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川外“任性教授”新规:微博刷好可免考、迟到罚唱小苹果

澎湃新闻记者 徐笛
2014-12-06 16:1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人物 >
字号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师张春林。

        近日,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张春林教授宣布了一条考试新规:微博刷得好,期末可免考。大致内容是只要上课全勤,完成作业,微博粉丝数过1000或原创微博转发超50条即可免去期末考。

        消息一出,引起不少热议。这门面向全校大一新生的公开选修课叫做《电子社区与网络生存》,2005年由张春林开设。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如何方便、快捷、安全、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来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及工作服务,防范网络风险。起初只有博客这一章,微博兴起后才补充进去。张春林认为,博客和微博是当前网络时代进行知识管理的工具,而在教学中他发现,虽然当代大学生是数字原著民,但大多并不善于运用微博、博客、微信等新媒体。

        12月1日,张春林在博客上发布课程期末免试细则,“所有申请免试的学生均须没有迟到、早退、缺席等情况,且按要求完成平时练习”的前提下,满足四项要求之一即可:1、微博粉丝达到1000人,至少有10个以上粉丝的粉丝数量不少于500人。若微博粉丝超过1000人,且至少有1%以上粉丝的粉丝数量不少于500;2、博客点击率超过2000次,且11月17日以来至少收到来自不同博友的20条以上有价值的评论;3、11月24日以来,同一条有价值原创微博被不同网友转发50次,或收到不同网友的有价值评论30次,或被阅读1000次;4、11月17日以来,同一篇有价值原创博文被不同网友转发50次,或收到不同网友的有价值评论30次,或被阅读1000次。认定成功者不参加12月22日的期末考试,但仍然要结合平时成绩及相关免试条件进行“考查”。

        可见,刷微博免考,并不像听上去那么容易。12月5日,张春林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这学期62名学生中,他预计有5个能够符合要求就很不错了。

        1997年,张春林进入传媒业,先后供职于多家媒体,曾任《四川日报》社会新闻部副主任。10年前进入高校之后,大学课堂教学创新是张春林一直积极尝试的方向。

        学生上课迟到怎么办?这学期,张春林想出了一个法子:罚唱歌。从歌单中随机抽取,《小苹果》、《红豆》、《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因为爱情》、《时间都去哪儿了》、《猪之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倍儿爽》、《The Fox》、《Let it go》、《Because of you》……神曲、通俗、经典,应有尽有。不批评也不扣分,只要唱首歌就可以回到座位。

        考试命题灵活,不画重点,平时不认真学习的学生靠期末突击过关十分困难。这位在学生眼中“很特别的大学老师” 也经常利用网络平台布置作业,让学生将答案直接上传博客。“张老师的作业看起来很简单,其实要很用心地去做。”2014级新闻学院文艺与传媒的研究生张杰表示,除了每天的原创微博,每一周还要读一本专业以外的书籍,并写读书笔记传入邮箱。

        通过免考等激励措施激发学生潜能,张春林说,课堂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他向澎湃新闻透露,下学期在课堂改革方面还会推出新的举措。

        张春林说,作为一个老师,如果学生认可了,就是最大的安慰。张春林又在博客中更新了一则说明。免考细则的出台让他的大胆创新面临些许尴尬,也引发了他对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难度很大的感慨。

        

对话张春林

        澎湃新闻:这次免考细则公布后,学生的反应怎么样?

        张春林:我当时跟他们说的时候,他们都反响热烈。但我定的标准,真的要达到也是不容易的。也有大一的学生微博就“加V”,粉丝有1000多,属于比较好。不管能不能达到,我希望学生能在努力的过程中熟悉对微博和博客的运用。

        澎湃新闻:刷微博免考的措施在网上的反响也挺多的,你刚发布了一篇说明,是遇到了什么阻力吗?

        张春林:出现了一点不和谐。重庆两份报纸登报后,早上电子版被删了。系里的领导给我打电话,要我写个说明,表明这不是学校的普遍规定,而是我个人的创新。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虽然受到一点影响,但我还是想要积极、阳光、正能量地去影响学生,影响社会。

        澎湃新闻:你是怎么发现上课的这些“95后”学生其实对互联网是陌生的?

        张春林:就是让他们申请微博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都没有微博和微信账号,就是搞不来。作为数字原住民,他们既不了解互联网,也不会去利用它。作为老师,不管是哪个学科的学生,我觉得都有必要给他们补上这一课。这是一个比较严肃的话题,因为很多免费资源和信息渠道都是在网络上,不会用太吃亏了,所以我把自己娴熟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希望对他们有所帮助。

        澎湃新闻:《电子社区与网络生存》这门课已经开设了10年,期间,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变化?

