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外滩踩踏遇难者名单背后:家属急切找到又怕找到亲人曾现误认

澎湃新闻记者 杨洁
2015-01-03 07:38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2015年1月1日,市民自发向外滩踩踏事件遇难者点燃蜡烛。 澎湃新闻 贾亚男 图

        1月2日凌晨1时12分,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上海发布”公布首批32位遇难者名单。当天晚上20时15分,第二批3位遇难者名单核实公布。至此,36名遇难者中的35人身份已经确定,最后1位遇难者身份仍在核实中。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了解到,上海公安共投入上百名警力,核实遇难者和重症病人的身份信息,身份确认经过“多层辨认”和两人及以上亲友查看尸体或实体确认。目前,对死者及其亲属的DNA确认程序仍在进行中。

刑事勘察技术用于事发现场

        12月31日上午8时30分,赵炜开始上班,直到昨天晚上,他一直在忙,没有回过家。赵炜是黄浦公安分局刑侦支队重案队指导员,对于跨年夜加班,他早已习惯。但他没想到,这个新年,他将第一次直面36个人的死亡,而他的工作是为这些亡者找到自己的名字和家人。

        1月1日凌晨2时,赵炜和整个刑侦支队的民警一样,接到通知“外滩发生踩踏事件,迅速确认罹难者和重症昏迷患者身份”。随后,赵炜和40多名民警首批投入工作。其中20多人被分派到四家收治此次事件中伤亡人员的医院中寻找线索,每家医院至少4名警力。

        凌晨3时许,事发现场伤员人员已经基本撤离,黄浦刑侦支队的技术勘察人员进入现场,收集现场遗留物品,“衣服、手机、鞋帽、钱包……逐一清点整理,皮卡车装了三车,处理完的时候已经天亮了。”赵炜告诉记者,在获取这些物品后,技术勘察人员由迅速对物品进行分类分析处理。1月1日中午,有价值的物品被交接,“一共有16部手机,五六个包,最终我们对应找到两名死者。当然这其中,很多信息是交叉在一起的,其他同事也在收集反馈。”

在医院给死者拍照,走访伤者询问

        虹口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支队长秦勇接到任务的时间比赵炜更早。因距离事发地点较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是最早收治事件伤亡人员,凌晨1时许,秦勇已经和同事赶到了医院。“医院收治28人,其中16人死亡,4人重症昏迷,8人轻伤。现场只有一名死者有同事护送至医院,其他人皆无亲友陪同。”秦勇和同事对死者遗体和重症昏迷人员统一编号,对身着衣物和随身物品拍照登记,并配合刑侦总队技术部门对他们进行了指纹和DNA样本采集。随后,民警开始清理死者和重症昏迷者随身物品。通过对随身的身份证件、手机等物品清理,秦勇和同事明确了4名死者和1名重症昏迷者的身份。

        由于当时伤员被同时送往多个医院,死亡和重症患者的人数在不断变化,“凌晨2点多,第一批死亡名单中14个人基本确定,他们中有的带着身份证,有的是亲友陪同来医院的。”

        随后,民警开始对意识清醒的就医伤者进行走访。赵炜说:“跨年到外滩游玩,通常是亲友家人一起出动,在伤者中很可能找到线索。”到1日晚上9时30分,四家医院的伤者基本走访完,6名死者通过这样的方式得以明确。

        赵炜还说,民警到医院都是承包的,定人定点,“到了医院就得把所有情况逐一核实,然后梳理上报,后台分析数据。如果信息交叉发现偏差,比如家人和同学反馈当事人的衣着颜色不同,我们就会让现场民警再核实,到底穿什么衣服,跟什么人去。民警吃住都在医院,几乎没有休息过,当时我们接到的命令就是第一时间核实身份。”

