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如何与家里长辈谈(你是)同性恋

索马里
2015-02-19 15:46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首先必须明确,你不是必须和父母开启这番对话,如果你的父母是《走近科学》和一些文艺座谈会的忠实拥护者,或者他们相信冬虫夏草,又或者你小时候因为阴茎角度的关系撒尿无法对准马桶圈而被父亲狠狠揍过。

        其次,做好你可以随时“离开”的准备,当然是在情非得已的情况下。尽管同性恋在各个族裔或者地区的自然存在率都在5%左右,20%的家庭里一定会有一位直系亲属是同性恋;又尽管作为精神(心理)疾病的 “恐同症”实际上并不存在,我们身处的文化无意识里就是具有狂热的生殖崇拜,想想我们关于死亡或者生命的形而上学是多么潦草简化——“同性恋”这三个字一定会让他们感到生殖链条被打破的恐慌,在最短的时间里激起父母最歇斯底里的抗议。

        不过阿多诺说过,情感不是坏思考,只是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最轻松的思考而已。要让父母不是将同性恋视作一种“病态”、“令人恶心的”、“还不如去死”的属性,你必须确认自己做好了相应的准备,也就是尽力解决或者回避那些可能让父母转移问题的漏洞——比如财务问题;对生物科学的含混无知;或者对自己的认识缺失(比如依赖他们完成大部分的人生决定)。你也许应该认真看完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出版社在1979年出版的那本常销书Now That You Know: What Every Parent Should Know About Homosexuality(Fairchild and Hayward)。

        意志力是必需品,这样保证你不会被父母潜在的负面反应移情,成为那种二元逻辑的牺牲品和合谋者——有时候扪心自问,是否自己真的做到不将“同性恋”与异性恋的区分嫁接到“好/坏”、“常态/非常态”、“自然/非自然”这些已经千疮百孔的概念范畴里,是否因为这种属性而羞愧甚至愤怒。

        然后规划出六个月至两年的时间来完成这场对话。鉴于大部分“理想的”父母都会经历震惊——否定——内疚——抑郁的阶段,才会做出理解/不理解的决定——心理学上,这几乎和承受 “丧子之痛”的父母经历的过程是一样的:很多人在瞬间的心理台词会是“我不(再)认识你,请你把我认识的某某某还给我”。这时候一定剂量的情感安慰可以让他们避免那种虚假的丧失感——“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还是同一个人。”(此处尽情补充亲情的告白,但无需戏剧化)。

        震惊过后他们会开始进行自我保护式的反击或者否定。有可能是赤裸的敌意和攻击——“某某某的儿子(女儿)不可能是……”;或者是回避——“你晚饭想吃什么?” ;又或者是放弃——“你选择什么生活方式是你自己的事情,我不想关心”;还有可能是拒绝,“这只是暂时的,你(或某某某)会变的”。

        如果你能有一个担任“咨询师”角色的朋友或者亲属当然最好,不然你只能从事实的角度一步步帮助他们完成对“同性恋”的启蒙。借助50、60后父母们所迷信的权威也未尝不可:可以引用至少在15前(2001年),我国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就可以将同性恋从精神、心理疾病名单中排除出去的事实。你可以引用最新的统计数据来支撑同性恋人群的普遍和隐形的存在。

        让他们将“少数”和“非正常”脱钩需要科学的中性支撑。比如,没有一种生物的构造是“完全正常的”,尽管大部分人双眼的颜色都一样,但还有一定数量的人拥有不同色的双眸。在你解释了同性恋只是一种自然的偏好,广泛存在于鸟类、黑天鹅、山羊和各民族的文化之后,他们必定很想知道现在的生物学对同性恋成因和进化机制的进展。你可以和他们分享目前科学界的共识,即同性偏好有确凿的生物学基础,比如,有科学家说它和基因相关(比如同卵双胞胎中有一名是同性恋,那们另外一位是同性恋的可能性是20%;还有直系亲属有同性偏好的人其继承同样偏好的概率也会比普通人要高);也有科学家认为不存在影响同性恋的基因,而是和胚胎身处的激素环境有关。

        但也应该坦承,目前生物学的研究比癌症研究还令人绝望,这种偏好的形成到底是受哪个基因组、哪种遗传方式的影响至今仍无定论,比如影响男同性恋的X染色体上的那种基因和女同性恋没有一点关系。相信我,你的父母对“等位基因”或者“表观遗传”这样的概念一定会茫然又厌恶,你只需要让他们相信同性恋是人类进化中一个偶然又恒定的过程——同性恋出现的概率并不会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不选择生育而降低,这种偏好“不是一个人生阶段”、“一种生活方式”那么随意而轻佻。不要说出太多超过他们问题范畴的内容,免得你主动提供的信息加增他们的敌意。

        在获得超越个人意志的生物学证据之后,很多父母会经历内疚和负罪感,尤其是一些离异的父母,会觉得“父亲/母亲”的缺席导致孩子有同性偏好。尽管不同门派的心理学今日还会为“父亲”“母亲”角色的扮演对孩子性向的影响大动干戈,但可以让你的父母知道,国际精神分析学界早已不再将同性偏好视为“性倒错”。而另外一些事实则可以让他们尽快摆脱内疚感,正视这种偏好——那些不被父母接受的同性偏好人群,其自杀率、抑郁症和滥用毒品的概率分别是被父母接受的同性偏好人群的8倍、6倍和3倍。

        在父母的抑郁或者绝望时期,情感性的纽带可以抵消他们的孤独感。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绝望和悲伤也很重要:“我不会看到你的孩子了”、“我没法告诉其他人这个消息……”“你让我感觉很无助” 你可以适当分享自己经历的类似痛苦,又或者用同志平权运动的新进展来让他们相信,同性偏好不(再)会剥除你生活的尊严和希望。

        对于一些不迷恋权威和控制的父母而言,经历、理解同性恋的概念也许并不是一个特别夸张的过程。我的一个朋友A,他的父母晚年的最大心愿就是回到自己出生的城市,有属于自己的房子,A帮助他们实现了这个愿望之后,他们似乎对确认、干涉他的性偏好再无兴趣了。我的另外一个朋友B,很年轻时追逐个人不受限的自由,但后来意识到父母那代人对子女的控制欲是文革年代领袖崇拜畸形的延续——那代人从小开始就被灌输一事物都要有对错、高低之分的观念。他突然恻隐之心大发,不愿意让自己的婚姻问题成为父母偏执症的一部分,准备坦承自己维护这么多年的秘密,让他们有放松和反省的机会,但却迟迟无法开口。虽然他有很多次机会,因为那敏感的母亲试图向孩子展示自己具有理解力和包容心(暗示他坦承一些秘密之时),他还是退缩了,“因为不想让自己处在乞求爱和理解的位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