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奥斯维辛解放70年(1)|文学作品中的集中营

澎湃新闻记者 石剑峰 实习生 廖乙歌 整理
2015-01-24 10:42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今年1月27日是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尽管俄罗斯、波兰和乌克兰三国就奥斯维辛集中营到底由谁解放,正在闹一场口水风波,但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纪念活动将会成为今年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的重要一部分。

        1940年开始建造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修建的上千座死亡集中营中的一座,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座,二战期间,近百万人在此罹难。这一有着死亡工厂之称的集中营,已经成为人类历史和文明一个恐怖伤口。战后,围绕奥斯维辛展开的思想讨论,拍摄的影视剧,创作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这一惨剧构成了战后以来欧洲思想艺术界思考的主题之一。

        为纪念奥斯维辛解放70周年,让我们通过文学作品走进现场,感受惨痛,抚慰伤口,铭记历史。

        
《苏菲的选择》

        《苏菲的选择》已经成为关于奥斯维辛书写的经典。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者斯汀戈的视角展开。1947年,他在布鲁克林一栋公寓里遇见了内森和苏菲。内森是个有魅力的犹太人,而苏菲是一个美丽的波兰女子,他们是一对相爱的情侣,但两人之间又存在着一种能摧毁一切的微妙关系。他们疯狂地做爱,就像发狂的野兽在撕咬、搏斗,仿佛在释放最后的生命之火。多疑、狂躁的内森经常辱骂、殴打苏菲。苏菲怀着对犹太人负罪的心情,默默地承受着情人的暴虐,以解脱沉重的精神负担。每每如此,他们的精神和肉体,痛苦和快感,才交织着达到高潮。

        随着斯汀戈与苏菲的关系越加深入,他了解到苏菲过去那些痛苦的经历。苏菲有一个对犹太民族抱有深刻仇恨的教授父亲,自己却阴差阳错地在二战中被抓住,关押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苏菲面临了艰难的选择:让哪个孩子活下来?最后,她选择将小女儿送进纳粹的毒气室。在集中营里,苏菲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为了打听到儿子的下落,她不惜向纳粹卖弄姿色。战后,幸存下来的苏菲爱上了精神失常的内森,与他生活到了一起。后来,爱上苏菲的斯汀戈想要带她离开内森,但苏菲最后的选择是回到内森身边,重登那交织着痛苦与欢乐的眠床,拥抱着走向死亡。《苏菲的选择》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被评论界誉为“西方小说史上的里程碑作品”。

        1982年,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在美国上映。

        作者威廉·斯泰伦1925年6月11日出生于弗吉尼亚州纽波特纽斯,平生写出了两部极具争议又深受好评的小说:美国民权运动高潮时出版的讲述一名黑人奴隶反抗经历的《奈特·透纳的自白》,以及描写大屠杀幸存者故事的《苏菲的选择》。他被公认为是二战后期美国最富有成就和创新的小说家。威廉·斯泰伦一生创作了四部长篇小说《躺在黑暗中》(1951)《烧掉这所房子》(1960)《奈特·透纳的自白》(1967)和《苏菲的选择》(1979)。《苏菲的选择》已经成为美国20世纪文学中一部举足轻重的作品。

        
《辛德勒名单》

        电影《辛德勒名单》的巨大成功,反而使得电影的原著小说显得暗淡。

        二战期间,商人奥斯卡·辛德勒开厂生产军需用品,大发战争财,他贿赂军官,让自己的工厂成为了犹太人的避难所。德国战败前夕,辛德勒向德军军官开出了1200人的名单,倾家荡产买下了这些犹太人的生命。1939年波兰在纳粹德国的统治下,党卫军对犹太人进行了隔离统治。刚从家乡来到克拉科夫的德国企业家辛德勒开设了一间搪瓷厂,生产军需用品。凭着出众的社交能力和大量的金钱,辛德勒和德军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的工厂雇用犹太人工作,大发战争财。 然而这些人得到这份工作也就得到了暂时的安全,作为战争产品的生产者而免受屠杀。辛德勒的工厂成了犹太人的避难所。

