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清末女性到底穿怎样的旗服?修复后的文物原味呈现

陈若茜
2014-12-13 18:11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清末女性旗服,罕见的清末民初的社会团体旗帜等文物在长达几十年的传承过程中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破损、发霉、褪色、变皱,是怎样的修复才能让这些文物旧貌换新颜?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珍藏了一批清末民初的女性装束和社会团体旗帜,其中包括极其罕见的抗战时期日本国旗、清末民初的上海书业商团团旗、上海商团书业卫生队队旗等,在长达几十年的传承过程中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破损、发霉、褪色、变皱等,经过中国丝绸博物馆纺织品修复师长达两年的悉心修复,这些文物均已旧貌换新颜,日前正在杭州西子湖畔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对外展出。

清红呢地三蓝绣花蝶纹对襟褂(反面)
清石青缎地五彩云龙纹朝服袍
藕色蝴蝶花卉纹暗花绸大裆裤
大红蝴蝶纹暗花绸百褶裙
清末民初上海商团书业卫生队队旗

        据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张岚介绍,此次经中国丝绸博物馆修复的上海历博馆藏纺织品共26件,包括清末民初的女性装束如天蓝缎地花蝶纹大襟女夹袄、桃红地团花纹暗花绸 衣;社会团体旗帜如上海书业商团团旗、上海书业商团龙旗以及抗战时期日本国旗等。这批纺织品文物很可能是当时经历过辛亥革命的一些老人珍藏的,解放初期经由上海市历史与建设博物馆的老专家们将它们征集入馆,所以基本都是传世品,因而保存面貌较好,最遗憾的是这批这么精美的东西长期以来没有给观众露过面。

        2012年8月,中国丝绸博物馆承接了对该批纺织品文物的健康评测,发现其在传承过程中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已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害,比如发霉、破损、褪色、经线断裂、纬线断裂等。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纺织品修复师门立即制定了保护修复方案并对其实施修复。

        据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修复师王淑娟介绍,他们首先对这批纺织品文物进行检测,以确定其纤维种类,属于丝、麻、棉、毛中的什么材质,然后辨别它们的组织结构,织法,再确定这批旗袍所采用的染料,究竟是采用植物染料还是化学染料,还要对旗袍上的污染物成分进行分析,清洁除污,之后才进入修复阶段。

        她以那件清缎地云龙纹吉服袍为例。吉服是清代典制中仅次于朝服的服装式样,其制式为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领袖为石青色缎,通体施绣。“拿到这件吉服之初,它的褪色已经很厉害,上面粘有一颗颗白色的结晶盐污染物,而且这件衣服比较皱,所以我们采取了去污、除皱的清洁工作。去污时可以拿竹签轻轻把结晶盐刮掉,清洁之后就开始修复工作了。”据王淑娟介绍,这件衣服外面这层保存得还比较好,但是里子里边有很多破损的,比如缺一块、撕裂、破洞等,这时候他们就用针线缝合的修复方法进行修复。“局部破损我们就用局部修补的方法,修补时,选用跟文物本身材质风格接近的面料,颜色基本是我们自己染的,染色后衬在相应的破损的部位下面,根据破损不同,采用相应的不同针法。”这样一件吉服需要两位修复师耗费三个月的时间才能修复完成。

        王淑娟补充说,针对这一批纺织品他们大部分都采用物理方法修复,即针线缝合的修复方案。因为文物修复要遵循保存文物的原真性、最小干预、修复可再处理性、可识别性等四大原则,这样可以有便于后来人辨别、研究和再修复。

        此26件纺织品的修复工作已经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完成,其中的18件日前正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对外展出,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3月1日。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