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旧文重读|我的人大老校长纪宝成

小沉
2015-04-01 07:45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纪宝成

【编者按】

        2013年11月28日和29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旗下微信公号之一“饭局阅读”(fanjuyuedu)曾连续刊发署名“小沉”的2篇文章,聊的就是争议颇多的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纪宝成。今天,旧文重读,再次与大家分享。

        纪宝成现年71岁,曾任商业部教育司司长,国内贸易部教育司司长,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司长、计划建设司司长,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主任等职。

        从2000年起,纪担任人大校长11余年。2011年11月23日,中组部决定,因年龄原因,纪宝成不再担任人大校长。

        2013年末,纪宝成曾遭遇外界强烈质疑。

        2013年11月28日,教育部确认人大招生处原处长蔡荣生正在接受调查。时任教育学院执行院长胡娟也被免职。

        同年12月,人大暂缓自主招生一年,文体特长生和体育特长生除外。

       蔡荣生是纪宝成的学生,胡娟则做过纪宝成的秘书,两人均被看作是纪宝成的“嫡系部队”。    

(一)

        今天,我们来聊聊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纪宝成。人大师生喜欢称他“老纪”或“宝宝”。

        如果你觉得这个话题有点突兀的话,不妨先去百度一下“蔡荣生”、“胡娟”,长一下“姿势”先。

        昨天,有媒体报道称,涉嫌巨额招生腐败的人大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持假护照从深圳闯关,欲赴加拿大被截获”。

        另外还有报道称,人大教育学院执行院长胡娟已被免职。

        人大方面回应称,目前没有接到任何部门的正式通报。昨晚,人大新闻网挂出了一条信息,称11月27日老纪出席了教育部一个座谈会。

        据我所知,蔡和胡都是老纪主政人大期间最信任的部下。

        先简单介绍一下老纪。1944年出生的他于1978年考取人大研究生,后来毕业任教,并且做到了人大教务长,1991年后到了商业部、教育部等部委工作,做了好几个司的司长。2000年9月,老纪担任人大校长。

        人大一直流传着一个长盛不衰的编排他和前任校长的段子。前任校长是中国最著名的灾荒史专家,他治下的人大一片哀鸿,校园多年没有搞基建,破烂不堪,更要命的是国家刚刚启动的“985工程”名单中没有人大,人大顿生一种被抛弃感。老纪是学市场营销的,他一来,人大的钱就滚滚来了,势头也强劲。

        也就是从老纪掌校开始,人大成了一个大工地,第四教学楼、世纪馆、知行宿舍楼、明德建筑群,乃至新图书馆一个接一个地建了起来,几乎每一寸人大校园都被翻起来过。

        老纪是一个善于玩概念的人。

        清华梅贻琦一直有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老纪则提出了大楼、大师、大气,一个都不能少的办学理念。

        2005年,等我毕业的时候,老纪又提出了“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口号,并要求印在那一届每件毕业文化衫的后面。

        我的一个校友说,我们这波学生对老纪的感情很复杂,他确实为人大做了不少事情,尤其是把人大基建搞得有声有色,国际国内知名度不断提高,但也加重了人大的官僚气息。

        “功过参半。”他说。

        说起人大的官僚作风,他一个劲地摇头。老纪掌校11年,只要老纪参加的会,不管是院系领导还是职能部门负责人都提心吊胆,“他像个土皇帝”。

        在人大读书的时候,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别的学校校长、书记排名都是书记在前,校长在后,老纪主政时永远都是他排第一,书记排第二。

        老纪原来是市场营销专业出身,不过在掌校后,他对诗词和国学更加有兴趣,并一手缔造了人大国学院,目前还担任该院院长。

        说起国学,2005年7月,老纪在欢迎来校访问的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时致词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后来,不少人说,“七月流火”本意应该是说“天要凉了”,而不是说“天真热”,老纪用错了典故。

        我的另一个校友说,人总是希望在不同的领域证明自己,老纪也不例外,一直在副部级大学校长、商学院教授身份之外,谋求一种突破,而他渴求突破的领域,也许比长袖善舞、跑资源谋发展的能人校长身份更重要。

        这位校友说,老纪挑战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一个职业——诗人,并且不时有大作出版,如早期诗词合集《岁月无痕》、《求是园诗词合集》等。

        比如,在一首《浣溪沙·组建新学院》的词中,老纪写道:

        喜气洋洋进会堂,资源整合创新强,院旗一展掌声长。

        好事多磨磨好事,文章难做做文章,紧随时代共辉煌。

        我这位校友还忘记了一件事情,老纪除了喜好古典诗词,对作词谱曲也很有兴趣,并且也屡有大作问世。

        毕业多年之后,我回院里参加一个活动,每个人发了一张纸,上面印的是《中国人民大学之歌》,作词者一栏赫然显示为老纪。

        这首歌的最后四句是:

        德智体雅造就 造就了社会栋梁

        真善美爱培育 培育了国民表率

        壮哉人大 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浩荡弦歌 我们阔步奋进在时代

        目前在中山大学任教的一位校友提醒我,除了填词作诗,老纪也很喜欢当主编,“只要人大一出什么书,他肯定是主编”。

        他这句话倒提醒了我,我去网络上搜索了一下,还真是这么回事。无论是历年的人大版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还是《中国古代治国散论》,老纪都是主编不二人选。

