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910年上海石库门民居经历了第一次转型,但马头墙还在

澎湃新闻记者 陈诗悦
2015-01-19 10:00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博物馆看不到的东西,深藏在民间。”老上海建筑文化研究自由撰稿人娄先生说。探访上海现有的石库门建筑,从雕花的马头山墙、前后天井,到上海人常说的“灶批间”、亭子间,可以看到城市变化在建筑上留下的痕迹。

        上海杨浦区昆明路415号房最近在一群老上海寻踪者的圈子里小有名气,一楼的住家有点搞不明状况地问:“怎么回事?这两天都有二十多个人来拍照了。”老上海建筑文化研究自由撰稿人、微博上的老建筑红人娄先生不久前在实地勘察发现,这栋房子原本独门独院,有传统的中国古建风格和早期石库门的特色,是从民居到石库门演变的一桩实例。

        澎湃新闻记者近期就跟随娄先生一同探访了这座老宅。

独栋独院的老式石库门

        没有直奔老宅,娄先生先在昆明路大连路的路口停下脚步,“现在我们所站的这个地方曾是公共租界的边界,以昆明路为界,这一边(北面)就都是华人区域,在当时算得上是‘荒郊野外’了。”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解释了老宅的很多特色。

昆明路上石库门屋顶的马头墙。 本文摄影 澎湃新闻记者 贾亚男 图

        从外墙看,最显眼处莫过于其马头山墙,这种俗称风火墙或防火墙的山墙形制是徽派建筑和赣派建筑的主要特色,呈台阶形,通常有花纹或是马头的装饰,取其一马当先、生生不息的吉利之意,故得其名。事实上,徽派建筑中的马头墙和观音兜(另一种山墙形式)在老式的石库门中都非常多见,可能是取其封火功用,也可能是屋主喜好。在这座老宅的山墙顶上有一个类似草书“水”字的标记,外有正圆形框,邻里介绍说,这可能是房子主人从业的商标。

 石库门马头墙上有一类似汉字“水”的标志。

        由于是独户的房子,走进大门便觉得颇为讲究。娄先生介绍说,这家人从门面来看有强烈的西方特色,门的两边是希腊爱奥尼克式的柱子,上部雕刻有山花。推门进去则是一派浓烈的中式风格,步入前天井则可见其单幢三开间一厅两厢的结构。

石库门大门两侧是爱奥尼克式的柱子,上有山花装饰。
步入前天井则可见其单幢三开间一厅两厢的结构。

        依据娄先生的判定,这幢房子应该是在民国以前、20世纪的最初十年建造的,主要的依据就是其无处不在的中国传统江南民居特征。在微博中,他写道,“木柱和挂落、木栏都与董家渡沙船大王沈宅已拆除的笫一进相仿(沈宅为建于1860年的三进式民居)。”自下往上看,支撑柱都是木质的,下方有石础,可以防止木结构的潮湿腐烂;底层还有雕花的槅扇;房子的木柱和斜撑均用机器车木,上有雕花;二层栏杆的铁艺栅用整块翻砂浇铸而成。

用整块翻砂浇铸而成的铁艺栅。

        在正厅的檐下抬头看,整齐的木结构构成一条在江南民居中常见的廊轩,廊轩的两侧转角处各有一块不足一米长的雕花梁,采用圆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手法,依稀可见四个人形俯首作揖的形态,甚是精美。

 
廊轩转角处的雕花梁。

        沿着基本完好的车工木楼梯上到二层,前厅的房间因居民搬走上锁而不得进入,但一侧的厢房和半层间的亭子间仍清晰地保存着。木质地板走来有咯吱的响声,随着对住宅防火要求的提高,这座房子也在屋内新增了不少消防设施。

        原本通天井的地方,因后来需要住人,搭建出了几个小空间,整个二层也显得很昏暗,但若沿着二层的小楼梯攀爬至顶层阳台,会突然豁然开朗。娄先生介绍说,一般石库门的阳台,只有亭子间上面一方小小的空间,而像这样宽敞的三开间统长阳台是很少见的。这大概也是“任性”的屋主自己的独特设计。这里能看到坡型屋顶上的老虎窗,但其瓦片是后加的机平瓦。

