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个人信息贩卖:公务员的2毛一条,网络借贷数据能炒到百元

澎湃新闻记者 朱荻
2015-01-15 19:18
来源:澎湃新闻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买卖俨然已构成了一条产业链。

        澎湃新闻(ww.thepaper.cn)近日暗访发现,个人信息交易已经形成独立的圈子,其中,正在急速扩张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似乎已经成为了圈子里的最大买家和最大卖家。在这其中,个人信息也根据职业、信息详细度等被分成各个等级买卖,此前已被广泛报道的5毛一条的银行信用卡信息,只能算是“中等质量信息”,网络借贷(P2P)企业的成交信息,最高可达数百元一条。

        从职业来看,公务员信息的价格是2毛一条,单证员则仅要5分钱。信用卡信息同样也是分类卖的,普卡5毛,金卡则是3元。

P2P机构愿意高价买同行交易信息

        张力(化名)自称在买卖客户信息的“行业”混迹了5年,是行业里“绝对的专家”,日前澎湃新闻记者以信息购买者身份,与其进行了沟通。

        张力QQ上的个人简介是:“亲,需要电话数据吗?车主、企业老板、楼盘业主、全球通VIP客户、医生、护士、学生、教师数据等”。

        “每个职业都有明码标价,并且按量定价。比如1000条起卖,公务员2毛一条,单证员5分一条等。”在张力掌握的数据中,按职业分,包括公务员、注册会计师、建造师、安全工程师、经济师会计、检测工程师、造价工程师、药师、内审师、司法、单证员、事业单位、英语职称、保险从业员、监理工程师、精算师、各类工程师等。

        而当记者进一步问及是否有银行信用卡信息买卖时,张力脱口而出的是, “你是做互联网金融贷款的吧,确实这个比按职业分的针对性更强。普卡5毛,金卡3元,多买还可以便宜点,保证都是新数据”。

        “最近一两年,我这边的客户都是你们这些互联网金融企业,既有信贷端的,也有理财端的,需求各不相同。有时一天同时有几十家来买数据。”张力说。

        “一般什么数据卖得最贵最好?”记者进一步询问。

        “在信贷端,卖得比较好的除了银行信用卡开卡数据,信用卡消费数据和网购数据等都更贵、需求量更大;而在理财端,原来卖得最贵的是银行VIP客户、信托投资者、豪宅业主和豪车车主等数据,但是现在许多互联网金融企业直接定向求购同行的成交数据,可以卖到几十元一条。”

        就此, 某P2P平台理财端负责人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证实了上述说法:“目前效果最好的,还是直接买其他P2P平台的成交名单,这些人已经有过购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经验,对这些客户来说,只需要对比各家产品的风险、收益和服务等因素。”

        该负责人介绍,P2P销售难在投资者教育。银行VIP客户、信托投资人等,他们确实有钱,但按目前电话销售的成果来看,在他们身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解释什么是互联网金融、什么是P2P、风险如何,也往往在投资者教育的过程中就没有了下文。

        “甚至我还希望购买的数据可以更有针对性,根据成交金额、成交日期和客户经理等因素进行筛选。这样的数据别说几块、几十块,上百块一条我也肯买。”该P2P平台理财端负责人续称,“但是这样买信息基本没有可能。为了保密数据来源和摊低数据成本,信息贩子都会故意参杂和打乱源数据。”

兼职卖信息,信息贩子无处不在

        那么,这些购买的客户数据到底靠不靠谱?

        为避免信息贩子给出固定的“试打名单”,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该信息贩子的下游买家——某P2P公司处直接获取了一份“新名单”进行试打。

        试打后,通过姓名和身份证等信息,基本可以确认名单上的客户数据皆属实。至于自己的信息是如何被泄漏的,大多个人均表示毫不知情。

        可见的是,目前信息泄露的渠道相当复杂。仅以银行信用卡信息为例,每条个人信息被提交给银行后,要经过支行、分行、信用卡中心等多个环节,经手人员众多,信息可能在任何一个环节被泄漏出去。

        而在被澎湃新闻记者问及信息来源渠道时,多名信息贩子都表现得非常警惕。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这些信息数据的来源五花八门,并且极其分散,在关键行业和关键岗位,都有固定的“李鬼”。

        “比如地方县城公务员的名单,往往是由高一级的市政府内部人员提供,国企、教育、金融、公安等各个系统也往往都会有线人。上到政府官员、行业协会、商会,下到各类中介、水电煤等公用事业、会议培训班签到表等,都有固定的数据来源。”该知情人士进一步称:“只要是信息贩子想要获得的名单,都会通过各种方式打通一些核心部门的线人,比如企业人力资源部、银行反洗钱部门等等,长期合作后,双方的利益也都是非常丰厚的。”

        另一位互联网金融从业者表示,信息贩卖的乱象在行业内远不止此,许多互联网金融企业甚至成了最新、最大的用户信息源。

        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一手获取或者买来的用户数据,用过后,即会转手卖给多个下家;部分互联网金融搜索平台打着产品搜索的名义获取用户数据,转手用竞标的方式高价卖给P2P公司;部分记账、信用卡管理类互联网金融企业甚至出售用户上传的记账数据,给信贷员私下做信用评级。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