        1944年,德国战败前夕,屠杀犹太人的行动越发疯狂,辛德勒向德军军官开出了1200人的名单,倾家荡产买下了这些犹太人的生命。不久,苏联红军来到了克拉科夫市,向在辛德勒工厂里干活的幸存的犹太人宣布:战争结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们告别,获救的1000多名犹太人为他送行。他们把一份自动发起签名的证词交给了辛德勒,以证明他并非战犯。同时,有人还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子,赠送给辛德勒,在戒子上刻着一句犹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于救全人类。大雪之中,犹太人目送辛德勒离开了城市。他的义举永远被犹太人铭记在心。

        作者托马斯·基尼利是澳大利亚最为知名的作家之一,富有正义感和人道主义情怀。自1964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惠顿某处》以来,基尼利共出版三十多部长篇,十余部纪实作品和四部剧本。除了在澳大利亚本土获得无数文学奖项外,他三度入围英国布克奖短名单,一九八二年凭《辛德勒名单》折桂。

        
《朗读者》

        在电影《朗读者》拍摄之前,原著小说已经在全世界获得了巨大成功。小说讲述了一个叫米夏·伯格的15岁少年和一位叫汉娜的36岁单身女人的惊世绝恋。战后的德国萧条破败,一个15岁的少年在电车上病倒了,一个电车上的女售票员,很偶然地在街头帮助了呕吐得一塌糊涂的少年伯格。伯格在妈妈的吩咐下,去女人家里答谢,结果交往几次后,有了性和爱。在做爱之前或之后,少年伯格向汉娜朗读文学名著中的经典篇章。

        在伯格的朗读中,汉娜像个孩子似的时而痛哭,时而大笑,那个夏天,是他们一生中最短暂最快乐并最终影响了后来岁月的时光。不久后一天,汉娜突然不辞而别,8年后再次见到汉娜的时候,伯格作为一名实习生在旁听,汉娜成了一名站在法庭上的纳粹罪犯,她曾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女看守。汉娜并没有像其他一同被指认的罪犯一样,否认自己的罪行,而是坚定异常地坦诚一切。直到审判席上,汉娜不愿提笔在白纸上写下黑字做笔迹比较,并因此背负罪名被判终身监禁时,伯格终于明白了原因,明白了汉娜为什么不看他的旅行计划,为什么会在拿到菜单时神色紧张,为什么总是不厌其烦地听他朗读,汉娜是一个根本不会认字读书的文盲,但她拒绝向任何人袒露自己的缺陷,即使替他人受过而终身监禁,也要隐藏她是文盲这个秘密。

        伯格是可以说出真相替她减轻罪与罚的,但却最终选择了和汉娜一样,用生命去捍卫这个卑微的秘密。两人的故事并没有因为汉娜的入狱而终结,在随后的人生中,伯格慢慢体会到了汉娜的想法。他开始给狱中的汉娜寄去各种录着自己朗读声音的录音带,汉娜也开始了识字,并给伯格寄去了一封又一封的信件,但伯格却始终没有回信。十八年过去了,在狱中表现良好的汉娜获得了假释,终于能够和伯格见面了,可是面对这一机会,汉娜却丧失了勇气,她以上吊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小说作者本哈德·施林克,德国法学家、小说家、法官。1944年6月6日出生,1975年取得法学博士学位,1987年成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洲宪法法院的宪法法官。除了朗读者,还著有推理小说《快刀斩乱麻》等。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

        1943年夏天,一个9岁的男孩布鲁诺从生活舒适的柏林来到波兰。他的父亲接受了一项重要的新工作,成为了一位纳粹军官。这里没有柏林热闹的街道,没有五层楼的房子,也没有朋友,只有一道看不到尽头的铁丝网将他们住的房子和周围隔绝开来。任性活泼,喜爱探险的布鲁诺感到特别烦躁,唯一引起他好奇的就是铁丝网那边的小镇,那里男女老少都穿着同样的条纹衣服,戴着同样的条纹帽子。他的家人警告他不要访问一些被称作“篱笆”另一边的地方,那里其实是德国人的集中营。

