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铁证如山,国家档案局发布七集视频《南京大屠杀档案选萃》

新华社、国家档案局
2014-12-07 21:51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国家档案局7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七集网络视频《南京大屠杀档案选萃》的第一集《文献电视片〈南京大屠杀档案〉》。

        《文献电视片〈南京大屠杀档案〉》梳理了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珍贵档案,包括当时南京市民记录下的日军暴行,作为加害者的日本军人自己拍摄的照片,外籍第三方人士记述的日军罪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南京军事法庭的审判记录等。

        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明华介绍说,《南京大屠杀档案选萃》是国家档案局将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吉林省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藏的南京大屠杀档案选择部分制作而成。    

        作为《南京大屠杀档案选萃》的开篇,《文献电视片〈南京大屠杀档案〉》指出,南京大屠杀相关档案为我们牢记这段历史,留下了如山的铁证,对于揭露日军反人类、反人道的大屠杀暴行,制止并永久反对灭绝人性的残暴行径,具有重要的价值。利用这些档案,可以让人们痛恨残杀,反对战争,使像南京大屠杀这样的人类悲剧不再重演。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1月,日军沿沪宁线进攻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进城后,立即开始了对和平居民及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连续 6星期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等暴行。数十万南京市民、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遭到屠杀、活埋,2万余妇女惨遭强奸、轮奸,三分之一以上建筑被焚毁。

罗瑾制作的相册

        在第一集《文献电视片〈南京大屠杀档案〉》中,呈现了照相馆学徒拷贝的日本军官拍摄的南京大屠杀的照片册,中国人自己记录的南京大屠杀日记,和美国牧师拍摄的南京大屠杀的影像资料。

        1937年年末的一天,南京东华照相馆当学徒罗瑾接待了一名日本军官,“是一个少尉,他拿着两卷日本的樱花牌胶卷,来冲洗。洗的时候,头一次我发现三张照片,砍头的照片。”这是一本日本军官拍摄的记录其屠杀暴行的照片集。

        罗瑾冒着生命危险,将其中16张单独洗印成册,秘藏在寺庙内,后转由其同学吴旋保管。日本投降后,吴旋将这本日军南京屠城的血证转交给南京军事法庭,成为南京大屠杀案的系列证据的第一号。
        从1937年11月安全区成立记录到1938年3月结束,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国际安全区的管理委员会成员程瑞芳详细记录了自己看到和听到的大屠杀期间日军烧杀抢掠、强奸轮奸的暴行,以及自己在同胞遭受残害时的心路历程。1947年,程瑞芳女士还有证词提供远东军事法庭,证实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的暴行。
        大屠杀期间,美国牧师约翰·马吉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暴行,冒着生命危险拍摄了南京大屠杀记录影片,并设法躲过日军的检查,带往上海,经过拷贝后分别带到美国、英国、德国。

        胶片中的近百个画面已被翻拍成照片,其中有10幅刊登在1938年5月出版的美国《生活》杂志上。

        2002年10月,马吉先生的儿子大卫·马吉,将其父亲拍摄的南京大屠杀电影胶片及摄影机,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1937年12月13日早晨,当日军进入市内时,完全没有遭遇抵抗。日本兵云集在市内并且犯下了种种暴行。”

        “对于一般男子的有组织的大量屠杀,显然是得到了指挥官的许可而实行的。它的借口是中国兵脱下了军服混入在平民之中。中国平民被集成一群一群的,反绑着手,押运到城外,用机关枪和刺刀集体的被屠杀。”

        “在日军占领后最初六个星期内,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达二十万人以上。这种估计并不夸张,这个数字还没有将被日军所烧弃了的尸体,投入到长江,或以其他方法处分的人们计算在内。”

        “德国政府从它的代表者得到报告说:‘这不是个人的而是整个陆军、即日军本身的残暴和犯罪行为。’在这个报告的后段中,曾形容‘日军’就是‘兽类的集团’”。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