管很多人说我们可能遇到这个问题,可能遇到那个问题,可能有危机,可能有灾难,这些可能性都不能排除。但是如果做好了,运气也不错有没有可能呢?因为如果这个潜力都没有,就像从水里面捞月一样,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那也就没有讨论的意义了。

        韦森(复旦大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所所长):

        对于这些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林毅夫、蔡昉和李周教授在1994年出版的《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较早给出了他们自己的一些理论解释。多年来,以林毅夫教授以他自己一直所强调和坚持的要素禀赋结构和企业自生能力的理论框架为轴心,以政府的发展战略为切入点,提出了中国经济奇迹的发生的内在逻辑。正如在这本书新版序言中林毅夫教授所总结的那样,中国的改革开放,先是从微观农户的土地承包和企业的放权让利以提高微观单元的经营积极性开始,沿着双轨渐进的方式展开。

        在近些年的许多著作、文章和讲演中,林毅夫教授也多次表示,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1)各种生产要素的增加;(2)生产结构从低附加值想高附加值的产业升级;(3)技术进步。根据这一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毅夫多年来逻辑一贯地认为,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快的高速增长,首先因为这些年中国经济保持了一个较高的积累率;其次是产业升级而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利支持;最后,中国在政府的因势利导的合宜的产业政策下充分利用了中国经济技术进步的后发优势,这三个因素加上渐进性地市场化改革改进了制度效率,加上大国优势,促使中国经济产生了过去35年的奇迹。

        黄凯南(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我认为在逻辑上来讲,林老师的理论当中存在这么一个预设。该理论的预设是存在一个较为清晰的产业升级图景。所以政府有能力去甄别产业升级路径。所以在认知上是没有障碍的,政府是一个新古典的理性政府。这是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理论,而非发达国家的发展理论。后者产业升级的路径充满不确定性。

        胡必亮(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

        首先,这本书比较准确地描述了或者说是解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个基本分析是正确的,包括作者对经济增长速度比较乐观的预测,中国的崛起;也包括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变和对中国经济改革路径的分析都是正确的,跟实际是相符的,这是一个正确的分析。

        我知道,很多人都在努力构建转型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这本书的重要特点之一就在于它以中国作为基础初步建立起了转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禀赋比较丰富,那么这本书从人口等资源禀赋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将政府的作用、发展战略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因为跟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发展战略很重要,政府的影响力非常大。这就跟其他研究转型经济学的著作不一样了。基于作者的分析逻辑,这本书构建起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思路,即资源禀赋-要素价格-发展战略,进而提出了制度变迁的问题,以取得好的经济绩效。在这样一个基本的逻辑框架中,作者强调了中国特有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我个人觉得还有一个政府优势的问题,三大优势加上有效的制度变迁,就带来了技术创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样就形成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就这样崛起了。

        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我从《中国的奇迹》学到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存在政府失败,但同时也存在市场失败,这两个都不能忽视。设计改革政策不能一面倒。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里面的话说,就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我觉得这个概括很好。

        孙涤(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商学院教授):

        在过去20年中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各界对中国的经验,也有称之为国家资本主义的,非常之关注。从国内外的经验乃至大众传媒的报道来看,中国话语权的确在不断提升。林毅夫在书中一如既往地坚持这样的改革模式,坚持政府在改革中发挥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变化,西方学者关于政府在市场中的认识也在长进,发现英美的市场中的体制安排有很多缺失。

        周文(云南师范大学教授):

        林毅夫、蔡昉、李周教授的《中国奇迹》这本书里,从理论上解释了中国经济发展成功的原因并先验地预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书中谈到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三位一体下的要素价格扭曲问题,正是资源的计划配置阻碍了发展。因此,中国的改革正是在市场化改革下,推动了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形成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成就了中国的增长奇迹。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