        但布鲁诺还是将父母的叮嘱扔到了九霄云外,他溜出房子沿着铁丝网开始自己发掘新世界的行动,并遇见了铁丝网那边的一个小男孩——穿着条纹衣服的希姆尔,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们每天隔着铁丝网见面,成了最好的朋友。生活环境的不同让两个男孩有着无穷无尽的话题,他们互相述说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对于布鲁诺来说,故事听得越多对于铁丝网那边的生活他就越好奇。于是在寻找希姆尔失踪父亲的契机下,他决定要去那边的世界进行终极冒险。他穿上了带有横条纹的睡衣,从一块松动的铁丝网下爬进了那个令自己无比好奇的世界。然而,无情的命运却和布鲁诺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正赶上集中营转移杀害集中营中的犯人,从此再也没有从集中营中走出来。

        2008年11月,由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在美国上映。

        约翰·伯恩,爱尔兰新锐作家,卡耐基勋章获得者。1971年出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就读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期间选修英国文学专业,之后前往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现已出版《偷时间的贼》、《骑手议会》等多部小说。《穿条纹衣服的男孩》是作者的第四部作品,作品出版后很快成为《纽约时报》评选出来的畅销书、英国十大畅销书,并且荣登欧洲许多畅销书排行榜。

        

《如果这是一个人》、《周期表》

        《如果这是一个人》是关于奥斯维辛的经典著作,也是一份历史文献。普里莫·列维说过他的一些朋友,非常亲密的朋友,从不谈论奥斯维辛。但对其他人来说,活着的唯一理由就是确保见证不会消亡。另一方面,其他人则不断地讲述着它,他便是其中的一员。《如果这是一个人》(Se questo e un uomo)就记录了那个地狱般的德国,曾被捕并关押至奥斯维辛集中营11个月,历经折磨的他将集中营的经历写了下来。

        《周期表》是列维的另外一部小说,身份化学家的列维以化学元素为标题和隐喻,写他所在的犹太社群,以及这些人的奥斯维辛命运。

        普里莫·列维,意大利籍犹太化学家和作家,出生于意大利的都灵。1941年,他在都灵大学获得化学专业理科学士学位。1943年,他参加了一个反抗纳粹及其同伙的党派。后来列维被捕,被押送到奥茨威辛集中营,直到苏联军队在1945年解放了这座集中营,他才重获自由。他回到都灵,作为化学家一直工作到1975年退休。1987年,列维自杀身亡。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一生》

        这是《法兰西组曲》等作品作者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一生的一部权威传记。虽然这本传记严格意义上与奥斯维辛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它全景地展示作家内米洛夫斯的一生,但这位才华横溢,并被历史埋没半个多世纪的女作家,生命停留在了奥斯维辛的毒气室。传记的最后几页便是描写这个悲剧。

        菲利波纳和里耶纳尔 曾合著《罗热•斯特凡,对历险者的探查》,这部讲述著名报人和抵抗者的传记出版于2004年,获得业界好评。2007年,两人合著的《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一生》出版,获得法国《观点》杂志传记图书奖,次年,英文版在美国出版。奥里维尔•菲利波纳写过多篇关于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研究文章。

        
《夜》

        《夜》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埃利·威塞尔的回忆录,讲述了他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历。该书以一个集中营幸存者的视角,讲述了作者在集中营的可怕经历,见证犹太人在集中营所遭受的苦难和心灵冲突的同时,也见证了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是活着的人为死去的人留下的记忆。一九四四年四月,十五岁的犹太少年埃利·威塞尔一家被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在那里度过了纳粹覆亡前最黑暗的一年。埃利和两个姐姐活了下来,父亲、母亲和妹妹死在了集中营。在这段恐怖的经历中,他面对家人的思维、天真的失去,以及人类绝对的邪恶带来的深刻绝望。

        埃利·威塞尔,作家、教师、政治家、诺贝尔奖得主与犹太人大屠杀的幸存者。他有57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记述他在大屠杀期间与被监禁于数个集中营的经历的自传《夜》。他在其他领域的作品也为文学与宗教学贡献良多,并记录了他自身对犹太灵性的阐述。他是大屠杀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战后,由于他出色的写作,他成为了二十世纪下半叶德国的重要思想家与和平活动家。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