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围观|首个国家公祭日:“仇恨可以暂放下,但历史绝不能忘”

澎湃新闻记者 高剑平 孙湛 程益辉 贾亚男
2014-12-13 19:51
来源:澎湃新闻
快看 >
字号

        2014年初,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将每年的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把抗战的正义性、对死难英烈的纪念和缅怀永久性地固定下来。2014年12月13日为首个国家公祭日。全国各地纷纷举行纪念活动。对于国家公祭日,各地民众这样说……

于戈子琪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学生

“我觉得国家公祭日很早就该设定了。”

“但是现在国家领导人也非常重视,然后大家自发的行动也非常的多,所以这个活动也还是很有教育意义。”

“这段历史我是从历史课本和一些影视作品里了解到的,我觉得这段历史应该铭记,而且应该一直教育下去。”

“我和南京的同学聊这方面会多一些,但是我感觉年轻人可能对这段历史的感触并不是很深吧。”

“不是说不记得,就是感觉好像没有那种强烈的感情。”

“我觉得这种情绪是应该要的,但我说的反日是指政治上的,对待不愿承认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的态度。

“这算是一种宣告,我们要告诉世人,这段历史是不容被扭曲和抹杀的。我觉得公祭日的作用就是在这。”

“我看到很多摄影爱好者在拍照的时候都踩到了墓碑上,我觉得这个不太好吧,有点本末倒置了。”
傅林  参加祭奠的南京市民

“我们要正视这段历史,但是对于这段历史,除了死了三十万人之外,我们还知道什么?”

“至少在课本上我只知道了死了三十万人,其他的信息我感觉都是接触不到的。”

“比如,陆川曾经拍过的《南京,南京》、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这些影视作品还是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这段历史的其他视角。”

“除了公开的祭奠,我们是不是可以为还原这段历史做些什么。”

“对于一些遇难者名单、幸存者的抚恤照顾,以及一些口述史的整理与保存,我们应该再多下些功夫。”

“这些事情现在也有很多人再做,但是很少有渠道让公众更多地去了解。“

刘先生 上海退伍军官

“以前我们每年都会纪念南京大屠杀的,不过是看个人意愿。”

“现在国家设立首个公祭日,就一下子把这个事提到国家、法律的层面了,那么每个人都有义务去纪念。

“今天微信里面转的很热的有篇文字叫《今天是南京大屠杀公祭日,你能不能停下来......》。”

“我觉得这样其实也提高了国防意识,没有强大的国防和军队是不会有和平的。

彭鹏 读六年级的上海学生

“我知道‘南京大屠杀’,就是日本人到南京去杀了很多人,那里好像还有一个很大的石碑。”

“我想去纪念这个日子,因为没有这些抗日先辈的牺牲,也没有我们的现在呀。”

我不喜欢打仗。现在是一个和平时期,还有一个联合国。”

“我们学生就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当科学家,发明出很多很高科技的东西,让他们不敢打我们。”

陶玲娣 70岁 上海退休教师

“在韩国看到,很小的小朋友就接受这种教育了,而且笔记记得特别认真。”

“应该让学生们都来看看,少上两节课没关系,这种爱国教育真的该从娃娃抓起。

“觉得我们现在的社会一直在讲中日关系,但到底什么时候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应该让老百姓的心中有杆秤。

“希望这样的展览成为常年展。”

33岁的夏先生目前定居在云南,是位旅行者

“不管小日本如何否认这段历史,都无法掩盖他们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行。”

“以国家公祭形式缅怀死难者,意义重大。”

“如习主席所说,举行公祭,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仇恨我们可以暂放下,但,历史绝不能遗忘!

一位57岁的上海市民,法号觉春(祖籍南京 当年家中有八位祖辈死于侵华日军的屠杀)

“历史是面真正的镜子,永远告诉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