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观察|金正日逝世三年,朝鲜政局有哪些新变化?

澎湃新闻特约记者 喻生
2014-12-17 15:35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2014年12月17日,朝鲜平壤,朝鲜民众聚集在金日成广场,在金日成和金正日的肖像前鞠躬,纪念金正日逝世三周年。 东方IC 图

        17日是朝鲜前领导人金正日逝世三周年的日子,朝鲜在隆重纪念的同时,宣誓将在金正恩领导下开启新时代。在过去三年,朝鲜经历了一系列国内外政治变化,令外界人士颇有雾里看花之感,那么金正恩政权建立后的权力体系究竟是怎样的呢?

“超短期”的继承过程

        在朝鲜,由于国家最高领导人权力高度集中,其健康状态对于体制的稳定有着莫大的影响。上世纪70年代初,金日成颈后发现了瘤子,这立刻成为重要的政治问题,革命元老间“应尽快解决继承问题”的共识迅速扩散。2008年8月,产生健康问题的金正日也开始感到不能拖延继承问题了。不过相比之前,这次的继承过程进行得相当快速和“压缩”。

        1973年,金正日开始掌握劳动党组织和宣传部门,1974年被任命为政治局委员从而被内定为继承人。这之后又经历了6年的“考察期”,1980年金正日才成为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从而对外正式成为继承人。另一方面,金正恩在2009年1月被内定为继承人后,通过21个月的非公开活动,2010年9月便当选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党中央委员、人民军大将等公开职务。与金正日相比,金正恩公开继承人身份时的年纪小得多(38岁和26岁),“考察期”也短得多(6年和21个月)。

        另一方面,金正日虽然在金日成生前就承袭了最高司令官一职,但其余的职务在金日成去世很久后才接过来。1994年7月金日成去世后,金正日设置了3-4年的“遗训统治”期,1998年,朝鲜的经济止住衰退之势,金正日才提出“强盛大国”的口号,开始了自己的正式统治。而与之相比,从金正日去世的2011年12月,到金正恩成为朝鲜最高统治者,不过4个月的时间而已。据推测,这是因为金正恩的领导地位相对薄弱,为了防止体制动摇,核心精英们共同做出了尽快正式推出新政权的“决议”。

金正恩继承体系的确立

        为了使社会氛围焕然一新和构筑金正恩新政权的权力基础,金正日采取了压制军部,恢复劳动党地位的做法。一方面,为了防止社会动摇和驱逐反对势力,对安全机关进行了改组,选择自己的妹夫张成泽担任总负责人。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军队的世代交替,采用了拔擢“新军部”头目李英浩代替旧军部的做法。

        为了筹备对安全机关的改组,金正日巧妙利用了2009年4月召开的最高人民会议。在4月9日的12期1次会议上,国防委的地位和作用大大强化。2003年最高人民会议11期1次会议时的国防委的9名委员被扩大为13名,军方以外的劳动党行政部、国家安全保卫部、人民保安省、人民军总政治局等的负责人都被网罗在内。但即便到此时,虽然人民保安相已是国防委成员,但人民保安省并不归国防委管,而是内阁所属。于是,金正日2010年4月将人民保安省改称人民保安部,将其置于国防委之下。至此,国家安全保卫部、人民武力部、人民保安部等安全机构全部归于国防委领导,对安全机关的一元化领导成为可能。此后的2010年6月,金正日将时任党行政部长的张成泽提升为国防委副委员长,通过国防委建立了安全机关的一元化管理。

        另一方面,金正日为了实现军部的新老交替和恢复党权,在2010年9月召开了第三次党代表者会议。而金正日为了帮助金正恩促进军内改革所做的人事安排早在数年前就已“落子”。众所周知,李英浩出身游击队元老子女“摇篮”万景台革命学校,因此虽然1942年出生的他比军内实权派普遍小10岁,但却得到金正日青睐有加,2000年代初就成为平壤防御司令官,指挥了2007年人民军创军75周年阅兵式,并在2008年朝鲜建政60周年纪念阅兵上做阅兵报告。金正恩被内定为继承人的2009年2月,李英浩被任命为人民军总参谋长、大将。在第三次党代表者会议上,李英浩更是跳过了政治局委员这一步,直接成为政治局常委、人民军次帅、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在会后拍摄的照片中,李英浩被放在金正日和金正恩之间,单独突出了他在金正恩继承体系构筑和军部改革中的地位。

        第三次党代表者会议的另一个意义是,实现了过去15年间被冷落的劳动党的正常化。与2009年末相比,政治局委员32名中的25名,党中央军事委员会19名中的16名,党中央委员会委员124名中的94名遭到替换,替换率达到70%到80%。

金正恩继承体系的强化

        2012年4月的第四次党代表者会议为金正恩政权的权力构造带来了巨大变化。首先是金正恩通过此次会议和最高人民会议12期5次会议,将党政军三大核心力量的最高职位“收入囊中”,成为名实相副的“领袖”。其次,他将劳动党官僚出身的崔龙海任命为军部序列第一位的总政治局长,弱化了权力核心中李英浩为中心的野战军官的地位,并且为实现对军队的监视和制约,任命总政治局出身的金正阁等人出任人民武力部、国家安全保卫部长等职,强化了党对军的掌握。