        张春林:10年前,博客还很流行,没有微博,也没有智能手机,学生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时候学生对老师博士教授是很有崇拜感的,教学也很少有媒介参与。现在的学生信息来源很多,对老师的要求和那个年代不一样了,大学课堂教学只有与时俱进,才不会被学生抛弃。

        澎湃新闻:互联网发展迅速,对年轻一代来说,新的热门知识管理工具也出现了,比如微信、知乎或者一些新闻客户端,是否考虑过今后会把这些也纳入到教学中?

        张春林:微博已经不单是社交工具,是一个媒介平台,对新闻学院的学生来说更是重要。我现在课堂里还没有涉及微信,主要是因为微信依托于手机,不方便在课堂操作,而且相对更私密些。我觉得你说的这个很有意思,包括微信公众号、电子书之类的,今后要加入进来。这对老师的要求就更高了,但学生肯定更喜欢。

        澎湃新闻:你之前在传统报业工作,担任过《四川日报》社会新闻部副主任。为什么后来转行做了高校的教师?

        张春林:很多人见面了都想问我这个问题(笑)。在报社工作8年之后,我已经做到了《四川日报》的中层干部,应该说发展不错,将来还可能成为某个子报的主编,但在媒体工作太累了,没有时间思考,去整理自己的思维。转到高校之后,这几年我已经能很好地把媒体工作的经验优势发挥在大学需要的教学中。

        澎湃新闻:所以,作为老新闻人,你在博客中提到会更重视学生行为习惯、动手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具体是怎么做的?

        张春林:我一直坚持课程内容设置不拘泥于教材,自己花大量时间积累新鲜案例给学生讲,还设置问题让学生动手去做。比如说在课堂中要求学生写评论,分析热点新闻案例。包括我现在这个新闻的案例,是从新闻记者到新闻学的老师,再到新闻事件主人公,在这条新闻的传播中,我也起了作用,扮演了一个角色,把这个传播的案例分析给他们,就很鲜活。

        澎湃新闻:废弃课堂点名制,推行签到制。上课不用教材,也允许学生用手机。不担心现在的智能手机影响学生的听课质量吗?

        张春林:不允许学生看手机,他看天花板、睡觉、走神也是一样的。这是强行用外力把学生驱赶到课堂上,并不是通过教学内容去吸引。不改变教学方式,而通过周边施加压力,这违背了教学改革的根本。尤其是在高等教学中,学生和老师一样,是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自觉走进课堂,与你互动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澎湃新闻:为了培养学生守时的观念以及活跃气氛,而采取了迟到罚唱歌的措施。歌单里的曲子是怎么定的?

        张春林:首先要是健康的,其次选比较热门的。征求同学同意之后就确定了歌单。其实真的唱歌的并不多。本来有同学总是迟到,就一两分钟,打完铃才进来,其实对课堂影响不算大,但这样的习惯不好啊。所以我才说,下次再迟到要唱歌喽。结果就很少有人迟到了,效果很好。

        澎湃新闻:你喜欢在微博和博客中跟学生互动,尝试在公共话语空间增加存在感,是不是因为普遍在教师群体中这种存在感比较缺乏?你觉得这会是一种趋势吗?

        张春林:很缺乏。现在的“90后”、“95后”,不习惯在传统媒体的平台或是专业网站看新闻,而是在社交平台上看。这种接收行为习惯的变化导致我们应该更主动去贴近,进入公共空间增加存在感。我觉得应该是一个趋势,希望通过我的亲力亲为去引起一种思潮,带动更多的老师去释放,让大学课堂更加活跃、更有生气。

        澎湃新闻:微博上有海量的碎片化的信息,提倡刷微博是否担心会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

        张春林:对,所以其实我提倡让学生做的都是学习型的微博,是希望他们把它当做网络时代一个知识管理的工具,这跟关注对象密切相关。根据不同学科,关注相关的热点人物和专业人士,就能拓展信息渠道,便捷了解学科的前沿。通过这样的引导,帮助学生去找感觉,做有影响力的平台。以前有学生做过一个娱乐新闻的微博账号,掌握明星动态,粉丝量非常大,毕业之后就直接进了媒体。

        澎湃新闻:上午,人大新闻学院教授彭兰表示,人大新闻学院很多学子对将来到新媒体就业不感兴趣,让她很困惑。从事新闻教育行业10年,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春林:这应该说是一个方面的观点,在我这里也出现了这种状况,但还不普遍。很多学生会觉得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仪式感更强烈,其实社会上对新媒体人才的需求很大,特别是一些企业会专聘微博、微信的运营人员。我们的学生在这方面认识上还是存在误区,实际上,运营好一个账号是很考手艺的事。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