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如何与家里长辈谈:大龄单身青年回乡过关锦囊

澎湃新闻记者 普芮
2015-02-22 10:19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过年第四天。

        如果说回乡的同性恋、女权主义者和丁克族都在家中长辈的关怀与盘问中已涉险过关的话,我想亲切地问一句:大龄单身青年,三天四夜过去,你们还好吗?

        要知道,举国上下关心你们的长辈,可比前面三种人群多得多得多。

        据说,如今催婚催到失去理智的家长,对单身子女发表如下言论已非罕见:“你先把婚结了,到时候离婚都可以”,以此证明我女儿是有人要的、嫁得出去的。“男人都一样,你和谁结都可以,到时候不要也没关系,关键要把孩子生下来,孩子是我们家的,跟我们家姓,我帮你养”,认为女人的认证是有孩子。

        更有动辄拿高血压、心脏病做要挟的,甚至撞墙的、下跪的、写遗书的、离家出走的“不懂事”家长。

        面对如此险恶的生存环境,澎湃新闻绝不袖手旁观。特此为读者带来沪上著名心理咨询师、两性关系专家吴迪鞭辟入里的分析,并递上锦囊妙计:手把手教大龄单身青年,春节回家如何从容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催婚压力。

什么样的催婚最有效?

        吴迪从这些年大量咨询案例中发现,父母催婚子女而引发心理焦虑,通常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子女对家长的唠叨感到心烦,忍不住要说理,想在口舌上争胜,论证在婚恋观念上你错我对。

        另一种是,子女自己心里也很着急。“我怎么就这么无能呢,就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对象呢?比我小的朋友都结了两次了,我却连个对象都没有。”父母的催促无意中击中了子女的软肋,揭开了问题,让他们觉得很难堪。自己的焦虑甚至恐慌,和父母的焦虑发生共振,于是更加焦虑。

        不过,怎样的催婚才是最有效的呢?请遭遇催婚的青年们回想一下,这么多唠叨里,哪句催婚的话会让你痛、会伤到你的心,而不是仅仅让你觉得烦?因为如果只是成天唠叨的催婚,很容易左耳进右耳出;只有刺到心痛的催婚才是真正会让子女在意的。

        或许你会发现:只有让你内心觉得愧疚的催婚,才是最有效的。这类催婚会让你觉得自己不结婚就无法报答父母,是不孝,是对不起他们的,因此深感内疚。

        吴迪在多年的咨询经验中还发现,严重的催婚往往发生在父母丧偶、离异或感情特别不好只差没有离婚的家庭。此时子女结婚生子会成为父亲或母亲唯一的希冀。并且这类家庭中的孩子也常常会在潜意识中这样认为:我的妈妈(或爸爸)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孤单,很可怜。我作为我母(父)亲活在这世上的唯一光亮,只有靠我去拯救他们。没有我,我的母亲活在世上一点儿寄托、意义和价值都没有。而现在这么重要的我却无法满足她的希望。“这就是我们自以为的报答、孝顺和爱。这种想法使得子女和父母构成一种共谋关系。”吴迪总结说。

        只有双方“共谋”的催婚才是有效的。如果子女不这么认为,那么催婚的化学效应就不会那么强。

        而父母关系融洽祥和的家庭,或许也会有所记挂,但通常不会把孩子逼婚逼到走投无路只想逃的境地。因为父母在生活中有自己的快乐和寄托。

怎样的人能够顶住催婚压力?

        如何应对催婚,在本质上,就是如何管理父母。怎样的人能够管理好父母,顶住催婚的压力呢?人格独立的人。什么叫独立?吴迪提供十二条非常具体的问题供你自查对照,是否达到了独立的基础线。

        1、大学是自己选的吗?专业是自己选的吗?

        2、大学是走读还是住校的?

        3、大学时打工赚钱吗?

        4、留学时和父母视频聊天吗?

        5、工作是自己找的吗?

        6、工作后跟父母住吗?“是”的话,交钱吗?“不是”的话,究竟是自己“住”还是自己“睡”?会做家务吗?会做菜吗?

        7、一个人旅行走过多远?(旅行,不是出差打飞的。)

        8、习惯一个人看电影/购物/去party吗?

        9、谈恋爱/滚床单跟父母汇报吗?