        2010年10月,老纪率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考察团赴重庆考察,回来后成立了重庆课题组,并于来年10月出版了《重庆新事》一书,老纪当然也是主编。

        老纪在序言中写道,“月明三峡曙,潮满九江春”,重庆新事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中留下浓浓的一笔。

        在百忙之余,老纪还一直坚持在人大商学院和公管学院(后来在教育学院)带博士生,几乎每年都有学生毕业。

        在2009年那一年,老纪的四个博士生同时毕业,其中一位就是老纪的秘书、人大教育学院执行院长胡娟。

        最后,说起“持假护照”这个报道中的细节,我突然想笑。

        在北京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人大东门是北京最著名的办证一条街,只有你想不到的证件,没有他们办不了的证件。

        有网友就调侃说,蔡的假护照一定是在人大东门办的。

(二)

        昨天,不少读完《我的人大老校长纪宝成》一文的校友们和我颇有兴致地聊起了那段人大往事。

        虽然隔着电话,我也能感觉到他们的兴奋与叹息。也有很多人希望我能够再写一点。

        今天,我说一段人大中区食堂“观光电梯”的风波。

        中区食堂为一座三层楼建筑,1997年建成,一、二层为大食堂,学生、老师都可以在此就餐,三楼名义上为教工餐厅,实际上就是饭店(我们这些学生自然是吃不起的),工作日也为教工提供自助餐。

        2005年下半年,人大开始耗巨资在餐厅楼梯旁边安装两部观光电梯。我查了一下资料,这两部电梯在2006年8月才正式投入使用。

        这件事情大概在当年的8月中旬被在教育界有巨大影响力的《中国青年报》踢爆,随后,北京媒体强力跟进报道,人大校方承受很大压力。

        这些质疑包括:这座只有三层的餐厅需要两部电梯么?如果“安装电梯主要是为了老年人和身体行动不方便的教师”,那为什么之前不按?又或者为什么不安装一部普通电梯,而要安装两部观光电梯?

        老实说,中区食堂前面除了马路,实在无景可观。

        这段往事并不是我要讲的故事,有兴趣的同学大可去百度一下,当年的新闻铺天盖地。

        我想讲的是一位大学校长的雅量。

        《中国青年报》的这篇报道,由一位人大新闻学院在该报的实习生和其带教老师撰写,该实习生又由其当时的班主任介绍到《中国青年报》实习。

        我后来多方验证的事实是,老纪为此事异常愤怒,责成人大新闻学院严肃处理。新闻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学生写检讨,班主任写检查并勒令必须离开人大。

        最终,这位当年刚刚硕士毕业留校任教的班主任被迫离开了人大。

        人大新闻学院曾经长期执中国新闻界尤其是北京新闻界牛耳,其所办的校内报纸《新闻周报》曾是我大学时最喜欢看的报纸。

        在《新闻周报》上,我最喜欢看的,就是批评后勤集团并呼吁其改进的报道。相比其他北京高校,人大食堂饭菜之贵是出了名的。

        不过,这些批评并没有导致这份报纸的关停,它的报道仍然受到广大人大学生的追捧。

        只是,一旦这种批评或者说质疑在中央级媒体上公开,老纪就不再容忍,这样的班主任必须走人。

        老纪主持设计的人大校徽,由3个并列的篆书“人”字组成,寓意“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理念。

        在和人大校友们的交流中,没有人否认老纪主政11年对人大的巨大贡献,尤其提到他对于人大国际化程度的提升。

        不管是在学校期间,还是毕业后,我都喜欢去人大网站看看,老纪当校长时,几乎每个月都有出访的新闻,每次都去好几个大学交流,洽谈合作。

        也有不少校友提醒我,老纪在任的这几年引进了不少海外高端人才,人大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就是个典型。

        该院官网上说,该院聘请一批海外顶尖名校的特聘教授,所有全职教师均获得欧美名牌大学的博士学位,“成立以来,汉青研究院组织了一系列品牌学术活动……已成为人民大学国际化的窗口,在海内外的声誉日益提升”。

        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另外一个事实是,老纪主政的十年,也是人大名师出走的十年。虽然当时做学生的我搞不清楚每个人出走的具体原因,但“人大留不住人”的耳语却在人大师生中长久传播。

        一位人大老师告诉我,这与老纪一掌校就力推的人大院系调整不无关系。

        这些出走的名师不少人成为北大、清华、北师大等高校著名的教授,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为这些大学的学科建设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赵秉志教授的离开。

        2005年8月,人大刑法中心主任赵秉志带领人大刑法学多位骨干教授出走,前往北京师范大学,被称为法学界“地震”。

        当时,有人说,北师大在一夜之间成为中国法学尤其是刑法学重镇。

        这一长长的离开者的名单还包括:原人大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现任北大社会学系教授;原人大政治学系教授张小劲,现任清华政治学系主任;原人大政治学系教授景跃进,现任清华政治学系教授;原人大中共党史系教授萧延中,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