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南水北调中线开建11年正式通水,习近平指示先环保后用水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谭万能 许梦娜
2014-12-12 15:27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点击观看视觉交互产品        

        
南水北调工程今天开闸通水。

        从丹江口到圆明园,一泓清水,一路北上。

        12月12日下午,长1432公里、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通水后,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基本缓解北方严重缺水局面。

        另据河南日报官方微博消息,正式通水的时间定在14点32分,南水北调干渠总长1432公里。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将继续贯彻节俭务实作风,通水庆祝活动也将尽量简化,各级领导将不参加仪式。

        14点32分,淅川陶岔渠首,闸门打开,丹江水奔流北上,将滋润华北平原。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通水,困扰北京、天津、河北等华北地区多年的缺水局面,有望因为北上的汉江水,而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新华社12日消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希望继续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加强运行管理,深化水质保护,强抓节约用水,保障移民发展,做好后续工程筹划,使之不断造福民族、造福人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希望继续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确保工程安全平稳运行,移民安稳致富。        汉江水跋涉1432公里,从起点的陶岔渠首,抵达终点的北京市圆明园团城湖。从1952年提出南水北调的构想,到2002年12月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再到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全线通水,南水北调终于从设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卢耀如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透露,在早年参与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过程中,有关人士曾就“北方需要多少水”和“南方需要供给多少水”有过争论,而他认为最后确定的调水量相对合理。

        “但我强调一点,无论是南方供水地区还是北方缺水地区,进一步更好地节水,合理利用水资源都是一个硬道理,这个原则是不会变的。” 卢耀如称。

        汉水入京并不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完结,围绕工程的运行、管理、维护等工作才刚刚开始。其中,水量、水质、水价等关键问题,将是日常运作管理的核心。

习近平: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新华社12日消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经过几十万建设大军的艰苦奋斗,南水北调工程实现了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标志着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全面实现。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成果来之不易。习近平对工程建设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向全体建设者和为工程建设作出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慰问。

        习近平指出,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希望继续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加强运行管理,深化水质保护,强抓节约用水,保障移民发展,做好后续工程筹划,使之不断造福民族、造福人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指出南水北调是造福当代、泽被后人的民生民心工程。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是有关部门和沿线六省市全力推进、二十余万建设大军艰苦奋战、四十余万移民舍家为国的成果。李克强向广大工程建设者、广大移民和沿线干部群众表示感谢,希望继续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确保工程安全平稳运行,移民安稳致富。充分发挥工程综合效益,惠及亿万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张高丽就贯彻落实习近平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批示作出部署,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按照中央部署,扎实做好工程建设、管理、环保、节水、移民等各项工作,确保工程运行安全高效、水质稳定达标。

缺水数十载,汉水来解渴

        尽管南水北调构想的提出已是整整62年前的事情,但南水北调真正进入实施阶段,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1991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南水北调列入“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当时,也正是包括河南在内的华北地区开始出现严重缺水状况的阶段。南水北调的根本目的,就是解决北方缺水、而南方水资源有盈余的问题。

        1999-2001年期间北方的再度连续干旱,进一步加快了南水北调实施的步伐。2000年9月2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提出,务必做到“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三先三后)的基础上,做好前期工作,搞好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南水北调工程由此定调,在搞好节水和治污的同时,尽快调水“解渴”。华北有多渴?以北京为例,由于城市快速发展,人口过快增长,以及连续多年干旱等原因,北京目前人均水资源只有100多一点立方米/年,“平均到个人,跟西部沙漠地区有得一拼了”,北京南水北调工程总设计师、北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石维新告诉澎湃新闻。

        不仅北京缺水,整个华北都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王浩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包含北京、天津、河北等8个省(市、区)的海河流域,是世界大流域中最缺水的流域,比以干旱著称的以色列还缺水。

        王浩说,根据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量低于1700立方米,就认为出现缺水问题了;低于500立方米,就认为出现水危机了。这也是北京一直盼望汉水入京的主要原因。但对于普通的北京市民而言,缺水问题的感受并不明显。这一方面得“归功于”不得已的地下水超采,一部分还得归功于南水北调。

