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为什么你不敢删除手机里的微信APP?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实习生 王心怡
2014-12-27 17:11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你敢不敢在手机里删掉微信APP?能不能坚持起码一天的时间不看微信?

        近日,类似《微信6大毒药》、《是否应该关闭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这类“声讨”微信的文章,开始在微信朋友圈中流传。“每天必看微信,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用,我怕错过了重要信息”、“微信强占了太多时间”……这样的想法,是否也曾在你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孙玮教授看来,现在的我们确实依赖微信。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她借用法国学者德布雷的“中介化”这个概念以解释微信带来的巨变:“以前我们总说先有了人,人再去使用媒介。现在,人这个实体是存在的,但人的身份和各种面貌却由微信这类传播得以呈现。”换言之,微信不再只是为人所用的工具,更成为“塑造”人的中介。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孙玮。

        澎湃新闻:什么叫“中介化”?

        孙玮:按照传统的“媒介论”,先有主体——人,人再使用媒介达成目标。比如,先有一个孙玮,孙玮再去使用媒介。“中介论”就是将人与媒介、技术的关系反转了,没有一个预先存在的主体。主体必须在交往、话语、传播中才会存在。比如孙玮这个生物性身体是存在的,但是我的身份、各种面貌是由传播中介呈现的。“中介化”特征集中体现在,它打破了传统哲学关于主体—客体、真实—虚拟、公共—私人等诸多两元对立的模式。

        澎湃新闻:“中介化”的概念套用在“微信”上,该怎么理解?

        孙玮:微信“中介化”的最大体现在于微信群。一般使用微信的人肯定有微信群,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如果我有25个群的话,25个孙玮就存在于这25个微信群中,它们都是孙玮身份的不同侧面。换言之,所谓打破“主体—客体”,就不是孙玮工具性地使用微信进行传播,而是因为微信群的存在,而有了多个孙玮。即“微信参与了主体的建构”。

        什么是打破“真实—虚拟”呢?传统观念中“线上”就是虚拟的,“线下”就是真实的。但我现在用实体的、身体在场的方式向你呈现出我的一个面相,你能说这比微信群中的我更真实吗?线下不等于“真实”,线上也不等于“虚拟”。微信就是打破了这些区隔。微信等新技术因此改变了我们对于“真实”、“虚拟”概念的惯常理解。

        澎湃新闻: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假设你的微信群中有一个工作群,还有一个闺蜜群。工作群里的你和闺蜜群里的你是不一样的。所以才有了所谓“微信塑造人”的说法。

        孙玮:对。这里要提到两个关键词:“存在方式”和“社会场景”。“存在方式”就是指微信嵌入了我的日常生活,参与了我的各种身份的建构。昨天我在一个群里有三百条消息没来得及看,如果我之后不去看的话,这三百多条和我日常生活有关的信息就会被错过,导致第二天我在现实生活中与这个群里的人碰面时没法跟他们进行正常的交流。这就是我所说的“存在方式”,微信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个场景,如果你缺席了,即便你身体在场的时候,你也搭不上话了。

        另一方面,25个微信群都构成了我的场景,虽然我身体不在场,但是微信上所呈现的也是我真实的场景。就像一些家庭,祖父母辈、父母、子女一起建了个群聊天,每天交流很多日常生活的话题,这也是一个场景,和身体在场的相聚共同构成了日常生活,你很难把微信互动从身体在场的场景割裂开来。因此我说,“这是中国社会现实的场景”。微信也是现实的场景,不因为身体的不在场就判定为非真实的场景。

        澎湃新闻:和“存在方式”相对应的是“行为方式”?

        孙玮:微信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种行为方式,我说它是“存在方式”,并不排除它还是“行为方式”,它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性的使用,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是我们现在常常局限于传统的技术观念——即“技术是目的的手段、是人的行动”,因此只在工具性层面来理解技术、媒介,将媒介使用仅仅看作人的行为方式。这就遮蔽了从人的存在层面,认识微信等媒介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

        澎湃新闻:那么,“微博”中没有这样的概念吗?

