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两会现场声|关于养老,政府应该有正面清单

澎湃新闻记者 胡宝秀 邹娟 李萌 俞立严 何颖晗 陆兵 高剑平
2015-01-29 07:42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中国文化中,四世同堂、儿孙满堂,是养儿防老的一种描绘。

        正因如此,中国自古才有“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

        1月28日,上海市政协十二届第三次会议闭幕,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继续邀请两会代表委员们,探讨未来的上海,能给老人带来什么?

        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曾表示,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人口,开始进入老年期,2015年末,预计上海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430万。

        上海,将面临最重的养老压力。

        1月28日,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参加市人大十四届第三次会议分组审议时,就养老问题,回应代表的建议。

        韩正说,上海养老政策的研究制定,既要发扬传统,同时也要感受老人需要什么,这在养老政策设计研究当中,需要特别把握。

        市政协委员黄鸣以自己为例,前几年母亲去世后,父亲落了单,幸好自己在所住的小区另有一套住房。于是,她把父亲接过来居住,方便照顾,她每天都去看望。

        她坦言,毕竟在上海拥有这样的住房条件,非轻易就能创造。

        市政协委员凤懋伦认为,养老问题涉及到两代人,“我们这一代,我们的下一代。”

        他说,由于国家出台独生子女政策后,出现60岁的人服侍80岁,70岁在照顾90岁甚至100岁老人,“在这种情况下,靠自己或者家庭完成养老照顾,难以维系”。

        第22届日本“新一笔启上赏”最短书信奖揭晓,70岁西田晏皓致12年前过世妻子的短信获奖。

        短信中,他写道“喂,花换好啦,你要是嫌我搞得不对,就来说说吧”。

        黄鸣在思考,上海还是要更多地通过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把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真正地做大做实,这才是解决上海养老困难的一个思路。

        “即使将来上海不是9073格局(90%是居家养老,7%是社区养老,3%依托机构养老),但毕竟绝大部分老年人是靠社区、是靠家庭在安度晚年。所以把这一块建设好,对于营造上海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给上海人民创造比较好的生活条件,至关重要。”黄鸣分析。

        政协委员李学军补充说,养老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仅仅依靠政府来做不够,社会参与特别是民企、社会力量包括社会组织、公益组织,共同地参与,对养老事业的发展有更大帮助。

        政协委员张錡建议,“现在都讲‘负面清单’,我认为对于养老,应该讲‘正面清单’。我们的公务政策不应该含糊,而应是比较清晰的清单,列入清单的,就是政府买单。这样,让每一个老百姓都知道政府切实为我们做了些什么。”

        他举例,在中国台湾地区,政府补贴老人装假牙,或者在中低收入老人的入院后,给予看护资助。

        张錡提出,政协会议中,有委员建议在高校开设老年人临床护理方面的专业,“我很赞同,应该动用更多的志愿者服务”。

        但是,研究上海青年群体的李学军发现,青年人愿意参与老年服务者,非常少。

        李学军认为,这和社会发展有关。

        “一是参与度不是很广,再者大家对养老事业的了解,特别对这个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准备。总以为这也是服务业,那么服务业就只需要老年人和中年人。并且,青年人的创业领域集中在新经济以及IT行业等等,涉及养老,非常少”。

        李学军分析,原因有多个方面,“福利待遇是一个,此外跟青年人在学校或者职业培训的对接也有关系。可以说,养老专业,最需要的是社会的认同。”

        市政协委员郭翔自称很荣幸,他被选作所居住小区的业委会主任。

        他举例,自己所住的小区,也是老年人诸多,住户们总是想方设法给老人们多一些关爱。

        “现在小区里建成一座小花园,老人在树荫下坐坐、聊聊天,说说张家长、李家短,原来房子独门独户,邻里之间不太往来,有了小花园,大家都走近了,老人们很开心。”郭翔说,接下来还要建个多功能厅,放一架钢琴,再添些图书。

        “老人们喜欢唱唱歌、跳跳舞,到马路上都是噪音、废气,弄的不好,还会遭到居民投诉,那就到多功能厅。”郭翔觉得,让老人们感觉到温馨,这也是安度晚年。

        除了人情呵护,上海市人大代表柏万青说,“养老的问题,我一向主张政府辅助、社会资助、子女帮助、邻里互助、老人自助,应当是多元化的养老”。

        居家养老,柏万青认为关键是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不仅帮助家庭病人治病,而且还可以开展心理治疗。“老人很怪,子女的话不听,医生的话他很听,言听计从。”柏万青说,家庭医生是双重身份,但现在没有家庭医生的专业教育培养,除了护工、医生,缺乏家庭医生教育行当。

        她还希望,社保能够上调养老医疗,如果医疗能够跟着老人走,那么,老人的后顾之忧,包括家属的后顾之忧会减轻很多。

        郭翔认为,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做都不难,关键是不是用心。

        他说,老人倒不在乎花钱,在乎的是看病方便,有什么事情,方便就医。“还有就是需要陪伴,虽然我们很忙,没事打个电话,去看一下,拎点水果、蔬菜,拎一条鱼,或者两块老豆腐,都可以,天冷了,送件毛衣,送台热水桶给老人泡脚,他们就很开心了”。

        郭翔觉得,老人需要一种情,不要把人情社会说成是商品社会。“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关爱,人世间多一点温馨,多一点温暖,多一点真情,这才是主要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