        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孙国升此前曾介绍,北京在大力节约用水的情况下,每年用水量是36亿。但北京每年形成的水资源量只有21亿,所以只能被迫调水。同时要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只能超采地下水。据介绍,北京目前至少已超采90亿立方米的地下水。

        为填补北京的用水缺口,同样缺水的河北省做出了巨大的牺牲,2008年,为了解决北京的缺水问题,中线工程石家庄-北京段率先完工通水,据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统计,这段被称为“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的调水通道,“2008年9月从河北省四座水库应急调水开始,截止到2013年8月底,共调水11亿立方米”。实际上,加上今年的一次应急供水,河北已累计提供至少16亿立方米水到北京。

        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后,正常状况下,冀水入京的格局将停止。根据现有的水量分配协议,中线工程一年将从丹江口水库调水95亿立方米,分配方式为:河南37.7亿立方米,河北34.7亿立方米,北京12.4亿立方米,天津10.2亿立方米。 如果这些水都如数调入华北,京津冀地区的缺水局面可能得到一定的缓解。但中线工程的调水,并不能完全解决北京等地的缺水问题,真正解决华北缺水问题,在中线一期工程的基础上,还得等东线工程竣工通水。

汉江亦不丰,枯水怎么办?

        根据中线一期工程规划,正式通水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的年平均调水量为95亿立方米,其中,枯水年为65亿~70亿立方米。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对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坝顶加高,即在原来高程162米的基础上,加高至176.6米。正常蓄水位从原来的157米升至170米,正常蓄水库容从原来的174.5亿立方米升至290.5亿立方米,总库容从209.7亿立方米升至339.1亿立方米。死水位从原来的140米升至150米。

        年平均调水95亿立方米这一数值,是在设计中线工程一期时,根据汉江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来水量388亿立方米,并考虑下游航运、灌溉等需求后确定的。 但在2000-2010年这10年中,汉江上游的来水量并没有达到多年平均值。上游来水的减少,使中线调水的调度难度增加很多。

        针对枯水年份中线可能“无水可调”的局面,长江委水文水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新2014年8月曾表示,长江委研究表明,汉江径流量年际变化遵循丰枯规律,主周期是23年-26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江流域出现连续枯水年份,现在正是汉江径流变化的枯水期,所以,不能说汉江水量减少是趋势性的。

        但现实是汉江并不一定每年都能保证足够的来水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问题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刘昌明此前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就提醒,如果遇上汉江特枯年份,中线工程确实存在“供不上水的风险”,但汉江缺水的时候,北京等受水地区的降雨也可能增多,可能不需要那么多水,所以调度很关键。 还有一种极端情况是“南北同枯”,即华北大旱时,汉江也缺水。王浩在前述访谈中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为25%左右,但即便是最枯的一年,丹江口水库也可以北调水量62亿立方米。如果加上下游航道整治等措施,还可以腾出18.37亿立方米的调水量。

        王浩同时认为,中线工程沿线1000多公里在气候不一致区,北京天旱,沿线一定就旱。调水工程沿线的岗南、黄壁庄、鸭河口、盘石头、王快、西大洋,这一系列的山前水库也可以联合调度。“总体来说已经对连枯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案,有问题但问题不是特别大,不必担心。”

        尽管现阶段有一些论断认为,随着科技发展,调水计划吸引力下降,海水淡化等问题也可以解决缺水问题,但卢耀如认为,海水淡化在现阶段一是受地域限制,二是受成本限制,依然不能大规模推广,南水北调依然是调配水资源不均的重要举措。他分析,现阶段北方缺水进行调水利大于弊,但调水给北方之后,南方水不足也需充分调配,“汉水属于长江流域,如何更好调配长江的水资源是一个很迫切的需要考虑的问题”。卢耀如称。

北行三千里,水质如何保障?