        金正恩政权初期,最高统治者与核心精英间的界限并不分明,更像是核心精英“拥戴”最高统治者、两者相互依存的样子。最高统治者的直辖统治弱化的情况下,党的制度化得到一定的恢复,在“先军政治”下曾局部地、间或地实施的内阁责任制得到强化,党政军之间形成了水平式的权力分担。

        2012年4月的第四次党代表者会议和7月的李英浩肃清事件后,金正恩与核心精英之间力量的均衡开始向金正恩集权方向变化。核心精英间也发生了分化,以家族势力和安全部门势力为中心,形成了金正恩的亲信力量。军队过于庞大的作用和权限遭到调整,以政治军官(总政治局)崔龙海等人统治野战军官(总参谋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局面得到了延续。金正恩内定为继承人的4年后,军队指挥部和安全机构的负责人全部被替换。新任的负责人不再是从统一组织内部提拔,而是从别的组织调来,而金正日任命的负责人也几乎都被金正恩替换掉。通过这一过程,金正恩政权的权力集中度不断强化,原本受限的单一支配体系开始向全面的单一支配体制过渡。

“张成泽事件”与金正恩继承体制

        2013年12月,朝鲜传出消息,该国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正恩姑丈、一度被认为是朝鲜“二号人物”的张成泽被逮捕,并很快被处决,举世哗然。

        众所周知,张成泽是金正日挑选用来扶植金正恩“上马”的“重臣”,其身为亲属的特殊身份更是令其具有任何人不具有的接近统治者的便利,因此,张成泽一度被视为朝鲜的“摄政王”,美国情报界甚至有朝鲜政权实际上是被张成泽控制的说法。但掌握的权力越大,也意味着风险,张成泽一朝倒台的经历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

        从朝鲜公布的消息来看,朝鲜国家安全保卫部特别军事法庭对张成泽的罪行进行了审理,认为张成泽作为现代版宗派的头目,长期纠集不纯势力形成派别,企图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以各种方法和卑劣手段实施颠覆国家的阴谋犯罪。报道说,在庭审过程中,张成泽承认企图发动政变,政变的对象是“最高领导人”。

        不过,据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韩国国家情报院院长南在俊在出席国会情报委员会非公开全体会议时,就原朝鲜“二号人物”张成泽被肃清的背景表示,张成泽不是因权力斗争而被清除,而是因发生了利益冲突,成为矛盾激化的“牺牲品”。南在俊表示,张成泽插手劳动党行政部所属机构推进的煤炭项目,使其他机构对他极度不满,因此金正恩得到了有关张成泽的负面报告,导致对张成泽的不信任。南在俊还表示,在机构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断扩大和张成泽亲信越权问题日益突显的情况下,金正恩可能下达过进行调整的指示,但金正恩的指示遭到张成泽方面的拒绝后,金正恩决定以违反唯一领导体制的罪名清除张成泽。

        2013年12月的“张成泽事件”对于金正恩政权确实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这表明金正恩已经牢固地掌握了朝鲜的军政大权,连张成泽这样的“二号人物”也可以随意处决,而且是在张并没有明显“非分之举”的情况下,这是在金日成和金正日时期都罕有的情况。当然,这也暴露出金正恩本人自信、性急等性格上的特点,可能将来会造成某些负面的后果。

        张成泽事件至今已过去一年,短期来看,朝鲜政权当前相当稳定。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为中心的唯一领导体系得到巩固,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崔龙海、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黃炳誓等新的势力掌握权力,且地位稳定。金正恩夫人李雪主多次亮相,胞妹金与正被提拔为劳动党副部长。韩国朝鲜大学院大学教授、朝鲜问题专家梁茂进表示,张成泽被处决后,不管是出于高压,还是出于自发,金正恩唯一领导体制确实得到进一步巩固,可以说金正恩体制目前较为稳定。张成泽被处决之后,平壤市党责任书记文景徳等所谓张成泽残留“党羽”纷纷被铲除,目前肃清工作仍在继续。

        不过,从中长期来看,朝鲜政权面临的压力却在不断增大。首先,张成泽长期负责朝中经济合作事务,他被处决,使朝中高层人士交流陷入中断,罗津和黄金坪特区项目也处于暂停状态;本来就缺乏朋友的朝鲜在国际上更加孤立,迫切需要寻求外部支持。其次,作为朝鲜重臣和金正恩姑父的张成泽被处决,让国际社会对朝鲜和金正恩的印象大打折扣,尤其是使西方对“海归”金正恩的期望完全落空,也使朝鲜的人权问题凸显。近期,西方国家以联合国为舞台,展开了一系列对朝鲜进行人权谴责的行动,尤其是将矛头直指金正恩本人,出于个人安全的考虑,金正恩感受到的压力也将增强。面对各方面的压力,朝鲜采取更柔软的“身段”,寻求不同以往的、以非对抗方式融入国际社会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