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叶兆言专栏:西餐与现代中国

叶兆言
2014-12-22 17:42
来源:澎湃新闻
专栏 >
字号

        没想到在德国格丁根的豪克家,大饱了一回西餐口福。主人事先做了充分介绍,必须是最传统最便宜最方便,最老百姓日常生活。身处异国他乡,在人家屋檐下,了解异国饮食文化,不能不以身试法。我太太是江南的苏州人,出门最痛苦,舌头娇嫩口味狭隘,怕辣怕咸怕这怕那,让她很好地享受西餐断无可能,所以不能说她也赞赏这顿德国佳肴,但是我个人的感觉极好,完全出乎预料。

        今天的中国人绝不会把洋快餐当作西餐,尽管事实上也是,如果一本正经对别人说,我请你吃西餐,然后带去见肯德基上校和麦当劳大叔,基本上属于在客串小品。对于中国人来说,正宗的西餐必须昂贵,要有外国情调,有殖民地风格,洋人经常出没。譬如去哈尔滨的华梅西餐厅,依稀老毛子风味。又譬如在魔都上海,不在乎洋盘,无所谓被宰,只怕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

上海一家西餐厅的西式菜肴。 CFP 资料

        改革开放和洋快餐,彻底颠覆中国人对西餐的态度。在过去,吃洋味开洋荤,有钱人的时髦享受,美好生活的写照。上世纪三十年代国民政府时期,南京作为民国首都,本地市民以去新开张的福昌饭店喝第一杯咖啡为荣,一次咖啡可以回味几天。当时整个南京只有两部电梯,一部在国民政府的办公大楼,一部在福昌饭店。六层楼的福昌饭店此后很多年,是这个城市的最高建筑,很快抗战了,内战了,解放了,改造了,三年自然灾害了,“文革”开始动乱了,西餐和老百姓基本绝缘。再后来七八十年代,岁月有些变化,日子趋向太平,西餐又时髦起来,北京人没去过新侨或者莫斯科餐厅,上海人不尝尝红房子的“大菜”,会觉得很没见识很落伍。

两位女士在上海一家麦当劳就餐。 许海峰 澎湃资料

        然后就是洋快餐的浩浩荡荡。二十年前在新加坡我第一次吃洋快餐,当地作家朋友请吃麦当劳,一个劲地说好吃,一个劲地吩咐多吃一些。记得当时也是在中国兴起,刚来南京那一阵,那个热闹如日中天,要排很长的队。自从有肯德基麦当劳,除了有一次在哈尔滨,我几乎没在国内吃过西餐。饮食说白了还是习惯,不知不觉已变得十分保守和传统。我的许多朋友都有这差不多的毛病,只要有可能,坚决不吃西餐,更不吃洋快餐。即使正宗高档,也是能免则免,能谢绝尽量谢绝。到国外是没办法,客随主便入乡随俗,何况许多中餐馆的水准,比西餐更糟糕。

        只有豪克家的这一顿是例外,我想最重要的原因,他的家常餐让人想起小时候的美好。记得十五岁时,祖父带我去北京新侨饭店吃西餐,为我们示范怎么使用刀叉,左手如何,右手又如何,怎么小心翼翼动作。那是1972年,第一次吃西餐,很神秘,极度好奇。“文化大革命”中间,享受西餐难免偷偷摸摸,正因为如此,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再后来,到了“文革”后期,自己动手做西餐在民间突然变得很风行。

        我那一代年轻人,只要会做菜,肯定都自制过沙拉。那时候也没有沙拉酱,做得好坏,全凭个人手艺。把菜油和蛋黄搁在一起搅拌,有两种风格,一是生蛋黄,一是熟蛋黄,有水平的高手都可以达到一定境界。记得擅长沙拉之外,还有奶油菜芯,这两道是请客的看家菜,再配上本土特色的鸡鸭鱼肉,足以堂而皇之蒙人。随带说一句,当时请人吃饭很少上馆子,都是在自家做,房子小,螺蛳壳里做道场,请一顿饭的热闹是真正的热闹。

        为什么偏偏是“文革”后期,自制土西餐会流行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这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与不让看禁书不一样,“文革”中,很多人都愿意看外国小说,阅读被禁的世界文学名著,重要的原因是不让你看。越是不让看,越想看,这里面有一个逆反心理。好东西可以让人上瘾,读世界名著欲罢不能,完全被吸引住,充分展现了文学的特殊魅力。与之相比,西餐似乎并不存在一个让不让吃的问题,大众遭遇的是物质匮乏,缺吃少穿非常普遍,表面上看,吃不到西餐和看不着世界文学名著有相似之处,都是西方文化,都有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嫌疑,都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遭到排斥,它们流行或不流行的差异又在什么地方呢。

        “文革”后期,经济条件比较好的知青回城,上馆子大吃一顿已成风气。这当然是干部和大院子弟们玩的花样,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有很好展示。在当时人心目中,吃顿正经八百的西餐过于摆谱,一般泡妞都不用这招,代价高了一些。很显然,如果不是改革开放,不是大家日子富裕了,西餐的神秘面纱便不会被揭开,它在人们心理上的优势地位将继续存在。

        不明白后来为什么开始拒绝西餐了,也许出于本能,毕竟饮食习惯,反正吃惯中餐,就很难适应西餐,仿佛吃辣和不吃辣的不相互兼容一样。性相近习相远,其实对于文学,我也隐隐地有过担心,热闹归热闹,西方文学外国小说,它们是不是真适合中国读者口味,是不是像当年的西餐一样,仅仅是时髦,是因为稀缺,是猎奇,是心理上的处于弱势,很多人在习惯性地叫好,内心是不是真喜欢,就很难说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