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好莱坞经典电影上映前,都删去了什么?

澎湃新闻实习生 吴小凡
2015-02-13 09:19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1915年2月8日,由美国导演大卫•格里菲斯(David Llewelyn Wark Griffith,1875-1948)拍摄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在洛杉矶首映。

        电影通过南方的卡梅隆家族和北方的斯通曼家族为线索,讲述了南北战争及战后“重建时期”的故事。本•卡梅隆和埃尔斯•斯通曼以及菲尔•斯通曼和玛格丽特•卡梅隆两对情侣的感情发展贯穿影片始终,他们在校园中相识,后因南北间的战争及对待黑人的不同态度而分离。在影片的结尾,两对佳偶终成眷属,这也代表了国家的统一,即一个国家的诞生。

        由于影片站在南方白人的立场重新审视了南北战争,流露出对黑人的歧视和对于三K党的美化,而遭到了多方的抨击。黑人领袖在《纽约晚报》上发文抗议,认为格里菲斯刻意将少数黑人的极端行为汇集到一部影片中,以抹黑整个种族。在纽约和波士顿,该片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推迟上映。而在俄亥俄、堪萨斯和西弗吉尼亚等地,电影的上映资格则被取消。各州的立法机构为谋求此片的禁映至少通过了八项法律。这是第一次震动全美的禁映事件。然而,这些举措却提升了影片的知名度,使票房屡创新高。1915年到1946年间,观影人数超过两亿人次。(Conrad Pitcher, D. W. Griffith's Controversial Film: The Birth of a Nation, OAH Magazine of History, Spring 1999; 13: 50 – 55)

        
《一个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电影海报

        尽管这部电影在票房上大获成功,但也引发了美国社会各界对于电影演出尺度的担忧。此后,在行业权力、行政权力、宗教权力的纷纷介入下,美国好莱坞逐渐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电影审查制度,并伴随着整个20世纪中期好莱坞电影业的黄金时代。

《海斯法典》:好莱坞最初的行业规范   

        20世纪初,美国电影业的快速扩张在行业内引发了激烈的竞争。为迎合市场需求,电影公司不惜突破尺度,暴力、色情和种族元素出现在了电影镜头中。由此,也引发了社会对于电影行业的批判。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州政府及市政府的行政权力开始介入电影的发行。

        1915年联邦最高法院将电影排除在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之外,即电影不属于“言论自由”保护之列,而须受到州、市政府的预先审查,这为各地电影审查提供了法律依据。到1922年,美国已有8个州实行了电影审查制度。由于各地的标准不一,对好莱坞电影的发行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在外界的压力下,电影公司希望借助于建立起行业规范来避免因电影审查造成的冲击。

        1922年,好莱坞几大电影公司发起成立了“美国电影制片人员及发行人协会”(Motion Picture Producers and Distributors of America, MPPDA),并聘请威尔•海斯(Will Hays)出任主席。该协会后来改称“美国电影协会”(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MPAA)。

        1927年,在海斯的主导下,协会参照各地的审查委员会的规定,几大电影公司联合拟定了影片拍摄时的“禁止与慎用”(The Don'ts and Be Carefuls),用于行业内的自律。

        1929年,信奉天主教的出版人马丁•奎格利(Martin Quigley)和耶稣会牧师丹尼•劳德(Daniel A. Lord)起草了一份旨在规范电影行业的法典,并提交给了各大电影公司。电影公司通过行业协会的协商与修订,最终在次年3月形成了《电影制片法典》(Motion Picture Production Code),这份著名的文件后来也被称为《海斯法典》(Hays Code)。它是世界上第一部限制电影内容的行业规范。

        这部法典对影片中的情节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在“必须维护神圣的婚姻和家庭制度”的原则下,规定影片不得将“通奸和不正当性行为(包括未婚性行为、婚外恋、其他不自然的性行为等)具体化、合法化,或将其处理得有诱惑性”;不得表现“激情场景”;不得表现“异族通婚”等。在表现罪犯和犯罪行为方面,法典规定任何时候均“不得将观众的同情导向犯罪、越轨、邪恶或罪孽一边”;“不得以对触犯法律和司法行为的同情出现,亦不得以诱导对此类行为的模仿出现”甚至一些常用的俚语也被禁止出现在电影中。按照法典中的规定,影片一旦违反上述内容,将不被批准。([美]斯蒂芬•法伯(StePhen Farber):《电影分级的游戏》,美国公共事务出版社,1972年7月,第7-8页。转引自孙绍谊:《从审查到分类——解析美国电影分级制度》,《世界电影》,2005年3月。)

        在法典颁布之初,这只是作为一部行业自律以供电影人参考。好莱坞的大部分电影制作人并没有严格遵照要求,而海斯办公室(Hays Office)在审查的过程中也缺少有效的执行手段。

        比如,1932年的这部由富翁霍华德•休斯(Howard Hughes)投资,霍华德•霍克斯(Howard Winchester Hawks)执导的经典黑帮电影《疤面人》(Scarface: The Shame of the Nation)。这部电影以黑帮教父阿尔•卡彭(AL Capone)的故事为蓝本,讲述了1920年代芝加哥黑帮头目从发迹到暴毙的故事。电影的初版(Version A)完成于1931年9月,片名最初为“Scarface”。然而在接受审查时,海斯办公室认为其中的大量黑帮情节过度渲染了暴力。为求得上映,制片方剪去片中的多个场景并修改了结尾。在最初的结尾中,主人公在逃脱了警察的追捕后中弹身亡。经过修改,主人公被迫向警察自首,并最终经审判被送上绞刑台。同时,电影也被要求加上“The Shame of the Nation”的副标题。修改之后的电影在纽约州仍未通过审核。投资人霍华德•休斯选择了无视审查委员会的结果,仍旧以第一个版本公映,并在发布时公开注明该电影未通过严格审核。

