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运会“去金牌化”是矫枉过正,罪过不在金牌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杨旺
2015-01-27 13:44
来源:澎湃新闻
运动家 >
字号

        2015年1月26日上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了国家体育总局巡视整改情况。

        国家体育总局表示,对全运会等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只公布比赛成绩榜,不再分别公布各省区市的金牌、奖牌和总分排名,并将在中国足协及游泳等10个奥运项目试点最新改革。

        对于这个9000字的《通报》,有人仅仅从“行业不正之风的深层次”的这个段落,就数出“政绩观”出现的频次:9次。有人说,这一切都预示着,政绩观和金牌观,还牢牢地占据他们的领地。

        在此,资深体育媒体人杨旺将以虚拟对话的方式,对《通报》进行还原,解读一下“去全运”下的中国体育 。

在2013年全运会上,花游名将蒋文文、蒋婷婷姐妹哭诉裁判不公。

问: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全运会?

        答:在微信朋友圈,冬奥冠军、国际奥委会委员杨扬套用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一句话:“你不改,会有人来帮你改。”

        首先,在目前的竞赛体系中,全运会是最受地方体育主管官员和运动员瞩目的,也是各种注意力最集中的综合性赛事;其次,全运会恰恰也是中央巡视组此前通报的重点。

        个别官员和行贿的问题线索,都明确地指向了全运会。选择全运会体系,而不是代表国家层面的奥运会、亚运会体系,这同样体现了中央巡视组的睿智和决心。体育总局拿全运会“动刀”,反映了他们的一种姿态。

        而对于问题庞杂、利益链条盘根错节的体育总局各运动队而言,个人觉得中央巡视组在有选择性的警示,通过已处理的官员,给那些涉事或者可能涉事的官员以警醒。

        从已处理的官员来看,无论是花样游泳的俞丽,某举重队金牌教练还是跆拳道的赵磊,我们就可以清晰地提炼出掌门人、打分项目、金牌队伍等关键词汇,相关人员必然要有所收敛。

        

问:总局的“去金牌论”,是玩文字游戏还是矫枉过正?

        答:只要存在比赛,就必然有胜负。取消全运会的金牌榜,有些矫枉过正的嫌疑。

        我们应该反对的不是金牌,而是为了获得金牌而违背公平竞赛的不正当攫取,比如各种兴奋剂、私下勾兑、裁判不公、偏向主场以及赛前协调等潜规则丑闻。

        而金牌至上之毒不在金牌,也不在金牌榜,而在于唯金牌论和以金牌为导向的体育考核体系、发展模式和配置方式。

        正如某退休官员在看到《通报》后留言:“对全运会成绩评价仅仅不公布奖牌及成绩排名还不够。这种方法过去曾提议过,虽不公布,但内部评定还是有的。”

        大家其实比较关心全运会这艘巨大而怪异的航母如何走,如何行驶?有没有具体的路径?但具体细节和标准,在文章中并没有具体的体现。

        如果这样,将会进入到另外一个怪圈。比如,不公布奖牌,是否可以弄个状元榜眼?是否可以有一等奖、优胜奖?这不是又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方式吗?

        
每届全运会比赛,金牌榜也都是媒体每天报道的焦点。

问:“去金牌化”了,那全运会还有必要留着吗?

        答:我只能说,全运会这个赛事本身,也快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本来,全运会,顾名思义,是全民掏钱召开,普及、推广全民体育运动是其重要内涵。结果,现在成了一些官员争名逐利的公开平台。

        每届全运年,几乎可以看到奇特一景:各省市体育局、运动队人心惶惶,工作做得焦头烂额。劳民伤财、内幕潜规则成为主流。因为在目前的考核和升迁体系中,只有全运会的金牌和成绩,才是决定当地体育官员的硬指标。

        一旦这个考评体系不存在,则全运会和其所依赖的价值体系必然坍塌。

        于是,用纳税人的钱养运动员,然后让运动员去竞争,再成就一些人的政绩,从而从纳税人兜里拿到更多的钱。然后,纳税人发现,兜兜转转一圈,这事儿跟自己没啥关系。

        为什么现在各种病痛越来越年轻化?运动场所越来越贵?中小学甚至连长跑都搞不起来了?全运会是普及了健身吗?

        

问:遭受冲击最大的,是不是那些市场能力比较差的运动队?

        答:可以这么说。在以往,由于全运会的存在,各地方体育局,包括运动技术学院具有了存在的最大价值。

        一旦这个展示场所不存在,这些队伍也就失去了价值,被遣散也就在情理之中。对举重、跳水等和市场接轨比较差的运动队,对他们的考验将非常残酷。

        而越是西部,越是市场技能比较差的队伍,他们越是拒绝放下铁饭碗,拒绝走进市场。

        对于地方体育局来说,如何将这些专业运动资源,和缺口庞大的全民健身以及青少年培养体系相结合,这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在欧美,最顶尖的教练和运动员都在各个俱乐部,社区及学校,这也保证了他们的人才梯队生生不息。而我们呢?

第十二届全运会橄榄球女子组决赛中,北京队因不满西班牙籍主裁判罚集体静站在场地罢赛。        

问:取消“奥运会贡献奖”的做法,是否也会挫伤地方的积极性?

        答: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矫枉过正。长久以来,我们的运动队一直遵循少体校-体校-地方运动队-国家队这样一种培养模式和封闭的通道,这是举国体制最值得讴歌的一点。

        各地方不仅仅包括金牌运动员的输送,还包括基地,保障甚至替补,队医,陪练等的供应。

        现有的奖励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也承认了这种地方输出单位的贡献。如果粗暴地将奥运贡献奖去掉,其实也就是强行割裂地方和国家队长久形成的这个生态链条,这对举国体制的生态,将有最直接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和取消全运会的效果是一样的。问:为避免权力集中,体育总局还对一些项目体制进行试点,这种模式能让单项管理更加协会化吗?

        答:在这些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生动的例子,乒乓球、羽毛球是金牌队伍,篮球和足球是利益很大的部门,它们却都牢牢地抓在相关利益手中。

        10个奥运会项目协会,包括游泳协会、滑雪协会、滑冰协会、冰壶协会、冰球协会、铁人三项协会、击剑协会、自行车协会、马术协会、高尔夫协会,它们讲进行单项体育协会功能优化改革试点。

        这些项目,都不是金牌大户,且市场机制发展不够完善。至于选择和总局完全没有边的2个非奥运会项目协会,包括风筝协会、信鸽协会,则完全是一种隔靴搔痒。

        大家比较关注的足球,其实也只是换一种提法。实际上,从中超公司到职业联赛理事会,中国足球类似的改革事例可谓不少。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组织架构,中国足协不根本上退出,中国足球的生态无法得到根本的改善。

        因为从管理体制上,目前国内由中超公司负责管理的中超联赛,实际上为占36%股份的中国足协控制,而年均投入过亿的每家俱乐部只各占4%的股份,俱乐部对联赛运营没有话语权。

        而在司法介入足球常态化机制尚未形成的环境中,默契球、人情球及各种“微腐败”仍存在法律盲区。

        这种管办不分的状况,导致的后果很明显:一方面,力帆等俱乐部的转让闹剧、队员转会闹剧年年上演,而诸如万达这种志存高远的俱乐部,不得不远走他乡,借用国外已经成熟的模式来实现所谓的足球蓝图。

        即便如此,万达还在国家队、足协层面,遭遇了卡马乔天价合同等问题。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