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揭秘长三角最重量级会议:习近平提议设立,决策区域联动发展

澎湃新闻记者 徐益平
2014-12-03 11:37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2014年5月23日,习近平在上海考察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

        区域一体化进程走在全国前列的长三角又迎来年度好戏。12月2日,长江三角洲地区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上海、江苏、浙江、安徽4省市的党政主要领导齐聚一堂,回顾和盘点近1年来的区域合作成果,并筹划明年的合作方向与重点工作。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定期会晤机制,最初由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提议设立,首次座谈会2005年底在杭州召开。作为长三角区域合作协调机制中最重量级的会议,10年来,座谈会不仅致力于打破行政界限,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也是“国家战略”的坚定执行者。2008年,“泛长三角”进入中央视野,原本由江浙沪两省一市主要领导参加的座谈会迅速响应,邀请安徽参加,奠定了目前的格局。

        可以说,长三角省份主要领导座谈会的10年历程,既是长三角经济大融合的缩影,也折射出这一我国综合实力最强区域作为“中国经济发动机”的厚积薄发之路。今年5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信上海峰会后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继续完善长三角地区合作协调机制,努力促进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       

习近平提议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定期会晤       

        2003年3月21日,从杭州的省府路开出1支车队,驶向上海。当天开始,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率领浙江省党政代表团对上海展开2天的学习考察,成员包括各市市委书记以及有关部门一把手共80余人,规模空前。

        在绿树环抱的上海西郊宾馆翠园厅,习近平说明来意:虚心学习、主动接轨、真诚合作、互利共赢。结束对上海的访问后,习近平又率队赶往江苏。在南京,他再次表达了与“上海之行”相似的意图。

        作为此行的重要成果,浙江与上海、江苏分别签署进一步推进经济合作、技术交流的协议,并就习近平提议的建立党政主要领导定期会晤机制的设想达成共识。

        对为何要建立定期会晤机制,习近平行前在接受《浙江日报》专访时表示:完善的合作机制是加强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要从政府、企业、民间等多方着手,健全合作机制,建议建立沪苏浙三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定期会晤机制,坚持和完善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制度,进一步探索建立有组织、可操作的专项议事制度,积极推动各类经贸活动的开展。”

        习近平的沪苏之行也拉开三省市高层频繁互访的序幕,长三角区域合作骤然升温,2003年因此被视为“长三角元年”。

        沪苏之行后,“接轨上海”成为浙江发展的关键词。2003年5月,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的若干意见》;7月,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提出“进一步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的“八八战略”,作为统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决策。“八项举措”中,排在第2位的就是“接轨上海”——“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经过酝酿、筹备,2005年12月25日,首次长三角两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杭州召开,长三角区域合作正式纳入三省市最高决策层视野。       

推进长三角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2007年3月,习近平调任上海市委书记。4个月后,他就率领阵容庞大的上海代表团开始江浙“学习考察之旅”,5天中考察了浙江嘉兴、杭州、义乌、宁波和江苏南京、无锡、苏州等城市。

        此次江浙之行,既是呼应当年中央对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的要求,也是在继续力推他一直倡导的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调任上海后,他在更高的高度谋划进一步加快长三角区域整合和一体化建设。

        2007年5月,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上,习近平在报告中专辟一章讲区域联动发展,提出上海要立足国家战略,站在全局高度,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更好地服务长江三角洲,“长三角联动发展,一加二大于三。”

        6月,习近平在与兄弟省区市驻沪办负责人座谈时说,我们将按照中央精神,结合上海实际,把未来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进一步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发展”。

        7月,在市委九届二次全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上海接下来要进一步做好“三个服务”(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

        2007年的长三角两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11月底在上海召开,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进一步完善与提升区域协调机制,推进长三角的合作向全方位、深层次发展,打造辐射作用更大的世界级城市群,充分发挥长三角作为经济增长极和发动机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新要求。       

“泛长三角”合作启动后扩容       

        2008年对长三角来说又是关键年份。这年,安徽省党政负责人首次参加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

        安徽被吸纳,与“泛长三角”概念的出现有关。

        地处中部的安徽一直有“向东发展”的“冲动”。1988年,该省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2004年起,安徽合肥、马鞍山、芜湖、滁州、巢湖等城市都曾以“观察员”的身份列席过长三角核心城市间唯一的区域合作组织——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年度市长峰会,并递交入会申请。

        2008年3月,全国“两会”上,安徽省代表团提出《关于将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分工确定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建议》。5月,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率队赴国家发改委,就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和分工等专题汇报,得到后者支持。随后,安徽省党政代表团赴江浙沪学习考察,与两省一市就建立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达成共识。

        9月中旬,《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公布,第42条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这是“泛长三角”首次被写入中央文件,意味着“泛长三角”被提至国家战略层面。

        作为呼应,2008年12月在宁波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首次邀请安徽省委书记、省长出席。此次会议讨论通过了《长三角地区贯彻国务院〈指导意见〉共同推进若干重要事项的意见》,确定安徽参加长三角区域合作有关活动,积极探索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机制和内容。

        至此,长三角合作形成“3+1”的新局。2009年11月在苏州举行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则明确安徽不再是应邀参加者,而作为正式一员出席。

        2010年6月,我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区域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出台,要求建立健全泛长三角合作机制,并首次明确,“长三角周边的安徽等地区具有区位、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与长三角地区经济联系紧密,是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和直接辐射区”。2011年11月,当年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合肥召开。       

历次座谈会都谈了什么?       

        包括今年在内,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已召开10次。作为统筹谋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最高级别会议,历次座谈会都谈了什么?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主要内容有2个方面:回顾、总结当年的长三角合作成果;结合宏观形势,讨论来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研究、决策各省市间合作与交流的总体思路与重点工作。

        比如,2005年是“十五规划”与“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年份,当年的会议提出,“十一五”应着重在几方面加强合作:加强科技合作,联动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分工与协作,联动推进结构调整;加强体制机制创新,联动推进改革开放;加强环境政策、法规、技术等的交流与合作,联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区域生产力布局研究,联动推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

        2008年正值国际金融危机,当年的座谈会提出,联手应对挑战,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的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体而言,要联手贯彻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形成投资、出口、消费协调拉动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联手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结构;联手推进自主创新,启动并重点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项目;联手推动金融创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联手建设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生产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出台之年,当年的座谈会要求,三省一市在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中,要按《区域规划》确定的长三角地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做好相关规划的调整衔接,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城镇体系建设等的对接。

        今年的会议则强调,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一是,将三省一市的援疆、援藏、援滇、西部大开放等重要任务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紧密结合;二是把联动实施江苏沿海开发、浙江海洋经济和舟山群岛新区、安徽皖江示范区、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结合起来,加强区域间经贸合作机制和平台建设;三是积极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强沿江重要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江海联运服务基地,统筹推进铁路、公路、航空、油气管网建设,逐步形成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能源通道。

        澎湃新闻注意到,座谈会还会专门针对当年或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长三角重大事件商讨合作方向。2010年上海召开世博会,“世博机遇”在上年的座谈会上成为关键词,提出各省市在联手推进世博会场馆等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做好保障和服务工作,确保世博会圆满成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和优势,推动区域内会展、酒店、文化、旅游、建材等产业的发展,共享世博机遇。

        创新区域合作方式,也是座谈会的重点,最典型的是尝试设立国内首个区域发展共同促进基金——长三角合作与发展共同促进基金,探索通过资本方式完善区域合作机制。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