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住厌了千篇一律的酒店,不妨交换房屋去旅行

编译 Ring
2015-03-02 07:23
来源:澎湃新闻
生活方式 >
字号

在Airbnb风行的当下,其实一部分热衷旅行的人很早就开始用房屋交换(Home Exchange)的方法去了更多的地方旅行,比如来自纽约的AMY VIRSHUP。在过去的三年里,她和她的丈夫先后用他们在曼哈顿的褐石公寓楼交换了位于阿姆斯特丹王子运河上的一栋光线充足的河景房、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一座距离贝壳湾仅几步之遥的公寓;和犹他州滑雪胜地的一栋公寓;去年夏天,他们又换了斯德哥尔摩的南岛(Sodermalm)区域的一座公寓,之后又换到了哥本哈根一个类似于布鲁克林海军码头的一座船屋。

本文为编译,有少量删节。作者:AMY VIRSHUP 来源:纽约时报

        
用曼哈顿的公寓楼换住一间阿姆斯特丹王子运河上的河景房不是在做梦。        

        最近不断地有些这样的广告出现在我的邮箱:“到托斯卡纳,来住我的别墅吧!”“春天的波尔多风景如画,我的乡村别墅带有私人泳池”“来里约热内如,住我的沙滩小屋,如何?”……诸如此类,每一则都有它的迷人之处,令人忍不住浮想联翩:在法国城堡的花园里,捧着一个有裂痕的大杯子品茗咖啡,虽略有瑕疵却也不失高贵优雅。或者,在科莫湖上,向快艇上的乔治和阿迈勒挥手致意。又或是到了晚上,回到地处伦敦的现代化公寓,坐在露台上喝一杯鸡尾酒。

        其实,有一段时间,我通过低价将我的家出租出去的方法,实现了其中的一些。这样一来我们省了不少钱。每天晚上,我们花着低于酒店住宿的费用,住着不同人的房子,整个假期下来,加起来省了数千美元。但更重要的是,这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去体验当地人的居住生活,了解了哪个面包房有最好吃的面包,哪种巧克力更利于缓解疼痛,花一个下午的时间穿过一个街区去吃冰淇淋,跟着当地路标的导航(在“cut the crap hair”发廊右转)就能回到“我们的家”。

在房东的家里,你常常可以透过各种线索去推测屋主是个什么样的人。

如何进行房屋交换       

        房屋交换没有金钱过手。它在旅游工业领域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正如旅游研究机构PhoCusWright的副主席Douglas Quinby所分析的,无法扩大规模是因为房屋交换这一形式本身存在局限性。“你要找的房子必须处于你的旅行目的地;或者,它得和你的结婚日期匹配;它还得和你自己屋子价格差不多,”他说,而且“你的屋子还必须得在交换的另一方想要去的地方。”

        1992年,Ed Kushins建立了HomeExchange.com。他介绍说,交换者们在打开网页细看前,会先浏览一下目录里的缩略图。在那个时候,如果你想交换房屋,你得“先写一封信,附在邮件里,然后等待回复”他说。现在,网站已经拥有55000名会员,每人每月为自己挂在网站上等待交换的房屋支付9.95美元,一年能完成将近120000次的房屋交换,Ed Kushins说。

        而其他一些公司的发展则不尽如人意:一个叫“第三个家”的公司,专注于豪宅的交换(公司会对想要交换的屋子进行考核以确保达到标准);“爱上换屋”公司拥有自己的积分制度,除了提供让会员互相交换住处的服务外,公司也有房屋租赁的业务。“全球家庭连线”则表示,它们是最早成立的房屋交换公司,在美国以外拥有最多的会员。

        
如果运气好的话,你完全可以换到西班牙度假胜地圣塞巴斯蒂安海边的海景房。      

        总是会有人问,让陌生人住在你的家里不会觉得奇怪吗?而事实却是,并不。交换关系既亲密又遥远。你们睡在彼此的床上,使用对方的毛巾,品尝对方的越橘莓果酱,或许,还能享用淋浴间那些你不常见到的豪华设备。我常常会在房东的家里,透过各种线索去推测屋主是个什么样的人,比如浏览书架上的一本本书名,或者凝视墙上的照片,又或许细细品味他/她的设计理念。因此,当我发现我们的荷兰房东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礼品店中某一件礼品的产品设计师时,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我从她宽敞美丽的白色起居室就已经窥见一斑。我们瑞典房东的照片里的两个小女孩现在应该已经有十几岁了,因为在她们的书架上放着《叛逆》和《分歧》的复印本。当然,通过这样的观察,我们发现去年夏天的交换者和我们之间也有着相同之处,那就是书架上放着的、Karl Ove Knausgaard的创意类畅销书系列《我的奋斗》——我的丈夫也是其拥趸。

