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今年八次政治局会议三谈经济,党媒:经济新常态令转型更自信

独孤九段/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号“侠客岛”
2014-12-06 04:02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编者按

        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经济工作异常频繁,在已召开的八次政治局会议中,涉及研究经济的会议就有三次。

        从前两次的压力、困难和严峻,到此次总体形势“是好的”,会议对经济形势预估不尽相同。

        最新一次政治局会议还提出,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同时,在这一情况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究竟有哪些趋势性变化,对中国经济走势又有何影响?12月5日晚,党媒微信公号“侠客岛”对此作了解读。

        文章认为,自信,为新常态经济所需,这也正是此次政治局会议所要透露的。解读全文如下:

12月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近几日,中国经济最火的怕是一路飘红的股市了。连续两周的牛市突然像打了鸡血一般。同时,经历过割肉痛苦的股民也也越发担惊受怕起来,害怕这波奇特的暴涨,会成为下一个吸金的“黑洞”。

        而12月5日,又是一轮暴涨,上证指数突破2900点,深指破了10000点。在这个红色背景的映衬下,中央政治局开会,专门分析研究了2015年经济工作,几天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这一次会议被外界誉为预先“透风”,短短的新闻通稿中,有些表达值得玩味。

今年政治局开会研究经济工作异常频繁

        据统计,今年以来,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达到八次之多,时间主要集中在每个月的下旬,而研究经济工作的会议就有三次。分别是4月25日,专题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7月29日,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还有一次,就是今天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为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

        有近四成的政治局会议,都是在研究经济,够频繁了。

三次会议表述的微妙变化

        分析这三次经济问题为主的政治局会议,新闻通稿中,总基调统一都是“稳中求进”,具体表述依然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

        至于对整体的经济环境预估,这次会议的表述似乎相对“轻松”,也显得更为自信。

        在4月份的会议中,特意强调:当前经济工作面临不少困难和压力,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些困难不容低估,潜在风险需要高度关注。

        而7月份的会议中,提到:国内外环境相当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保持经济平稳发展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这次会议提到,经济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要高度重视、妥善应对。言辞显然没有前两次来的严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经济发展总体形势评定为“好”,这在前两次会议中从来没提到过。

什么是新常态下的趋势性变化?

        为什么这三次会议对经济形势困难表达会有这些微妙变化呢?岛君觉得,这背后还是逐步清晰的对“新常态”的认识和把控,包括经济形势的,也包括政治形势、国际形势。

        “新”意味着前所未有,“常”说明要延续一段时间。

        经济形势的“新常态”,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GDP增速下滑。从统计数字看,GDP增速从2012年起开始回落,2012年、2013年、2014年上半年增速分别为7.7%、7.7%、7.4%。到底是维持在7.5还是7.3?甚至是7就可以了,这个是很复杂的经济学问题,涉及经济增长跟就业等系列问题。不过,毫无疑问,经济增速下滑,是以后的常态了。

        当然,GDP增速下降,“有些企业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了”,尤其是那些之前主要通过外贸来获利的企业。上次岛君碰到一个以外贸为主的企业,老板提起日益压缩的产品利润就唉声叹气,念念不忘地就是要拓展国内市场呢。

        这些传统外向型的制造业生存困难,说明这条来料加工,出口创汇的路子越来越窄了。但另一方面,国内也出现了一些新兴产业,比如依靠互联网成长起来不少80后、90后富翁,这些人能够在几年的时间内迅速积累财富,也说明了中国经济充满活力的另一面。就像不久前,总理李克强去义务考察互联网电商,都是小企业,但解决了不少人的就业问题。这也说明,民间创业、民间投资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而政府要给这些企业做的,就是简政放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用这次政治局会议的话说,就是“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促进大众创业、大众创新,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当然,这个过程中会淘汰掉一批落后产能,当然也会孕育出新的经济业态。这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辩证法。

        而政治形势的“新常态”,在八项规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强力的反腐过程中,也逐渐明晰。就是要让整个政治生态变得清朗起来,让权力受到约束,发挥更好的作用。这个过程看得精彩,最终的目的还是为全面深化改革铺路,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就这点来说,经过一年的努力,习近平为首的新一届中共中央,已经逐步掌控了局面。这也是下一步经济布局的自信来源。

        而国际形势的“新常态”,在今年一系列的外事活动中,尤其是北京APEC峰会,中国做东,除了进一步向世界推介自己的发展理念外,还实打实地推进了诸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丝路基金、互联互通等等战略,也促成了多项对外投资项目。可以说,在推动中国企业和资本走出去方面,中国也逐渐学会创造新的国际规则来助推。这点刚开始,但相信中国会越来越娴熟。

新常态下,对中国经济的三个定义

        有了这些底气,在这次政治局会议中,首次用“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三个词来定性中国经济特点,也给外界以信心。

        什么是韧性好?韧性一方面是柔性,一方面是刚性。光有柔性,那就没有形状,而光有刚性,就容易折断。用韧性来比喻中国经济,是一种非常形象的说法,刚柔并济。这种弹性的经济发展模式说到底,就是四个字“与时俱进”。跟着形势走,不断保持政策和体制的开放度。

        而潜力足,也很好理解。一是中国13亿的人口就是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每人消费一块钱,就是13亿的内需拉动。所以,要让老百姓有本消费,也放心消费。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还在开发中。二是把中国庞大的资本潜力要挖掘出来,就是要让钱活动起来。一方面是国内大量跟无头苍蝇一样的民间资本,要引导正确投资,另一方面是4万亿的外汇储备要更好地向国际投资。三是劳动力还有潜力,新一轮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也是解放劳动力的过程。四是土地资源还可以继续挖潜。所以这段时间,中央频繁出台文件,关注农村土地改革和林权改革,为的还是盘活土地资源,为将来的发展赢得空间。

        至于回旋空间大,一方面是中国的幅员辽阔,中西部发展存在差距,所以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可以形成一定的带动效应。另一方面,中国也在积极拓展国外市场,提出了一系列长期的战略规划,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和各类“自贸区”战略的推进,可以更快地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比如钢铁、水泥等,这些在基础设施落后的周边国家,恰好是求之不得的。

        当然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依然在路上,任重道远。但有人说过,“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次政治局会议,透露出来的,就是两个字,自信。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