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15年春运|快到站了,最后一通电话你会打给谁?

澎湃新闻
2015-02-05 21:31
来源:澎湃新闻
直击现场 >
字号

        【编者按】

        还有最后一站了,你在出站口等着,家里有菜没?……
        在列车上度过等待的几十个小时后,家就近在脚下。下车前,你的最后一通电话会打给谁,会说什么?澎湃新闻记者带你了解触及人心柔软的一面。       
2月5日近12时,上海至成都的K1156次列车途经达州,不少乘客下车回家。一位乘客在走出车厢后立马拨通了家人的电话。澎湃新闻记者 雍凯 图

        27岁工程师: “领导,开始检票了,一切顺利”

        澎湃新闻记者张婧艳 发自陕西西安

        凌晨2点到站的K4190,没什么人打电话回家,因为怕吵醒家人。

        张明月是上海某船舶维护公司的工程师,河南灵宝人,他打的最后一个电话,是给单位的领导。

        2月4日凌晨2点多,他在上海火车站的候车室,给领导打了个电话,“领导,开始检票了,一切顺利。”

        单位规定,离开上海必须向领导汇报。张明月听出来领导已经睡了,领导嘱咐他两句,随后挂断。

        这是他进单位五年后第一次回家过年。他没告诉父母,也不准备电话通知他们。打算下车后,打个车悄悄回家,给爸妈一个惊喜。

        对于春节不能回家,这个27岁的河南汉子早已习惯,春节期间照常工作的情况已经维持了5年。当他得知今年可以回家过春节时竟也没有太大的惊喜,他说自己“心如止水”,还是像往常一样,给家里邮寄了他们爱吃的小黄鱼干。旁座的大叔笑他“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洛阳、三门峡、三门峡西,K4190驶向张明月家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他摸着自己心脏的位置,笑着说“要到家了,心跳加快了,开始激动了!”

2月4日,K4190列车,张明月打算下车后,打车悄悄回家,给爸妈一个惊喜。澎湃新闻记者 张婧艳 图

        带两个孙子的姥姥:“ 你在出站口等着就行”

        澎湃新闻记者 储静伟 发自四川达州

        2月5日上午11点许,K1156次上海至成都的列车上,3岁多的涵涵给妈妈打电话。列车还有半个小时抵达州站,涵涵与姥姥给在家等着的涵涵妈打了到站前最后一通电话,交代接站的事情。

        “你在出站口等着就行,我带两孩子出来。”52岁的尹龙碧告诉女儿 ,还交代女儿先买好一些鞭炮纸钱。

        这一趟回家,尹龙碧带的东西不多,最大的“行李”就是两个孩子,3岁的外孙涵涵与7岁的孙子。尹龙碧与儿子、女儿两大家子都在江苏仪征打工。这一次因为老家一个亲戚去世,女儿早前几天回来,儿子儿媳与女婿因工作关系不方便回来,尹龙碧只好自己带着两个孩子回家 。

        尽管买了一张卧铺票,尹龙碧还是被两个调皮的男孩折腾得疲惫不堪。

        电话里,她还安慰着女儿,“没事,我挺好的,小孩都好,反正就到家了 ,有事等会见面说吧。”

2月5日上午11时许,K1156次列车,尹龙碧独自带着两个孩子,3岁的外孙涵涵与7岁的孙子。澎湃新闻记者 雍凯 图

        务工妈妈:骗女儿说不回家过年,把她逗哭了

        澎湃新闻记者 付丹迪 发自河南郑州

        “小玉不哭,你妈妈逗你的,我们现在就在火车上,马上回家。”

        在去往郑州的K279次列车上,刘菲与王伟正在给他们5岁的女儿阿玉打电话,但与其他人打电话不同,刘菲却闷闷不乐。

        刘菲说,她与王伟上个月来北京看病,今天准备回家过年,年后再回北京。“昨天我给我的小女儿打了5次电话,她都没接。家里人说她出去玩了,我很生气,现在的10后小孩不好管。”

        刘菲告诉澎湃新闻,为了管教女儿,她在今天上车后拨通了女儿阿玉的电话,告诉阿玉今年过年她和王伟不回家了,让小女儿自己在家过年。

        “她妈妈刚说完这句话,女儿就哭了,我赶紧抢过电话,和她说妈妈逗你呢,我们就在火车上。晚上就到家。”王伟告诉澎湃新闻,现在女儿已经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也有尊严,不好管教,刘菲最近生病,脾气也不好。“不过我已经给小女儿发短信,她答应在妈妈回家后,会主动和妈妈道歉。”

2月5日,K279次列车,王伟与刘菲刚与他们的小女儿通完电话。澎湃新闻记者 付丹迪 图

        准媳妇:“爸爸,我们还有一站就到了”