        根据北京市的用水规划,跋涉近3000里的南水,将主要用作北京市的生活用水。主要通过明渠输水到北京的中线工程总干渠,能否提供合格的饮用水源,就成为最令人关注的问题。

        在王浩看来,水质的问题,其实分三个层面,即水源地保护问题、总干渠沿线污染问题,以及城市内供水安全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在中线工程实施的同时,也制定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该规划负责人、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夏青此前表示,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保证达标是没问题的。

        但保证丹江口水库是一盆清水,要做的事情却并不少。夏青说,在丹江口水库库区里,入库河流一共有41条,每条河流都规定了入库标准,大部分都是三类。而要达到这个标准,河流沿线的污染就得治理,能治理的就治,不能治的只能关。比如湖北十堰传统的黄姜产业,因为COD排放量大,就只能停止。

        王浩则认为,水源地保护的问题任重道远。“因为要做水源地保护,库区不能上大工业和大污染业,影响了一些发展,也没有钱进一步建设。比如污水处理厂建好了,但管线还没有铺设。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还比较滞后,现在还有五条河的治理没有达标”。

        实际上,除了治污、调整产业结构,位于库区核心的河南南阳、湖北十堰等地区,还涉及移民任务,据南水北调中线管理局统计,中线总移民人数达34.5万人,这些移民安置情况如何,会否回流,也会考验水源地保护的问题。而库区本身的发展,如何在确保其为水源地保护付出时得到补偿,也需要下一步考虑。

        总干渠运行过程中出现污染,是目前更让人担心的问题。据统计,中线工程全线有39座道路交叉,1238座桥梁,部分地段比如河南焦作,还穿过中心城区。虽然沿线周围都有铁丝网、绿化带、隔离带、缓冲带和保护带,且整个渠道都是封闭式运行,但仍不能保证不会出现突发的环境污染事故。

        不过,按照中线总干渠的运行控制方式,这一问题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根据目前的方案,中线输水将采取“闸前常水位”的方式运行,即汉江水从陶岔渠首引入总干渠后,首先会进入刁河进口节制闸前,当其蓄水至预定水位时,开启节制闸,保持进出水量平衡,使节制闸前水位基本不变。接着对下游湍河进口节制闸渠段充水至预定水位,启动节制闸,如此类推。

        如果一个渠段出现了突发污染事故,首先会关闭这一段的节制闸,防止污染下泄。据孙国升此前介绍,当遇到突发性事件时,从总干渠联合调度都有不同级别的预案。这个预案总体就是当某一点出现突发性污染事件后,“上游减水,下游关闸,中段排空”,保证污染的水留在某一个渠段。

        而对北京而言,石维新说,具体的防范就是三道关口,即发生在北京境外时,不让其入京;到北京境内时,大宁湖调节池是一道关口,阻止污水进入四环、五环水网;即便是四五环水网被污染,各水厂还有调节池,且北京多数水厂已实现双水源供水,可及时切换。

        除了突发水污染事故,输水过程还得考虑地下水污染的问题。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厚群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曾透露,中线建设的难题之一就是要通过“高地下水位区”,中线渠道虽然不与沿途地表明水交叉,但高地下水位地段,则不能保证地下水不进入渠道。

        陈厚群说,针对这种情况,得看地下水水质,如果是水质不达标的,需要一些排水设备,将地下水位降下来,防止其进入渠道;如果水质比较好,则允许其向渠道内排,内排后使其达到平衡。所以,在输水过程中,沿途也需要对地下水水质进行严密监测。

        清末,满族官宦世家出身的震钧就曾在《天咫偶闻》一书中记述北京水资源匮乏说,“近郊二十里,无河流润灌”,加之“气候亢燥,雨泽稀少”,因此,“一切食用之水,胥仰给于土井”。

        加之近年来城市扩容、工业进程推进、水资源浪费、超采地下水等等,北京已经成为一个干瘪的口袋。

        言及水危机,2014年2月19日,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曾在《给水排水》杂志上给出新药方:调水不如节水。文章称,用外调水模式解决城市缺水,“已引发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陷入困境”。

        “我还是要强调,节水这个原则不能变,不能因为南水北调来了,水就大手地花。”卢耀如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