        
影片《疤面人》(Scarface: The Shame of the Nation,1932)剧照。图左为男主角的扮演者保罗•穆尼(Paul Muni)

“天主教道德联盟”:教会力量介入审查电影

        好莱坞电影人如此这般有钱而任性的同时,海斯办公室也对电影公司暗中包庇,未起到有效的制约。这样的现象愈演愈烈逐渐激发了教会的不满。

        1933年,费城大主教声称在其教区内上映的影片僭越了天主教的道德规范,号召所有教徒全面抵制这些影片。同年,芝加哥天主教势力亦加入声讨行列,天主教徒还参与游行以呼吁教会力量向好莱坞宣战。1934年,辛辛那提大主教约翰•麦克尼古拉斯(Archbishop John T. McNicholas)建立“天主教道德联盟”(Catholic Legion of Decency),联盟也将矛头指向了“美国电影制片人员及发行人协会”。麦克尼古拉斯主教还为“道德联盟”起草了一份誓词。从此,美国各地的天主教徒在弥撒时都须在神父的带领下进行宣誓,承认电影是“对青少年、对家庭生活、对国家和宗教的一种严重危害”,向上帝保证不去观看被教会指认为“邪恶的和不健康的”影片。

        除了这种口头宣誓以外,许多天主教堂还要求教徒们签署一份正式的保证文件。在短短数周内,仅在芝加哥和波士顿就有一百多万人进行了反电影的宣誓,在底特律和克利夫兰有超过五十万人宣誓,罗德岛、洛杉矶、西雅图也是如此。至1934年中期,宣过誓的教徒已经达到了700万之多。(Kathy Benjamin, How The Catholic Church Controlled Hollywood, Think Pieces, June 12, 2012)

        在美国,由于19世纪以来大量来自欧洲的新移民都信奉天主教,使得天主教徒占美国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到了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人口中大约有五分之一为天主教徒。他们主要居住在密西西比河东侧的大城市里。这些城市对电影业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市场,也是电影票房的保障。好莱坞的影片在发行到全国各地之前都先在这些城市里首映。如果受到天主教徒的抵制,将会为电影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面对强大的教会压力,海斯办公室被迫做出改变,雇佣天主教徒的约瑟夫•布林(Joseph Breen)负责掌管新成立的“电影制作法典委员会”(Production Code Administration, PCA),并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来执行电影的审查。

        迫于强大的天主教势力,电影法典委员会总是优先考虑天主教道德联盟的喜好。一些影片虽获得法典委员会的首肯,但为取悦天主教道德联盟,有时也不得不再行修改。黄金时代的好莱坞电影几乎笼罩在审查的阴霾之下。

        1941年,乔治•顾柯(George Cukor)摄制的影片《双面女人》(Two Faced Woman)虽已得到法典委员会的批准,但由于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主演的角色在影片中过于“诱惑煽情”,遭到来自天主教势力的反对。

        1942年上映的《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在接受布林审查时,遭到明确反对。布林不满其中汉弗莱•鲍嘉(Humphrey Bogart)所饰演的里克与 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饰演的伊尔莎曾在巴黎同居,并坚持结尾不可让男女主人公终成眷属,因为伊尔莎是一名已婚女性。

        
影片《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1942)剧照。汉弗莱•鲍嘉(Humphrey Bogart)所饰演的男主人公里克高尚地放弃这段感情反而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结尾       

        1947年,电影《34街奇缘》(Miracle on 34th Street)因表达了对离婚女性的同情而遭删减并被评为B级。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主演的《黄昏之恋》(Love in the Afternoon,1957)也因主教不满,而被迫修改结局。天主教道德联盟直到1960年代,还影响着好莱坞的影片。1962年的圣诞前夕,格里高利•派克(Gregory Peck)因在《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bird)中的表演,接到主教的质问电话。主教对影片中传达了善意的谎言可以被原谅而感到不满。

教会式微,分级制代替审查制

        1950年代中期开始,教会的影响力渐渐衰微,好莱坞电影在题材与尺度上都逐渐松绑。1952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定地方法院对意大利影片《奇迹》(The Miracle)的禁令违反了宪法第一修正案,宣布电影有权享受与新闻界完全相同的自由保障。社会氛围上,随着二战的结束,美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思想变迁,社会价值也不断受到叛逆行为的挑战和颠覆。进入1960年代,伴随着性解放和嬉皮士运动,教会权威在大众文化上的影响力更是大不如前。此外,电视业的兴起也引发了电影业的票房危机,竞争的需要必然要冲破制片规则的过度管束。

        随之而来的是电影人逐渐跨出《海斯法典》的藩篱。

        1964年,导演西德尼•吕美特(Sidney Lumet)拒不删减电影《典当商》(The Pawnbroker)中女演员的裸露镜头,而纽约的地方审查委员会也给《典当商》的上映开了绿灯。最终,“美国电影协会”给予了该片一次例外裁定,即“对审查当局认为不合条例的情节,须在片段的长度上进行缩减处理”。《纽约时报》则称:“这个前所未有的裁定,在所难免地将成为此后相关裁定的先例”。1966年,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主演的《灵欲春宵》(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中包含着大量的粗口,电影协会在和制片方谈判后进行了妥协,这部电影获得了当时奥斯卡全部十三个奖项的提名,成为了电影史上的一段传奇。

        1968年,随着电影分级制度的建立,好莱坞的电影审查制度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然而,那些伴随着审查制度而生的一幕幕经典画面却已经成为电影史上的永恒。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