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党报开年谈“转型蓄势”:GDP排名赛,浙江不想参加了

澎湃新闻记者 姚似璐
2015-01-04 21:30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2015年1月4日,《浙江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2015,蓄势以发》。

        “经济新常态”下,GDP多年居于全国第4位的浙江如何进一步发展?新年的第1个工作日,浙江省委机关报《浙江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署名“之江平”的文章:《2015,蓄势以发》。

        “真正做到不唯GDP,不刻意追求高速度,坦然放下持续多年的两位数增长。把第一关注由增速改为转型,把第一标准由GDP换成经济结构调整,把第一动力由粗放经营模式转变为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文章指出,经历几十年高速发展后,浙江正处在1个重要的蓄势阶段。今后,省际和城市间的经济竞争不仅仅是看增速,更重要是看转型。谁转型得好、转型得快,谁就蓄势力量强,就能最终赢得竞争力和发展速度。

        “之江平”是笔名,取义“浙江日报重要评论”。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查阅发现,“之江平”署名文章2008年8月起在《浙江日报》刊出,内容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每每于该省重大战略方针和政策举措出台之际发声。       

4000余字的文章5次强调“定力”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浙江发展的重大遵循。从高速增长到深度转型,是新常态核心内容。”文章写道,转型升级,从国家层面看,是1个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从省市角度说,是走在前列和适应新常态的最重要引擎。

        “GDP是个重要的综合数据,但又不能唯GDP。”“之江平”说,转型升级不可能在长期高速增长平台上实现,环境承载、资源禀赋、发展精力,都不可能让转型升级和高速增长长期兼得。转型升级势必要做一些减法,放弃和淘汰一批污染、过剩、高能耗的产业和企业,从而或多或少地影响增长速度。

        文章以某县市为例:去年上半年关掉95家过剩、高耗、污染企业,工业产值减少20亿元,GDP受影响掉了2个百分点,但同时把腾出的土地等优质资源向优秀企业倾斜,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有不少县市区经过多年调整,让庞大的传统产业走向中高端,让新兴产业占GDP总量达到一个重要比例,实现了转型升级基础上的‘新速度’。”

        而面对舍弃过剩产能,高耗能产业等带来的GDP稍微波动,则需要“冷静的定力坚持”。这篇4000余字的署名文章中,5次出现了“定力”:“转型升级就是平稳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从这一视角看待浙江经济发展,可以更加心静有定力”;“蓄势需要定力,不为一时速度快慢所焦虑,不为一时排位前后所纠结”;“有定力才能平心静气”;“只有定力担当,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2009年,浙江结束了GDP连续19年的两位数增长,当年增速为8.9%;2010年再次达到11.9%,但2011年、2012年、2013年全年以及2014年上半年、前三季度的增速均低于10%。其中,2014年前三季度比去年同期增长7.4%。

        据“浙江在线”报道,2014年12月25日举行的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将2015年的GDP增速目标确定为7.5%左右。       

“简单数据支撑的省际排位竞争难使人信服”       

        经济增速的换挡和转型升级的阵痛,也必然带来因GDP排位而产生的区域竞争新局。

        “之江平”在文章中称,“这是百舸争流的时代。省际和城市间经济发展排位竞争,更多是悄然暗自较劲,有时也会爆发唇枪舌剑争辩。其实,简单数据支撑的排位竞争,很难拿出统一标准使人信服。”

        去年4月,澎湃新闻旗下微信公众号“富贵门”曾刊发《浙江这个对手,江苏瞧不上了》,围绕GDP高低,呈现了长三角“双子星”江苏与浙江持续多年的经济“暗战”。接着,又连续刊发《江苏赢浙江,托了“国进民退”的福?》、《浙江不服江苏:慢道GDP,比比GNP》、《浙江不再是对手,江苏怎么看?》等文章。“江浙经济之争”引发舆论热议。

        当年4月下旬,浙江省长李强在1次会议上公开回应:必须承认最近几年浙江的经济增长速度确实有所放缓,但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人均水平的提高,任何1个国家和地方,其增长必然呈下降趋势,浙江也不例外。浙江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是长期以来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在复杂多变市场下的综合反应,根子在产业结构。

        6月中旬,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在1次调研中表示,浙江不要去和别的省份争什么,关键是看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是不是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不能单纯地比较GDP的高低。

        “省际和城市间的经济竞争,今后不仅仅是看增速,更重要是看转型。谁转型得好、转型得快,谁就蓄势力量强,谁就能最终赢得竞争力和发展速度。”《2015,蓄势以发》中说,“如果把经济发展比喻成马拉松比赛,耐力才是输赢的决定性因素。蓄势,就是积聚发展的耐力。转型蓄势到一定程度,就能迸发出一种新的可持续的增长速度。这是经济规律,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