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市政厅|“造乡”④西部乡村规划思考(下):一个妥协的案例

段德罡
2014-12-08 17:02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编者按】

        在城镇化的命题下,如何营造乡村?(可在澎湃新闻站内搜索“造乡”,察看过往案例)

        有人将一些村庄的凋敝现状,归因于没有请专业人士进行良好的规划,导致产业、旅游等资源被滥用或荒弃。但实际上,即便在法律层面,《城市规划法》已在几年前变为《城乡规划法》,规划师真正面对乡村的复杂局面,也常感无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段德罡老师,曾参与诸多西部的乡村规划,在10月底同济大学“第十一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上,他对自己参与过、观察过的乡村规划项目,以及西部乡村的典型现状做了一番总结,并对亲身参与的一个案例进行了深度解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经验、教训以及障碍。澎湃新闻记者对此做了记录整理,并请分享者进行了审订。

        因字数较多,我们将讲稿分为上中下三篇发出。这里是最后一篇,段德罡老师详细介绍了一个自己参与的乡村规划案例,其中,有与政府协商取得的成果,也有无奈的最终让步。

        该案例是甘肃定西岷县系列灾后重建村庄(安置点)的规划之一,用来说明我们这个团队在乡村规划建设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这其中包括我们自身(规划设计团队)的问题、地方的问题,也有老百姓的问题。

        按照时间进程,这个规划可以分成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饱含热情,作为异地人,憧憬着帮助受灾群众进行灾后重建;第二阶段,我们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与地方上级的长官意志发生冲突;第三阶段,通过不断博弈和协调,建立了三方沟通机制;第四、第五阶段,为了保证规划实施,我们在不断妥协。

        1、第一阶段(2013年10月-11月)

        在这个阶段,我们基于对当地受灾严重程度、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水平、地域文化习俗等进行的全面调研,基于打造地域特色乡村、追求低投入下的低碳生态效应、适应不同家庭对空间的需求、平衡近期应急远期安居的目标,提出了地域特色应用、现代生土技术推广、弹性户型设计、分期建设引导等规划理念。

        首先,地域特色应用指的是针对建筑、组团、布局、院落方式等,努力寻找最适合当地的方式。在此过程中,考虑到当地具有使用夯土作为建筑材料的传统,我们尝试努力推广现代生土技术。现代生土技术解决了传统生土技术的诸多矛盾,同时能在这个地方还原生土建筑良好的建筑物理性能、低造价,以及地域的乡土气息。

地域特色提取:传统院落模式

现代生土技术运用

        其次,由于国家投资有限,老百姓也需拿出一定钱。若是一次性建设宅院,资金很难一步到位,时间周期也较长。结合灾民迫切入住开始正常生产生活的需求,我们提出分期建设流程。以一户院落为基本单位分期进行建设。一期解决安置基本需求;二期达到安居的生活需求;三期随着家庭人口增多,加建卧室。

分期建设流程

        在地方政府划定用地,并对宅基地、公建设施配套等做出了明确规定的前提下,结合当前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我们在有限的创作空间里,努力把握每一个细节,尝试创造一个既满足政府要求,又符合农村需要,且空间还有些变化的方案。当然,在诸多条件的制约下,我们不可能设计出那种充满传统村落韵味的理想空间。
 第一阶段规划平面图。

        我们对这个阶段工作的评价是“一个充满学术关怀的村落空间规划”。

        2、第二阶段(2013年11月-12月下旬)

        第二阶段,是我们的观点,和村民的观点,与当地长官意志抗衡的阶段。

        当时,省里领导下达命令,要求每一栋灾后重建的民居都必须在风貌上统一为“青瓦白墙坡屋顶”。

        从地域文化方面和当地自然气候环境考虑,我们认为,这是不切实际的。当地风沙较大,不出两年,白墙必然在风吹雨淋下呈现出很难看的景象。村民对此也感到抵触,认为“坡屋顶”弊多利少,不符合当地地域特征,也不符合农村生活现实需求(村民需要利用平屋顶晾晒药材)。村民甚至在百度贴吧联名发帖,反对省里领导的要求,但该帖第二天即被删除。

两种屋顶。

        过去,我们一直怀疑规划中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及有效程度。事实证明,在真正与自己利益相关时,村民愿意参与,甚至在努力寻求公众参与的路径。

第二阶段规划总平面。

        这个阶段的空间布局方案,在宅基地、布局朝向等方面被要求调整,原先那些努力追求的空间变化被迫取消,主要目的是便于地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宅基地划分,以及便于村民做选择。

        在农宅设计中,我们坚持尊重老百姓的意见,采用了更加适合当地生产生活习惯的建筑形式,如平屋顶等。其次,为达到生态低碳的目的,我们依然努力推广现代生土技术。迫于来自上级政府的压力,为通过审批,我们分别针对政府和老百姓提供了两套建筑方案。

        3、第三阶段(2013年12月下旬-2014年元月上旬)

        在前两阶段出现太多与各级政府、村民之间的沟通方面的问题后,在第三阶段,设计方会同地方政府一道,对汶川地震后若干个灾后重建地区进行了考察。此后,针对前期发生的一些问题,再次梳理了安置点规划、建设、管理思路。

        首先,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有来自各级政府的要求,包括村、镇、县、市,到省里等等,难免有沟通不顺畅的情况。于是,我们和地方政府结合起来,在对四川灾后重建项目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梳理了规划思路和流程,明确政府做什么,规划师做什么,实施方做什么,建立了合理的沟通反馈协调的机制。

