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政协委员提案:建议在自贸区内试点国际学校招中国学生

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蓉
2015-01-24 14:46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2014年8月22日,上海浦东某国际学校。 杨一 澎湃资料

        1月24日,上海市政协委员许世坛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此次上海两会他已递交“建议在上海自贸区国际学校试点招收中国学生”的提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学校的招生对象为在中国境内持有居留证件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不得招收境内中国公民的子女入学。”此处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国际学校”。

        此前,许世坛对上海市14所学校的428名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外来高端人才有较强意愿让子女赴海外上大学。在前述禁令下,他们仍希望让子女更早地接受海外模式的教育,“国际班”和低龄留学成了两大主要选择。

        “国际班”的实质是高价的中国学生双语授课班,往往由本地学校主办,以本国教师为主, 80%以上的学生是中国学生,教育质量良莠不齐,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能很好地与国内高考教育体系接轨,也不能直接与国外成熟的教育体系接轨。

        低龄留学的问题则在于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因为出国年龄较小,低龄留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限,无法适应国外教育体系。除了承担巨额教育费用,很多高端人才家庭还采取一个家长陪读的方式,甚至为孩子全家移民,这导致了上海高端人才的流失。

        “根据我们调研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市国际学校市场需求极大,约38.7%年收入在80万元以上家庭有意愿让孩子就读此类学校。如能允许这些国际学校开放30%的学生名额给本土学生,每年将能解决新增1500名高端人才家庭子女的教育需求。”许世坛说。

        因此,许世坛建议,在上海自贸区内试点争取国际学校审批权限下放,并增加国际学校开办,充分利用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及自由贸易试验区优势,争取国际学校最终审批权限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下放至上海市。上海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自贸区国际学校管理细则和办法。

        他表示,在自贸区内积极试点中外合作开办国际学校,一方面可以扩大国际学校供给,满足新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学习国外优秀的教育理念,引进消化国外课程体系优点,提高上海教育国际化水平。

        许世坛还介绍了香港的做法。香港设立国际学校,是为了照顾在港外籍员工子女的教育需求,其生源包括外籍及本地学生,国际学校招收香港本地学生的比例不得超过30%。他建议,上海也可以在自贸区内,适当放开“国际学校”招收本地学生的禁令,但控制中国学生比例不超过30%。

        许世坛表示,在对新增需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上海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在自贸区内先行先试,选择一至两家条件成熟的国际学校进行试点,允许招收一定比例(建议不超过30%)具有一定资格的本地中学生,并制定相关管理细则和办法。一旦试验成功,则在自贸区范围内推广复制。

        他强调,国际学校招生人群进一步放宽,可能会对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产生影响。学校管理方面,应当在政府把握大方向的基础上,让学校自主发展。但中国学生使用的教材要报教育局备案。尤其对历史、地理等有文化意识差异的课程,要加强内容审核,在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保持本国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不定期安排课程监督和课程观摩,以确保教学过程中没有违规内容的出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