        澎湃新闻记者陈伊萍 发自贵阳

        在K833次列车上,25岁的黄莉一路特别兴奋,从上海到贵阳近27小时的车程,总能看见黄莉拉着周围的老乡聊天。这是黄莉第一次去贵州,今年她将跟随男朋友回老家过年。

        黄莉来自河南商丘,她32岁的男朋友王加学,老家则在贵州毕节市上的一个小镇。他俩平时都在无锡打工挣钱,2月4日一早踏上了上海发往贵阳的列车。

        黄莉说,两人计划近两年内结婚,所以趁着今年过年赶紧回男方家见见各位长辈。“未来公婆之前在无锡见过,还在无锡相处了一年,感觉都是忠厚老实的老好人。”说起公婆,黄莉满脸幸福,称自己很受老人喜欢,即使之后老人回老家了,也和她保持电话联系。

        2月5日8时,随着列车穿过一个个山洞,标志着离终点站贵阳更近了。此时,王加学还在上铺睡觉,黄莉则坐在过道的座位上欣赏沿途风景。忽然,她向邻铺的老乡借了手机,拨通了电话:“爸爸,我们在凯里了,还有一站就到贵阳了。今晚会坐大巴先去毕节,过个夜后再回镇上。您放心吧,我们都挺好的。”

        在这通报平安的电话里,黄莉说话的语气特别自然,丝毫听不出一丝新媳妇面对公公的尴尬。“把男朋友的父母当作自己父母来对待,又怎么会尴尬呢!”

2月5日,K833次列车,第一次去男友家的黄莉向未来的公公报平安。澎湃新闻记者 陈伊萍 图

        务工夫妻: “其实我们也希望儿女多给我们发短信”

        澎湃新闻记者 付丹迪 发自河南郑州

        2月5日下午,K279次列车上,去往河北邢台的吴氏夫妇为了省钱没买卧铺票,只能在车厢角落中睡觉。

        “我们俩不懂怎么网上买票,刚好昨天老板给我们放假,我们今天一大早就来火车站了。硬座卖没了,为了省钱我们买了站票,反正当天能到家。”丈夫吴登峰说。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火车行进中,吴氏夫妇一直在看手机。在被问及是不是儿女给他们发短信后,吴登峰尴尬地说:“没有,刚在看中国移动发的问候短信,我看到我们已经到了河北了。”

        “其实我们也希望儿女多给我们发几条短信,但他们忙,也有家,不发就不发吧。”采访中一直沉默的吴女士告诉澎湃新闻。

        吴登峰告诉澎湃新闻,他俩在邢台老家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都嫁到别的村子里了,儿子要帮忙务农。我们干不动农活了。只好去北京挣钱。”

        吴登峰说,这已经是他们老两口来北京的第5年,这5年里他们很少回家。“我59岁了,在工地干活,我老伴57了在饭店洗碗。5年来,我们俩平均1年回家3天,没办法,老了给孙子挣点钱读书,我们不能养地了,但还能干活。也不想变成子女的负担。”

        在被问及今年最开心的事情时,吴登峰说,往年都是除夕前两天才回家,今年老板多给了我们10天假,可以在家多呆几天。

2月5日,K279次列车,吴登峰与妻子蜷缩在车厢角落。澎湃新闻记者 付丹迪 图

        女儿回娘家:家里有没有买菜

        澎湃新闻薛小林 发自云南昆明

        我们即将到达采访对象的目的地,28岁的周丽(化名)的娘家——云南大理弥渡县溪流村,现在在弥渡县城弥城镇等公交车开车,县城到镇上还有20公里。

        此前,我们跟随高文学(化名)、周丽夫妇和他们五岁半的儿子周成(化名)一起从广州上车至昆明。他们夫妇俩在东莞塘厦镇打工,妻子三年前在闹钟制造厂受工伤休养至今,仅靠30岁的高文学一人养家。

        2月3日中午12点,他们从东莞出发,坐大巴车去东莞火车站。25小时后,4日晚11点半到达昆明,在昆明住了一晚,5日下午1点坐大巴,3个半小时后到大理祥云县城,坐三轮摩托去车站,再转车去弥渡县城,大约花了20分钟。据说镇上到溪流村如果不包车,得步行3公里。

        6点10分,开车前,周丽给妈妈打了个电话,问家里买了菜没有。她很重视“不速之客”(两名记者)的到来,县城到乡里最后一班车是6点半,已没有时间买菜带回家,周丽告诉我们后天乡里赶集可买到菜,问我们能不能呆到后天。

        上车前,尽管时间已很紧,她还希望“不速之客”在县城品尝一碗当地特产黄粉(用豌豆、锅巴、碱粉等材料做成)。

        据说县城到密祉乡的班车往年很挤,上车后得用帽子、包等物品先占位置,“否则天黑回不了家”。而今年,不知为何,站的人都没有。

        夕阳西下,但还是能感受云南的阳光,看到窗外田里的油菜花,“到这里人就放松下来了”,摄影师周平浪说。云南的阳光可能是当地最大的财富,买也买不到,云南的云总是浓墨重彩,颇具魅惑。

        小周成从车往滇西方向走后,看到窗外平坦的田地和远处的山,就不断跳起来指着窗外自言自语“这里是不是我家了?!”现在正坐在妈妈腿上,不断喊“到了到了!”天黑后就会到家。

28岁的周丽要回娘家云南大理弥渡县溪流村,在下车前,她打电话给家里,问有没有买菜。 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