明确规划流程。

沟通反馈协调的机制示意图。

        其次,由于规划过程深入,考虑到老百姓的家庭规模不同,未来发展愿景不同,我们补充提出了弹性户型设计,将此作为基本的规划理念。既针对不同的农户的需求,提供多种户型选择,又与分期建设引导相结合,为不同农户提供更加适合的居住空间建设方案。同时,在农户行为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对村庄的风貌进行适当的引导。

弹性户型分布示意图

三种户型示意图,分别对应平屋顶和坡屋顶两套方案

农民生活行为模式表及引导方案。

        最后,我们将原先村庄的物质空间规划,扩展为既有物质空间规划,也包含与当地官员和老百姓一起,协调建立村规民约的过程。明确村庄未来建设中的“可为”与“不可为”,以及宅基地划分、建设施工规则等内容。

        4、第四阶段(2014年元月上旬-2014年元月下旬)

        在多次经历与各级政府沟通协商未果的情况下,为确保安置点规划建设的时间节点,规划开始不断妥协。上级政府再次明确要求:统一宅基地大小、统一户型、风貌要统一、结构要统一,推广水冲式厕所(与村民使用习惯不符且当地缺水,推广难度较大)等等。在多次对方案进行调整之后,规划终于通过了评审,走进实施程序。

第四阶段规划总平面图

        5、第五阶段(2014年元月下旬-2014年10月)

        实施阶段的工作移交到了当地的建筑设计单位。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征地困难,用地范围收缩,规划随之调整。在建设施工阶段,为了便于施工放线,空间布局彻底变成了兵营式。村民成立了互助小组,每个村子基本按照1-2种户型进行自建。

第五阶段规划总平面图

        规划中计划推广的现代夯土建筑,虽然材料成本较低,但由于震后当地人工费比较高,导致无法推广下去。在农民的观念意识里,生土建筑就是落后的东西,他们从观念意识上不接纳现代夯土技术。同时,政府以资金划拨为控制手段,强制约束每户的风貌建设。

规划落实状况照片

        至此,我们此前提到的四大规划理念,即地域特色应用、弹性户型设计、分期建设引导、现代生土技术推广等,某种程度上几乎全部宣告失败。

        6、小结与反思

        对西部地区的乡村规划来说,“长官意志”决定规划设计的情况依然常见,这导致不符合地域特征的乡村风貌“一刀切”现象。简单粗暴的政策干预,严重约束了合理的规划编制。

        规划管理方面,现在最大的问题可能是人的问题,西部院校培养的学生都跑到东部来做贡献了,西部基层严重缺乏真正的规划专业人员。基层规划管理追求简单化,实施机构在时间约束下多采用简单易行的操作方式来落实规划成果,无法保障规划的完整性,另外,资金划拨的问题、技术支持的问题、施工单位的配合问题,都导致现实中的乡村规划与理想偏差很大。

        村民自身方面也有局限。学术研究的成果,老百姓在观念意识中不能接受。当前社会风气功利化,平均主义盛行,在村民之间,对自身利益,要求绝对平均。我们理想中空间发展的可变性、灵活性等无从谈起。村民权衡利弊后,会反复调整意愿,这关乎未来的生计和家庭,村民也在与政府讲条件,反复博弈。这些都使得规划师需要不断付出努力,从中协调与妥协。因此,规划师真正介入村庄规划,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理想,也不是那么简单。

        作为规划设计者,我们自身也在检讨。从理想主义的乡村空间规划,到合理制定有利于实际建设、符合村民意愿和根本利益的系统规划,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统筹规划和实施建议,更需要“自下而上”的沟通反馈和及时调整。村庄规划的特殊性需要规划思维方式与编制方法的创新,切勿推此及彼,固步自封。

最后的结语

        通过这些年我们经历过的乡村规划、对若干村庄的调研及一个灾后安置点规划设计案例的介绍(可于澎湃新闻站内搜索“造乡”查看),我只想表达这样的观点,乡村规划是一个复杂的领域,规划界尚未做好足够充分的准备走进村庄。以下算是我本人针对当前乡村规划的几点粗浅的认识:

        1、现今的乡村规划是理想和现实之间不断博弈的矛盾体。随着制度和文化的变迁,乡村不再是这些文人墨客笔下诗情画意的理想,更多乡村的代名词是衰败空间、孤独老小、没落文化等。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规划师要做乡村规划,必须踏踏实实地走进乡村,从最基础的乡村调研做起。就像那次,我通过付出了一天的体力劳动,从老百姓口中了解了许多真实乡村状况,也收获了来自内心的愉悦。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形成的城市规划经验,不能简单向农村移植,规划师需要走进农村,了解农业、农民、农村的真实现状及发展需求,在规划中强调“自下而上”与“自下而上”的有效结合。

        3、“领头人”是乡村发展的核心动力。当前大多数乡村需要的不是规划的外在干预,而是源自村民内心信赖、认同的引导力量。发现及培育新一代“士绅阶层”,比空间规划更重要。今天的农村特别需要新的乡村“能人”。对外界介入的技术力量,老百姓很难理解、认同,需要让老百姓能充满信赖和认同的力量,带动村落实现良性发展。这和传统里的村落发展方式具有一致性。

        4、最后,希望规划师能谨慎下乡,并不是所有乡镇都需要规划。同理,也不是每个村庄都有条件,被人们挖过来,当做一个盆景来培育(指那些有条件发展旅游的村落)。很多村庄本就应该像原野上的植物一样,在风雨中开枝散叶、在阳光下自由生长。

(作者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