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淘宝村感叹“这是做死的节奏!”新华社直戳中国电商九大痛点

新华网
2015-01-29 13:46
来源:澎湃新闻
10%公司 >
字号

        

“电商痛点”成为近期热议话题。 东方IC 资料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淘宝小二公开质疑……此事使得长期存在的“电商痛点”再次被公众热议。

痛点一:低价文化

        打开“淘个团购宝”APP,9.9元的袜子、手套、零食、化妆品,19.9元的毛绒衫、大衣乃至床单比比皆是……

        然而,在浙江省临安市昌化镇白牛村——全国四大淘宝村之一,村民们多年靠电商在全国卖炒货走上致富路,如今却日益发愁。

        “低价竞争太激烈了,一些店主压价太厉害,过去卖炒山核桃还有利润,如今为了抢市场,大家把价格都压到成本价了!”村民、网店店主潘小忠向记者感慨,“这么做下去,是做死的节奏!”

        “在电商行业中,至‘贱’者无敌,这和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是不相符的。”《创业家》董事长牛文文说。

        更让业内人士忧虑的是,电商本来是高科技产业的代表,贯穿了供应链、零售链、仓储链等多个链条,本来可以对上下游产业转型升级产生更大的引擎动力,但“唯低价是举”将行业门槛降得很低,电商对相邻产业的正面带动效应“大打折扣”。

        “创意产品不适合电商。”牛文文担忧,一旦在互联网上有了创意,就会迅速被拷贝、抄袭,低价产品横行,把创意的价值拉低,不利于全社会形成创新驱动的氛围。

痛点二:恶性竞争

        广州沃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延说:“电商都很注重网上口碑,但针对网络特点,电商业竟然产生‘差评党’,专门负责给竞争对手差评,更恶劣的是,有竞争对手专门雇人买了产品就‘七天内无理由退货’,电商的出库成本和销售成本大大增加。”

        一名电商透露,自己花钱在淘宝买了“直通车”的链接,原本希望消费者能快速浏览光顾货品,结果一些竞争对手专门找人点击,每点击一次就要付给淘宝2元,并没有形成购买量,这让他不堪重负。“现在我做了电商死,不做也死,我们在平台上就像骑在马身上不得不跑。”

痛点三:假货帽子

        假货,是线上线下都有的经济现象,然而,借由互联网平台传播后,网络假货备受质疑,有时网络甚至被有些人称为“假货集散地”。

        国家工商总局日前公布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监测共完成92个批次的样品采样,其中有54个批次的样品为正品,正品率为58.7%。其中,淘宝网样本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

        淘宝网曾多次声明,其不直接销售任何商品。然而,来自北京的消费者刘畅说:“如果我在商场买到假货,我可以找商场。在淘宝上买到假货,我不找淘宝找谁?”不少消费者有着同样的想法。

        国家工商总局表示,淘宝网假烟、假酒、高仿手机、假名牌包、假证等大量存在,对平台内商品信息的审查、日常监测、违规处置不到位,处理消费者维权诉求和监管部门的执法协查时门槛偏高、效率低下。

        “我们对造假者深恶痛绝。”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表示,每年都在严打造假,阿里巴巴平台上的消费投诉率逐年下降。但他同时表示,某种程度上,消费者是假货的“同谋”

痛点四:诚信危机

        售卖假货,降低了消费者的信任。一旦出现信任滑坡,影响的不是一两家网店,而是整个电商行业。

        2014年7月,聚美优品第三方商户“祥鹏恒业”被媒体披露涉嫌造假,事后查证假货风波只限于第三方手表业务。当时聚美优品“壮士断腕”,砍掉了整个第三方奢侈品业务线。

        “诚信是个大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有关部门的授权书就相信第三方。”聚美优品CEO陈欧说,砍掉第三方,丧失了很多用户流量,但是如果是非良性利润部门,就必须砍掉。

