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不要再为计划生育狡辩

2015-02-14 19:30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中国的人口形势和人口问题正在发生静悄悄的历史转型。从未来看今日,中国人口问题的新特征是人口亏损、人口风险、人口衰弱、人口负债等问题接踵而至,而产生这些问题的总根源就在于持续多年、不可阻挡的生育独子化和人口少子化趋势。

        毫无疑问,“单独二孩”政策是对独生子女政策的一次尝试性的重大修正,可以部分弥补独生子女政策的缺陷,而不是要破坏独生子女政策的完美。但这项人口新政只是迈出了一小步,大量非独家庭仍处于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风险和不公平之中,这不能不说是生育政策调整的一大败笔,其缺乏对生育伦理的基本尊重,必然滋生新的社会不满。

        中国必须明白,人口究竟该向何处去。国际经验表明,长期的超低生育率必然损害人口发展的潜力,产生诸如青年赤字、人口冬天等共性问题,而一旦形成低生育文化,中国将不以国家意志为转移,进入超低生育率陷阱而难以自拔,人口结构将失衡,人口活力将退化。

        有证据表明,中国已掉入超低生育率陷阱。不婚率、失婚率、离婚率的上升推动已婚生育率下降;晚婚晚育率、不孕不育率上升推动婚内生育率下降;急剧增加的子女抚养成本、生育机会成本和其他生活成本推动生育意愿大为减弱。生育文化的力量大于生育政策。生育具有内在的规律和惯性,低生育文化一旦形成,就有政策难以影响和干预的强大惯性。一旦年轻一代形成意愿性低生育现象,鼓励生育也未必奏效,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生育转变和人口转变证明了这一点。

        虽然不受条件限制的理想子女数有规律地表现为1.8左右,但受生育能力、养育条件限制的实际子女数平均在1.3以下。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宣称,单独二孩政策能够覆盖的目标人群数量在1100万对左右,全国单独且已育一孩家庭期望生育二孩的比例约为60%。然而,这60%又要打折不少。

        根据上海的经验,申请二孩的家庭只有不到50%实际生育了二孩。上海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年1月底透露,自2014年3月1日起上海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截至12月底,共批准单独夫妻再生育申请16639例。根据以往情况来看,实际出生的数量要少于申请数量。例如,2008年至2013年5年内上海有大约15000对夫妻申请了“双独二孩”,只有7000多对最终生育。

        从中可以理出一条生育政策落实的轨迹,期望子女数即理想子女数高于申请子女数,而申请子女数高于实际怀孕子女数,怀孕子女数高于实际子女数。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需要的是适度生育水平,而总和生育率无论在1.3以下的超低水平或者在1.5左右的很低水平,都不属于适度生育率。中国需要的是近更替水平生育率,即总和生育率在2.2上下波动。如此看来,“一胎化”不宜提倡更不该强制;即使全面放开二胎也还是不够的,需要尊重生育的自主性和多样性,同时适当鼓励和提振过低的生育率,这是人口新常态的重要特征和基本走向。

        科学全面的人口问题观决定着富有成效的人口治理观。中国亟须从目光短浅、片面错误的人口观中猛醒。新的大国人口观必须树立人口生态平衡、人口战略安全的新理念,并将生育公平、生育安全、生育适度确立为人口可持续均衡发展的坚实基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