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车”服务遭多地封杀,专家称“约租车”监管模式更需弹性

澎湃新闻记者 吴志刚
2014-12-15 20:06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不少与会专家表示,不妨让“专车”再飞一会儿,通过更为深入的调研制定出台相应的监管制度。

        被质疑为黑车,遭出租车司机抵制,各地交通部门表态不一,在一些城市遭到了封杀......快的、滴滴等打车软件公司近期推出的“专车”业务,时常被裹挟进舆论和民众热议的漩涡。

        如何对这种新类型的“约租车”进行规范和监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12月14日,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组织召开了相关研讨会。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会上获悉,与会专家多呼吁政府监管部门对这项新生事物多观察一会,不用急着下结论。

“约租车”不同于出租车服务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约租车行业发展研讨会”上,有10多位来自法律界、交通主管部门、车辆租赁公司、出租车驾驶员的代表参会,并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对于新兴的专车服务,快的公司解释称,“约租车”实际上是一个四方协议,包括打车软件平台、租车公司、劳务公司以及乘客。其中,租车公司提供车辆,劳务公司提供驾驶员。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王军教授表示,“约租车”与出租车并不相同,它不属于出租服务的范畴。对这样的运营模式,乘客应当有知情权。

        王军还表示,当前有些私家车通过挂靠租赁公司进入约租车市场,这种行为是违规的。

        此前,南京市客管部门针对“专车“发表了一份声明,强调禁止私家车、挂靠车从事专车业务。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顾大松表示,南京客管处的声明,虽然对专车进行了限制,但没有“一刀切”。相反,声明当中还有一条,对召车软件公司提出验证车辆来源的要求,事实上这是对专车的肯定。顾大松强调,法无禁止则自由,互联网专车是法治思维下的一种创新。

        上海交通委员会道路运输管理处副处长马斐14日表态说,上海有36家汽车租赁公司,如果这36家公司的合法车辆加入专车,是没有问题的。“沪AY、沪BY......类似这样的车牌都是租赁公司的车辆,一看便知。如果私家车从事专车服务,肯定不行,我们查起来也很方便。”

        不过,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认为,当前,很多城市对租车公司的车辆数额是有严格限制的,很难完全满足专车市场的需求。因此,私家车挂靠现象很可能难以避免。

“专车”服务或撬动出租车、汽车租赁行业改革

        专车进入市场,个别城市直接叫停,其他城市还在观望。

        不少与会专家表示,不妨让“专车”再飞一会儿,通过更为深入的调研制定出台相应的监管制度。

        与会嘉宾中,有一位来自南京的出租车司机代表殷浩,他也是几年前在江苏实行“微博约车”的第一人。殷浩表示,专车的出现,已经吸引了很多出租车司机的目光。由于不满过高的“份子钱”和当前收入状况,他们有意转换岗位。“我以前做微博约车,接触到不少商务人士,未来,他们可能就是专车的客户。”

        殷浩认为,电商不是“搅局者”,或能成为当前积重难返出租车市场的“破局者”,随着出租车从业人员流向专车,促使出租车行业进行调整。

        中国政法大学王军教授表示,移动互联网大大降低了信息成本,若能有效利用闲置车辆,提高出行效率,减少拥堵和资源浪费,政府应当支持并加以引导。

        专车的出现,对汽车租赁市场也提出了要求。江苏省交通厅近日表态,将完善“汽车租赁许可规范”。

        上海交通委员会道路运输管理处副处长马斐在会上呼吁,汽车租赁行业是不是要像公共交通、出租车等其他客运行业一样纳入监管。“那个时候,就不存在合法、非法的问题,专车车辆来源也有保证。”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城市交通研究室主任程世东表示,出租和租赁,原来的行业管理是严格区分的,但二者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无非是按次收费和按天收费,有或没有司机,仅此而已。二者在业态上可以融合发展。

        深圳都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薛博建议,不妨让子弹多飞一会儿,监管可以慢慢埋伏,很多事情发生之后可以多观察一段时间,不要急于下结论,这有助于更加全面、系统地认识这项新生事物。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