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青年网:徐岚和被点名的个别人士,双方的初衷都是爱国

范炜/中国青年网
2015-01-31 22:47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编者按】

        自求是网发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难在哪里?》引发舆论后,撇开网络对该文作者阐述的个人思想观点进行争论外,高校思想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也备受关注。

        1月31日,由共青团中央主办、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的中国青年网发表署名为范炜的文章《高校讲台的言论自由边界在哪儿》,指出高校讲坛的地位,在一个国家的思想宣传领域里至金至贵,任何掺杂私心的传授都是要讲究分寸的。全文如下:

        1月24日,《求是》杂志下属的求是网发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难在哪里?》,署名为宁波市委宣传部的叙岚(真名:徐岚)。文章指出,"呲必中国"正成为当下某些人的时尚追寻,一些教师课堂内外大谈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不断地抹黑中国,触犯意识形态底线。作者认为高校教师通过微博、微信传播西化思想已经不是个例,个别知名人士甚至存在过分美化西方世界的诱导行为。

        在上述这种形势下,作者的观点是: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必须创新宣传方式,运用互联网思维,让正能量变得生动起来。

        此文经多家门户网站转发后,一时间舆论汹汹,网友评论呈偏激之势,有不少网友对本次“官网”“官媒”点名批评知名“异见”人士的个例,同“反右”时代的舆论特征进行比较。由此对作者徐岚提出质疑,甚至对其展开"人肉搜索"。本来只是一场关乎个人思想观点的争论,孰料,竟发生了涉及人身攻击的“无理”现象。

        笔者对此并无多少观点,只知道目前高校正在紧抓宣传思想工作,确保高校讲坛不成为宣扬西方价值观的舞台受到重视。被点名的知名“异见”人士,不过恰好撞上舆论及高校领域的新一轮治理,他们的处境妙与不妙,都是时势使然。

        1月26日凌晨,文章作者在微博以@叙岚 账号发布题为《我扛得住所有的谩骂,你经得起良知的追问?》的长微博,回应部分网友的质疑意见。作者在文中提出质疑:“我作为一个普通民众,作为一个公务人员,我谈一点看法,难道违背了言论自由?说好的百家争鸣呢?……我支持批评,但是反对抹黑,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要极力谩骂恐吓我。”

        这篇回应起码说明了三点事实:

        一、本次争议同某些网友说的所谓“反右”倾向决然不同,首先历史经验就不允许主流舆论再一次复辟“反右”,其次徐岚的个人回应也说明那篇引发争议的文章,也仅仅代表其个人观点罢了,而且仔细看来,多是些希望宣传工作能够改进的良言善语。至于引发众多的“谩骂式”非议,固然有骂人者的自身素质低劣因素,也与徐岚的“根正苗红”式言语表达方式有关。这与高校多年来的官腔官调式宣传用语脱不了干系,易招惹人们下意识的反感。但不存在对其过分解读的信息量;

        二、无论是坚决拥护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徐岚,还是赞扬西方批评国情的知名“异见”人士,二者的初衷都是爱国,目的无非是为了国家变得更好。不过是思想倾向上的程度不同而已,一方习惯于点赞,顺便提了些建设性意见,以图委婉的改进;另一方则是惯于吐槽,爱尖锐的提些批评性意见,却寓有一份知识分子的纯真。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说,二者都很宝贵,缺一不可,如能于矛盾中督促国事改良,再好不过。

        三、值得大家批判和屏蔽的,永远是那些罔顾思想议论的范围,动辄上纲上线,或者恐慌式的“被迫害”思想,而由此上升到无休止的谩骂和人身攻击,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不光彩的,必须鄙视之。

        其实在笔者看来,高校讲坛的地位,在一个国家的思想宣传领域里至金至贵,任何掺杂私心的传授都是要讲究分寸的。

        尤其在当今主流意识形态不断“自我修正”的新形势下,夹带批判时政的讲授更应把握好尺度,需将其严格控制在纯学术的讨论范围内,不应逾越高校管理规章和相关法律。否则,就像某媒体说的:“……那么他们的言论空间受到约束是难以避免的。这符合中国现行政治的逻辑”。

        对于私人的一些“异见”观点,则适合在课堂之下,师生之间、师友之间、同行之间、作者与读者之间等小圈子或小范围内自由议论。因为集体式的课堂,面对涉世未深的学生群体,如实的陈述事实与学术观点,让学生们自己来抉择和思考,比一味诱导学生的价值观倾向,效果会更好。毕竟从本质上来说,批评与抹黑,真的是两回事。

        高校思想宣传工作的转变与改进,经过这么多年,确实需要新的方式来改变以往的僵化式灌输,这与渐变的时局息息相关。高校学子将来步入社会,更多的是先要通过认同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观来引导自身行为,以便更好的融入现实社会。因而如何运用更有效的互联网方法,让年轻人更易于接受和思考,是对当今主流思想宣传者的一道考验。而知名“异见”人士的言论空间能否张弛有度,全在如何把握自己陈述观点时的尺度。笔者在此有言相劝,为学术传承的长远而计,望各位且行且珍惜。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