        假货是诚信问题的一个侧面。近年来,很多消费者网购时遭遇的劣货退货、霸王条款、先涨后降等不诚信行为屡见不鲜。

        国家工商总局表示,尽管多次就不诚信问题约谈电商企业,但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仍屡屡出现。“双十一”期间,淘宝网等平台出现多种违规促销,诱导消费者盲目消费。还有一些电商平台虚构网络交易额现象严重,一些卖家还通过“空买空卖”刷高交易数量提高信用。

        记者走访中,行业内外对秩序的呼唤越来越强烈,多个电商呼吁政府加强监管,并表示愿意共享多种数据。

痛点五:税收漏洞

        电商的税收问题饱受社会质疑。购物数量小,卖方数量大而分散、非注册经营、交易主要靠电子支付等,电商商家有了“摆地摊”的机会,由于电商征税制度的缺失,“不开发票、不上税”现象随之衍生,不少人质疑这是对传统商贸的不公平,破坏了市场管理秩序。

        记者走访后发现,京东、苏宁易购等自营B2C电商都是按照国家规定纳税;但是有些电商平台是C2C卖家,目前相当一部分不交税

        在浙江义乌,一位淘宝店主向记者坦言,淘宝上大量店主不交税。如果征税,那肯定就死了。

        “我们合理纳税,一些电商不开发票却是常态,我们不怕市场竞争,就怕输在游戏规则上。”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为民说。

痛点六:创新之困

        “过去,电商业门槛比较低,电商化主要在消费品领域,解决生活需求,现在向教育、医疗等垂直服务领域深度延伸,在这些领域,无论是技术还是商业模式都面临很大挑战,更长远的创新已经势在必行。”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指出。

痛点七:物流短板

        每年“双十一”是场消费盛宴,国家邮政局提前部署十几家快递公司做好应对,大家都意识到,如果物流没有跟上,就是场灾难。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电商的社会物流系统远不成熟,供应链、配送、第三方物流的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仍然有待提高,国内快递行业鱼龙混杂,行业标准和服务质量良莠不齐。

        “目前中国电商发展的最大瓶颈在物流,需要政府、企业去共同改进。”艾瑞咨询高级分析师王亭亭说。

        在外界看来,苏宁易购、京东等至今未实现盈利。记者调研中发现,恰恰是电商们意识到物流短板,构建强大、高效的物流体系,导致企业利润受到影响。

痛点八:融资之难

        2014年,聚美优品、京东、阿里巴巴接连在美国上市,掀起中国电商在全球市场的上市潮……在国内很多电商发展初期受到国外资本的青睐。这些现象发人深思:为何中国分享不了本土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红利?

        “国内资本市场尚不能支撑互联网企业的发展。”达晨创投基金TMT行业投资部副总经理何士祥告诉记者,证监会要求上市企业必须达到盈利的一定标准,而电商初期都很难达到,另一方面证监会把关特别严,上市等待的时间太长了,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企业折腾不起。

痛点九:监管之痛

        面对快速发展的行业,不论从技术手段或是认识水平上,监管都远远滞后于发展速度。

        记者了解到,目前涉及电子商务管理的有商务部、工信部、公安部、网信办、质检总局、工商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交通部、海关、农业部、国家邮政局等约20个部门。走访多个部门后发现,各部门关于全国电子商务的数据统计都很少,更不用说权威部门数据进行共享。

        淘宝平台上究竟有多少电商商户?“双十一”期间571亿元销售额是真是假?退货率有多少?几乎没有一个部门说得清楚。

        价格战硝烟四起、口水仗不断、虚假宣传泛滥……违背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必须进行监管。而目前规范电商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和行政处罚方式不够明确,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违法行为,监管及立法的滞后影响了电子商务朝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痛定思痛,消除痛点,针对电子商务领域的瓶颈问题,有关部门纷纷行动:

        ——电商立法呼之欲出。记者从多方获悉,电子商务法正在加紧起草中,将着力解决电子商务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

        ——商务部等出台《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打造电子商务规范体系,财政部等明确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税收优惠政策等;

        ——工商总局提出,今年将重点建设“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监管系统”,对电商进行跨区域监管,将问题电商列入黑名单和灰名单;

        ——证监会正研究在创业板设立专门层次,支持尚未盈利的互联网企业、科技创新企业上市……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