黄浦10名民警轮班梳理110和热线电话

        “到1月2日下午,我们一直有10个民警轮班,对110报警和热线电话的求助进行梳理和分析,具体接到多少条我已经记不清了。”赵炜说,事件发生后,当晚110报警平台接到了大量的寻人电话,黄浦区在1月1日公布了热线电话后,来电更加密集,“民政局有专人接电话的,接一个电话记录一个,5分钟记满一张A4大小的纸。然后我们把所有的记录拿来,不停地翻看比对。先做初步删选,发现可能和死者有关联的,逐一回访,问他现在什么状况,失联者是什么状况。衣着体貌特征一致,就让报的人员过来,逐一辨认。”

        据悉,1月2日中午,所有“电话组”成员都已经收到一份死者体貌特征单,里面照片、身高、大致年龄等情况。赵炜说:“民警能将这些情况与寻人电话相对比,基本对应的,就通知家属来辨认。有的学生出门,家属并不知道穿什么衣服,那我们宁愿多叫一些,不要遗漏。家属确认以后,还会找家属的亲戚,死者的同学朋友进行第二次辨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第一时间采集直系亲属的DNA。”

        秦勇告诉记者,警方还运用大数据平台,对遗留物和相关人员进行分析。“我们先根据已经明确身份的死者,查询来沪信息,何时入住宾馆,同住人员信息。再将同住人员的照片,和不明身份的死者或者重症昏迷人员相比对,这也帮助我们确认了几名死者的身份。”

查验死伤者身份同时要维护好医院救治秩序

        “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伤员较多,最多的时候,到院家属有上百人,我们一方面要开始身份信息核查,另一方面也要维护好医院的抢救秩序。”秦勇说,他们先将已经拍摄好的照片,交给到院的家属进行辨认。到1月2日晚上8点38分左右,到医院救治的死者、重症昏迷、和轻伤人员的身份基本查实。

        随后,虹口警方对前期初步查实的身份进行复查,复查主要是让家属对尸体和重症昏迷人员进行实体辨认。秦勇说,在复合的过程中,有一个家属辨认照片有误,“进行实体辨认以后,说不是他的亲人,我们立即启动,再度查找尸源。”全市涉及4家医院,秦勇和同事一边给新赶来第一人民医院的家属看照片,同时,他派出3名民警前往其他三家医院,收集失联人员家属提供的身份和体貌特征等相关信息,“然后我们把信息进行比对,明确新的身份,再通知的家属进行辨认,1个小时之内明确了这名重症昏迷人员的身份。”秦勇说,至1月3日零时,送至第一人民医院的28人身份全部核实完毕,这一过程历时40多个小时。

多层辨认模式确保所有信息真实无误

        记者了解到,由于家属情绪过于悲伤,或者难以接受,辨认过程中发生过误认现象。赵炜告诉记者,1日下午,一名父亲来辨认尸体。“大家现在都知道,所有受伤和死亡人员年龄都差不多,有一名死者20多岁,和某位家属描述的体貌特征比需经较相似,我们通知家人来辨认,父亲觉得他认出来了,说是他家的孩子,情绪很悲痛离开了,然后过了2个多小时以后,他打电话来,说自己认错了,他儿子打电话给他了。”

        为了避免错误发生,公安部门采取了“三层辨认”的模式:第一步通过照片确定,第二步通过实体辨认,第三步扩大亲友范围再见确认。而参与确认的亲友必须在两人或者两人以上。秦勇告诉记者,他们也曾接到类似的案例,“有一个小姑娘,爸爸和老公来辨认,老公说就是我的老婆,爸爸就是不表态,心里是不想面对的。我们只能扩大辨认范围,把妈妈和其他家属再叫过来,最终确认确实了死者身份。”

        记者了解到,参与此次工作的很多民警都经历了复杂的情绪变化,“很多人急切的想找到自己的亲人,但又怕找到的是自己的亲人,这样的人和事是那么多,对我们的心理也是挑战,也会刻意回避看家属表情的时刻,“不想让家属的情绪影响到我们,我们在感情上也很心酸,但工作要保持理性和谨慎。”赵炜表示,现在公布的信息经过严格的核实的,都是确认无误的。“核查轨迹,走访亲友,交叉辨认,真的有时候感觉比破案找人更难。我们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事件,在最短的时间内想方设法明确身份,这是对死者的尊重。”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