        三开间的后面隔着一条狭窄通道就是后楼,这里是上海人常说的“灶批间”,也就是煮饭烧菜的地方,旁边是佣人的住所。

从江南民居到西式连排石库门

        关于上海的石库门住宅,早在1876年出版的《沪游杂记》中有记载在河南路、宁波路一带的公顺里、兴仁里等早期老库门住宅。老式石库门是立帖式木构架结构,山墙多采用马头山或观音兜的形式,立面的围墙大门会仿造民居,采用两扇实心黑漆木门,以木轴开转。门楣用传统砖雕青瓦。两边是石条,再往外还有门托。平面一般为五开间四厢的结构,一般进门就是天井,天井两侧为左右厢房,迎面对着的为客堂间,之后再有一个天井,后天井就为灶台和后门。

        可以说早期的石库门与传统江南民居并无二致,对外相对封闭,自成天地。只不过用石条围束住门很有特色,宁波人称之为“石箍门”,其发音同“石库门”,以后也就这么叫了。

        在昆明路的老宅中,前天井内可见的木质栏杆、雕花还有廊轩,都是中国古建筑的元素。

        1910年前后,石库门经历了一次转变,从传统家庭式的江南民居脱胎成为城市中心用地率极高的住宅,其建筑也渐渐从中式走向西式。

        石库门的西式化是从外立面的大门开始的。在民居中多用古代仪门式样,上面用传统砖雕青瓦压顶,两旁有随墙与山墙相连接,这时受到西方建筑风格影响,会用三角、半圆、长方形等几何形状再饰以山花,昆明路的这座老宅就是如此,两边柱子更是采用希腊柱式。

        另外随着地价的飙升,房地产公司竞相投入建造这种用地效率极高的住宅形式。英国连排样式能最大化提高建筑容积率,而江南民居式样则最适应中国人的居住,就这样产生中西结合的住宅群。原先的单元平面由三开间二厢房改为单开间或双开间一厢房,瘦身,再复制。后天井面积减小但采光状况改善,弄堂也被增宽。

        1919到1930年间,石库门又迎来变化。两层的建筑被增加到三层,原先的砖木结构开始逐渐为混凝土所替代。房屋改为人字屋架和人字山墙,上做水泥压顶,外墙也改为清水墙面。原本“箍门”的石头开始用清水砖和外水粉刷石面层取代。建筑进一步趋向西式和简化。

        这一时期,双开间和单开间的单元被大批制造,双开间只“继承”了一侧的前后厢房,单开间甚至完全抛弃了厢房。即使这样由于当时居民的经济能力有限,一般很难再有一家独栋的情况,故而将房间转租出去,“二房东”的现象也由此诞生。

        据娄先生分析,昆明路的这栋房子约建造于石库门的第一个转型期,基本的依据就是外立面的西式风格与内部的中式结构和装饰相结合,加之其仍为两层间。

        不过关于屋主,我们知道的并不多。娄先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正是因为这里地处租界之外,留存的档案几乎没有,他曾听说这是清末一位面包厂厂主的自宅。在探访过程中,隔壁里弄理发店的老板告诉澎湃新闻,屋主应该是一位叫做钱通富的大夫。解放初年,他以独门秘方治疗疔疮闻名上海。钱家的几个兄弟都住在这栋房子里,后来逐渐搬出去,而这位老人直到99岁才去世。这种说法得到了其他几位在附近住了半个世纪以上的老街坊的证实,钱家曾在此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说法颇为可信。

        可以推测的是,房子最初的建造者应该家境殷实,而且正因为独户建造,除了明显的转型期风格外,也融入了个人的偏好,比如格外宽敞的阳台。 顺着昆明路从大连路方向朝西南方向走,据当地街坊介绍,沿街曾经是裁缝店、烟纸店、铜匠店,马桶店等利民的小店,里弄里还有钟表厂、毛巾厂、电焊厂等,现在都已搬走。在快到达保定路的昆明路339弄,出现一片难得的城市“田园风光”,一栋仿佛只在郊区可以看到的一层式五开间的房子出现在眼前。房顶亦是木结构,样貌简朴,几乎没有装饰,屋顶是滴水瓦。在小院里还有一口水井,但已经封住不用,屋主似乎仍热衷于自己种种小菜。

        在现在的市区能见到这样的本地房实属难得,隔壁的老住户告诉澎湃记者,这幢房子应有百年之久,虽然一路之遥就是公共租界区,但这里还保留了上海最原初的样子。娄先生说,“这里离下海庙不远,可以想象上海冲积成陆到此时,上海的模样。博物馆看不到的东西,深藏在民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