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民国儿童怎样过蒋介石倡导的“新生活”

皮国立(台湾中原大学)
2014-12-23 12:20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1934年2月,蒋介石在江西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他希望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若干精神与思想,例如“礼义廉耻”,来建构一种政治与社会教育的氛围。该运动的内容包含了食、衣、住、行等基本日常生活之规范准则,内容则以提倡礼貌、纪律、品德、秩序、卫生整洁等习惯为重点。

        蒋发起这个运动的背后目的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要打造中国成为一个文明与现代的国家,国人不再被外国人歧视为是衰弱、未进化的民族。

        迈入文明国家,要从何做起呢?蒋认为要先要从“修身”这类小事做起,因为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他曾摘录《书易》、《礼记》、《春秋》等经典适用于现代者,作为编辑修身课本之参考依据,可见蒋对古代礼节、道德之重视。

        蒋非常在意国人不卫生或自私的行为,例如他曾说“中国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对于自己的举止行动,丝毫不加检点。随便咳嗽吐痰,不但不懂得卫生,更不讲究礼貌以致为外国人鄙视。”

        其实,蒋认为中国人太自私,不仅是他个人的主观,有许多知识分子都有类似的言论,例如鲁迅曾感慨地说:“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糟蹋)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

        费孝通也曾抨击中国人的自私,他曾说:普通人家把垃圾在门口的街道上一倒,就完事了!苏州人家后门常通着一条河,听起来好像很美丽,文人形容是“中国威尼斯”,其实不然。大家都把垃圾、排泄物往小河中倒,完全不在乎别人在那里洗衣服、洗菜;而且,没有一家愿意去管“闲事”,谁看不惯而跑去清理,谁就是笨蛋,连半声“谢谢”都得不到。

        故以蒋介石的观点来看,为什么卫生和现代性有关?蒋认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私”的修身功夫,和不影响他人健康的“公”的一种卫生行为。所以蒋才会说:“除个人私德的修养外,要注重公德、公益和公共卫生。”要造就一个现代模范国民,也是新生活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整齐清洁。

有礼貌、有精神的坐姿、立正的姿势和精神饱满的步伐。
幼儿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

        儿童与青少年为国家未来的主人,他们的行为准则与身体规范,是该运动的重点展示项目。1935年,上海的《中华》杂志刊出了一篇名为“小朋友的新生活”一文,用真人来展示日常实践,一张页面共刊载了12张照片,各有不同的内涵。其中第一组照片是展示有礼貌、有精神的坐姿、立正的姿势和精神饱满的步伐(图1),还包括幼儿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等等(图2)。

是鞠躬和接受老师物品时的正确姿势。
遇到朋友时应该行的握手礼、鞠躬礼、脱帽礼和“最敬之敬礼”等姿势。

        这些图片,包含了新生活运动的精神,也有蒋的个人理想在内。他早年就读日本军事学校,后来到日本参访,皆体验到日本之强盛、纪律与规范化的军事生活,再加上蒋自己也带兵,所以当他有能力可以推展内政时,很自然的就将过去的日本经验化为政治运动的内涵。他认为,一个人坐没坐样、站没站直,就是身体与精神委靡不振的象征,一个文明人当然不能有如此举止。其次,与这几组图片相关的,源于蒋认为中华民族是最“重礼义”、“明廉耻”的民族,日常生活应该是高尚的,但时至近代竟然反有粗野卑陋之态,这就是不讲“礼义廉耻”了。所以首先必须提倡“礼”,来端正品格与人心,故(图3)所展示的,是鞠躬和接受老师物品时的正确姿势,还有(图4)的几张照片,为遇到朋友时应该行的握手礼、鞠躬礼、脱帽礼和“最敬之敬礼”等姿势。

        蒋曾言:“我看到接文凭的个学生敬礼的时候,虽然内心都有十分诚敬的意思,但外表每每有动作不确实,因而失节度的地方。照敬礼的规矩,敬礼的人一定要等受礼的人两个眼睛看到他并且答完礼之后,然后自己的手才能放下,今天就有少数的学生不是如此。”这几张图片,可以说把蒋的意思图像化了,很清楚的展示了正确之身体行为。蒋还认为,所谓“礼义廉耻”是有顺序的,没有“礼”的人,就不会有义气,更不可能有“廉耻”,所以象是敬礼姿势、态度等,是做人首要之事。

客人进门,主人必须在旁肃立接待。
端茶敬客的正确礼节、同伴跌倒要立刻扶起。

        为什么是外在的身体行为表现要被重视呢?如此会不会流于形式主义?恰恰相反。因为蒋认为,谈到“礼节”,必须同时具备心中敬意和外在敬意,只把“礼”放心中,而忽略外在行为准则,就是把事情只做一半,也是“无礼”。又因为内心世界无法觉察,第一眼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外在表现,所以蒋认为行礼时头应该弯多少度,弯下时间应当多少,都应该有一定的准则,有节度与规矩,才算有礼。他的话完全可以映证图片上这些孩子的示范,是展示“礼”的身体准则。其他还包括客人进门,主人必须在旁肃立接待(图5),以及端茶敬客的正确礼节、同伴跌倒要立刻扶起(图6)等呼吁,涵盖了日常生活的多种身体规范。

        这些对身体的要求,也并不是在新生活运动时才开始的,早在1931年4月,蒋至故乡武岭小学校大礼堂对全体师生施以训词时就谈到:“我们溪口儿童有一种不好的习惯,就是开口骂人、动手打人。你们以后切不可相打相骂,必要相亲相爱。溪口人还有一种坏脾气,就是衣服不整齐、钮扣不扣好、身手不清洁,最不好的就是口里含了香烟在路上行走。”

广东举办儿童健康比赛,选出优胜的健康儿童。

        蒋认为,若能注意、做好这些细节,就可以拥有好的品行和品格,未来才可以做大事、干革命。另外,儿童象征生命的起头、国家之希望,所以新生活运动中有不少相关图像,它们多与儿童健康、教育发展有关。例如广东曾举办儿童健康比赛,就曾选出优胜的健康儿童(图7)。这类比赛,在新生活运动后屡见不鲜,可能还与当时的卫生观、强国强种的时代思潮有所连结。

新、旧儿童生活之比较。

        其次,(图8)还可见新、旧儿童生活之比较:左边的是过旧生活的儿童,脸庞看起来脏兮兮的,领子也没有整齐,东张西望;右边过新生活的孩子,则是衣着面容整齐、轻洁,眼神直视,还戴个类似军人的帽子,胸前则别上了象征新生活的盾牌徽章,一派正经模样。

        蒋介石一直认为,国人的生活与外在身体举止常常给人一种落后、不文明的感觉,他的主张与想法,虽不免有些僵化与制式,但是他却是真心希望中国能挤身于世界文明国家之列。故他希望国民之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有精神、有规律,才配做个现代人。笔者在今年10月坐飞机从上海返回台湾时,还看到刊载于国内航空公司刊物上有关“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的呼吁,其文字大多可从新生活运动的相关礼貌、纪律规范中找到类似精神之文字,读者不妨找来看看。身体外在行为与动作,代表一国国民之素质与文明程度,这一点,近代知识分子与蒋的想法,竟和现今政策有不约而同的巧合,背后之意义,实在值得每位国人省思与学习。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