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沪政协委员呼吁规范网络语言文字:屌丝、逼格太粗俗应禁用

澎湃新闻记者 姜丽钧
2015-01-25 17:38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流媒体和移动社交的发展,大量网络语言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流行起来。在上海市政协委员、农工党上海市委副主任张怀琼看来,像屌丝、装逼这样的网络语言频繁出现,甚至出现在一些主持人的口中,令他感到忧虑。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张怀琼递交提案,呼吁减少网络语言污染,加强对汉语的保护。

        在张怀琼看来,对网络语言也不能一棒子打死。一些因为新生事物或社会发展产生的特定流行词语,类似中国大妈、打老虎、躲猫猫等,这些流行语本身就存在或者从汉语来讲不是错别字,其所表达的语意也是符合汉语的意思,所以可以看作是语言的发展。但是还有大量的网络语言却是大量的错别字或与原意完全不同的词语代替了一些用语,有些甚至是粗俗或猥琐的下流语言。张怀琼举例:如灰常(非常)、稀饭(喜欢)、就酱紫(这样子)、造吗(知道吗)、恐龙(丑女)、小鲜肉,又如一些愿意下流的用词如“屌丝、装逼、逼格”等。另外,现在还出现了一些让人不明就里的词语,例如喜大普奔、细思恐极、男默女泪、不明觉厉、人艰不拆等。

        “许多电视或电台的主持人在节目中竟然也会使用‘屌丝、装逼’等粗俗下流的用语,甚至将国外的一些电视剧译名为‘屌丝男士’、‘屌丝女士’。”对此,张怀琼表达了自己的不理解,他认为这些网络用语大规模泛滥,甚至在一些主流媒体也出现,给语言文字带来了“污染”。

        张怀琼在提案中表示,尽管我国对语言文字的使用有着许多规定,特别是对于繁体字、外来语等有着严格的规范,但是对于近年网络语言对汉语的污染却始终没有加以限制。他建议,应借鉴其他国家对本国语言文字保护或纯洁性维护的举措,制定相应的语言文字保护条例,严格禁止在主流媒体出现和使用一些以错别字或谐音、粗俗下流词形成的网络语言或用词,在一些政府开设的社交媒体等,严格禁止为了体现亲民随意使用一些不规范的网络语言。

        “中华优秀文明和文化,许多表现形式就是汉语,例如书法、国画、唐诗宋词等,如果我们不再对于网络语言加以规范,可能就会有人把错误、滥用、低俗的东西当做文化的进步。”张怀琼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