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春运何时结束

2015-02-04 19:33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中国大陆的春运在短时间内运送的旅客人数,动员的运力、警力、媒体和其他社会资源,给人们的灵肉带来的愉悦与痛苦分离程度,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

        春运是中国现状的最大缩影:拥有全球人数最多的产业工人和服务业从业人员且来源地相对集中于中西部数个省份;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力大规模异地就业;高速城市化使大量农村和小城镇家庭成员远距离分居;一代城市打工者对乡土社会仍然怀有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

        为了减少春运给人造成的痛苦,舆论开出不少药方,从加大铁路和公路运力,打击票贩子、实施网上购票,到户籍改革、修建廉租房、落实劳动者带薪休假制度等等。老实说,这些都是治标都算不上的办法。在过去若干年里,铁路部门分别承诺在2010年、2012年、2015年和2020年解决春运“一票难求”问题,但2010和2012已经过去,2015年春运已经开始,这些承诺不早就成为笑话了吗?

        春运会一直存在下去吗?这要看造成春运的那些条件是否会永久存在下去。

        造成春运的最大原因是,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能否在未来逐渐填平?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能否缩短?近年来珠三角和长三角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内迁到中西部地区,带动相当部分产业工人回流,至少减轻了一些春运压力。这种产业布局的均衡化会不会在中西部地区逐渐形成若干类似于珠三角、长三角一样的工业集中地带,从而大大缩短工作地和家乡的距离?按照经济学理论,应该如此。

        春运的关键环节之一运输方式和能力提升情况如何。近十多年来通过铁路提速、修建动车和高铁,铁路运力倍增;人口密集地区的高速公路网基本成型,中国逐步进入汽车社会;航空运输日渐便捷化和平民化。这些由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社会变化仍在持续,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春运焦虑。

        旧的乡土观念何时开始淡化?今天春运大潮的主力,是“回家(乡)过年”的人们,但是长大成人的第一批移民二代,其“家乡”观念已经淡漠,回到籍贯地更多是一种“探亲”,而不一定非要“过年”不可,这种情感的逐渐演变,至少需要两代人的时间,大规模的国内移民潮基本结束才能完成,时限在三五十年后。

        中国春运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经济体在其特殊发展阶段的畸形现象。我们相信,按照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律,它的种种反人性之处必将结束于未来某一时段。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人员大规模流动的情况在未来可能会一直存在下去,但是其内涵肯定不再是现在的春运,而会更像西方圣诞和新年前后的那种旅客大规模往来,但不一定是“回家过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