        孙玮:首先,微信是基于熟人关系的,和微博的公共发言不一样,它裹挟了中国社会异常丰富的熟人社会关系;第二,微信和微博都是三亿到四亿的用户,但是微博只有十分之一的活跃用户,有很多僵尸粉,但是微信的活跃用户接近百分之百;第三,微信是高度嵌入日常生活的,它与使用者的日常生活有紧密的结合,与现实的生活场景高度融合,这也与微博有根本性的区别。

        比如在微博上,我关注了某名人的微博,无论我发不发微博,这个名人很难感觉得到他的粉丝中有一个孙玮在场。“沉默的大多数”对微博来说基本没有个体存在的意义,只有一般性“大众”存在的意义。但是在微信群里,我即使不发声都有强大的存在感。而如果都以发声为条件的话,我在我的朋友群、工作群中说话,与在微博上就公共事件发言完全不同。我的个人背景被高度卷入。我一说话,别人就知道我是谁,和群里各种人的关系是怎样,带着什么立场和背景。

        澎湃新闻:可微博有实名认证呢?

        孙玮:我不认识那个人,也没有明确的社会关系,实名也没用,这和实名完全无关。就是因为微信是个熟人圈子。这就又要提到“社会场景”了。中国宏大的社会背景都被反映在小小的微信群里。我的大学群“同质化”高,大家都是学新闻传播的,很多人做媒体;但高中群里做什么的都有,各行各业,来自五湖四海。这些形形色色的微信群都构成了我的“社会场景”。微信的传播是弥散于日常生活的,这和我们以前的报纸、广播电视、微博是不一样的。

        澎湃新闻:具体哪里不同?

        孙玮:不一样的地方大概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完全“去中心化”。比如我的微信群最近讨论最多的话题是转基因、马航失联、周小平等事件。大家的讨论是弥散式的,不像微博上某名人几点几分发了一条微博,人民日报几点几分发了微博(成为一个中心)。第二个特点是新闻生产嵌入到日常生活的对话,用日常生活对话的方式来展开真相的生产。微博就完全不是这样了,比如我跟那些微博名人根本没有任何日常生活的对话。第三个特征是内容多样,既有纽约时报、人民日报、推特上的东西,也有坊间的传闻、街谈巷议;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一分钟之内可能五个人说话,用的消息来源都是不一样的另外还有一个特征,发言的人会连带着他的背景,比如说孙玮发言,群里的人就都知道她是教新闻传播学的老师,相信、喜欢、怀疑、讨厌、反感的情绪因此被卷入进来。所以,在微信群上讨论新闻和公共议题的时候,“公共—私人”已经没有办法区分了。

        澎湃新闻:那么在“中介化”上,微信群和QQ群有什么差别吗?

        孙玮:当然,中介化状态不是只体现在微信当中,所有的传播都可以被视为一种中介化的实践,只不过微信呈现了中介化的典型特征。它作为一个新媒体,在中国有将近四亿人使用,四亿人高度卷入才能说是中国人的“社会场景”。

        所以,我的判断是“微信构成了中国人的存在方式”。我不是说微博不是“中介化”的,报纸、语言都是“中介化”的。只是我认为微信之后,媒介“中介化”的状态呈现出极端的情形。

        在这个意义上,微信群和QQ群其实差不多的。有老师说:“孙玮你不要这么乐观,微博被微信冲击,微信是QQ的升级版,微信肯定会被新的技术取代”。其实在这一点上,我的想法和他是一样的,肯定会有新的技术来取代微信。但是,取代微信的一定是比微信更“微信”的东西。

        也就是说,人类生活越来越呈现“中介化”的状态,这个趋势是愈演愈烈的。因此,我们不能以为微信仅仅是增强了原有媒介的一些功能而已。它的意义在于,预示了人类生活的一个崭新面向。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