瑞典宫殿被巨型花园环绕。

没有攻略的旅行       

        至今为止,我们还没有试过严格按照攻略或带着各种旅行必需品到处旅游。我们不太倾向于急匆匆地到处行走,而是更倾向于在各个旅游胜地间悠闲漫步。

        举例来说,我们在斯德哥尔摩的第一天,就离开市区前往了Artipelag,一个位于斯德哥尔摩爱琴海群岛上的艺术中心,这座艺术中心是由Baby Bjorn童车公司的创始人建造的。在那里,一个专注于爱琴海群岛艺术的展览上,我们发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瑞典王室成员尤金王子的作品。第二天,我们回到斯德哥尔摩,造访了其在王室狩猎场的住所。在那里,我们散步在他的花园里,并不断地被正在附近蒂沃利隆德格伦河游乐园举行的马赛的尖叫声所吸引。

        后来,我和丈夫一起乘船到了皇后岛,这是瑞典皇家宫殿的所在地,被一个巨型花园环绕着,令人简直难以将温和谦逊的尤金王子和这镀金的大厅联系在一起。

        那时候正是8月间,我们所到之处,都能看到人们悠闲地坐着,沐浴在阳光下,让我们不禁也加入他们一起。从下午到夕阳西下,路边的咖啡馆和露天啤酒屋始终都客满着。而显眼之处,都摆放着羊毛毯子,用以防备随时有可能到访的寒潮和阴天。

        
哥本哈根船屋

        在斯德哥尔摩待了一周后,我们又到了哥本哈根。至此,我们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房屋交换的代数方程式。二月的时候,一个丹麦家庭住在我们在纽约的家,而当时,我们正在犹他州滑雪胜地的公寓,公寓的主人现在住在卡塔尔。后来,一个瑞典家庭和我们交换了住处(不过第二周我们去丹麦的时候他们仍然住在我家)。而当我们在船上的时候,丹麦人家换了另一处房子住,于是那一周,我们就把房子租给了犹他州公寓的那个屋主。

        这次,我们的住所是停靠在Refshaleoen岛的一座船屋,这里曾经是Burmeister & Wain造船厂的所在地。这幢雄伟的工业化建筑已经被改造成为集餐厅、俱乐部、音乐会场所和彩弹场于一身的地方。后来,我们留下来想看看我儿子是否有机会加入战斗,但是经理告诉我们,场地已经被一对新人预订用来举办婚礼。我不知道我对丹麦人的期待是什么,但显然不是这个。

        
交换房屋旅行的好处之一是,你可以方便地探索这个城市,比如在当地人的面包店购买早餐。      

        船屋所处的位置注定了周边没有任何商店、街角咖啡店可以让我们解决早餐问题。后来,我们骑着租来的自行车,在回家的路上途经Lagkagehuset面包店,买了精致的糕点装满了我们的背包,也算是一种补偿吧。不过,骑行本身也是一种享受,沿着Prinsessegade一长溜下来,经过克里斯蒂安娜,一个棚户区,那里的空气微甜中混合着烟草的味道,在经历了几次突袭后成为了老旧的军事大楼。两个红色谷仓标记着这里是我们回到住处的唯一通道。这儿的“主人”,一只名叫Bulle的猫咪在一旁守候着。

房屋交换的乐趣        

        到我们抵达哥本哈根的时候,已经8月的第三个星期,斯堪的纳维亚的夏天即将结束。天气日渐寒冷,尤其到了晚上更冷。一天下午,当气温跌至1960年代中期的纪录时,我跟儿子说,我们得去布里格(Brygge)群岛的海港浴场了。那是哥本哈根海港的一个漂浮泳池,我一直都想有机会尝试一下。在上了甲板以后,我们开始准备高台跳水。我儿子一开始便从5米跳台往下跳,而我则从最低一级开始。入水的一刻是透彻心扉的冷,不小心呛进嘴里的水也不可思议的咸。直到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所有的丹麦人都是穿着潜水衣游泳的。

        
住在当地人家,过得像个当地人。

       如果说,斯德哥尔摩在美丽之余有点庄重,那么哥本哈根显然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布鲁克林。我丈夫曾经在Torvehallern酒店的食品大厅跟人争辩冷冲泡咖啡的优点(因为咖啡师说他不认为冷酿能够达到适当的酸度,并给他泡了一杯以作证明)。我们也在某个下午,在哥本哈根的街边饭店吃午饭,边上的小推车供应着秘制热狗,自制玉米饼和冰淇淋。我们还花了整个下午,待在一个前身是肉类市场,而今已经转型成集画廊、小制造企业,比如Butchers & Bicycles(一个精心设计的货运自行车制造商),和Kodbyens Fiskebar等餐馆于一体的区域。还有一个晚上,晚餐之后,我们骑着酷炫的橙色自行车,沿着自行车高架路回到了住处。

        
骑行是游览哥本哈根的最佳方法。 

      其实,房屋交换的很大一部分乐趣来自于,它减弱了旅行者外出觅食的压力。设想一下,在一个400平方英尺的酒店房间内,虽然配备了迷你冰箱和咖啡机,但住了几天便会感到无比压抑,让人感到绝望,只想逃离。而在一个别墅或公寓居住,甚至是住在一艘船上,则令人感到无比放松。我不必要每天晚上外出觅食,而是可以足不出户,一边收看《绝命毒师》,一边吃光所有的食物,脚边还有温顺的猫咪安静地睡着。如果这一切让你有家的感觉,那么,这就对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