        10、相亲对象都是父母介绍的吗?

        11、不开心找父母倾诉吗?

        12、晚归要父母同意吗?

        管理好父母,也就是要做父母的“家长”,要学会安慰他们“幼小脆弱”的心灵。面对单身的父母,更要成为他们的心理咨询师,多听他们诉诉苦,经常给机会听他们诉说自己活得不容易、觉得孤单这类内心苦闷。倾听时你只要做一件事:过去抱抱她,并表达“妈,你真的不容易”。而面对他们对你的所有数落,你都不要去否定、反驳,只需点头说“是是是”“对对对”,比如男生还可以说“是,妈,你说得很对。我无能。现在外面的小姑娘要求都太高了。”简而言之,你要接纳父母倾诉的所有的苦闷情绪。不要在这种时候试着说理辩论。

        而且,吴迪提醒,你以为催婚逼婚就完了吗?结婚之后就没事了吗?还会有催生。催生完还会有教育问题:孙子孙女穿多了穿少了,饭嚼烂了喂给他们吃,“天冷棉毛裤要穿上!”“纸尿裤不能用!要用我做的尿布”。诸如此类,绵绵不绝,生生不息。

        因为你只要让父母做主了,他们就会替你做主到底。因此要趁早划好界限,立好规矩。所谓界限,就是什么事儿归父母管,什么事儿由你拿主意。

如何应对催婚?

        最好的应对,就是告诉父母,你为脱离单身状态具体做了些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能谈恋爱的人,要是一个活生生、有感知力的人,同时还需要有闲情逸致。一个麻木的、身体一部分已经死掉的人,或者特别特别忙的人是谈不了恋爱的。因为谈恋爱是一件很耗费精力的事,对于目的性很强的人来说,也没多大“意义”。有“意义”的是相亲,即所谓“过程不重要,结果才重要”——而这种价值观恰恰是营建良好关系的大忌。事实上,很多催婚父母都抱有此类观念。正是他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灌输的此类观念,毁了子女的恋爱能力。

        此外,不要以为催婚逼婚的父母就不会反对你交的男(女)朋友。他们一方面会急得要命,另一方面等你带一个回来了他们又会开始挑毛病。这儿有三点要诀:第一,你男朋友好不好,你父母是通过你的嘴知道的。第二,父母在意对象的那些方面,你要用行动告诉他们你会考虑的,并有自己的判断力。第三,被挑毛病的男(女)朋友的行动,很重要。如果受到家长嫌弃,要有勇气拉着另一半的手去对方家长面前,坦诚地谈谈那些他们介意的问题,说说自己有没有解决方案了。要让他们看到你是有担当的,你有行动、在努力,你是有办法的。“每个人其实都有长板和短板,要会展示自己的长板,应对自己的短板。”

        除了对自己的充分了解之外,良好的沟通还建立在对父母的了解上。他们的喜恶,他们底线,他们最能接受的对话方式——要用他们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和他们进行沟通。

        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发展盟友。春节走亲访友在饭桌上被七大姑八大姨逼问婚恋状况很痛苦是不是?先联络好这些姑姑姨姨叔叔舅舅的孩子吧,互相通气,让他们去跟他们的父母打好招呼,见面不要来问你催婚的话题——这是预防工作。并相约,万一第一道防线没有拦住,当彼此陷入险境的时候,要搭把手互助解围:帮腔打圆场,或者岔开话题。

什么是长辈无法拒绝的理由?

        如果你是男生,独自在上海工作,碰巧找了个上海女朋友,面对家里催婚你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妈,你要知道那是上海丈母娘!我要先把'丈母娘'的颜色摸清楚。”如果家长以“要趁年纪轻体力好帮你带孩子”作为理由,你可以说“妈,您放心,上海丈母娘是不会让奶奶带小孩的。上海风俗都是外婆带。而且您住这么远,还要跑来上海带孩子?想都不用想。妈,您就准备好好安度晚年吧。到时只要来上海抱抱孙子住一个礼拜,就能回去了。”早点做好对父母的教育工作和心理建设,并且连下一步,婚后家长来家里住多久的时间都讲好了。

        当然,这是最容易应对的情况。但不会谁都如此幸运。

        比如春节,危机四伏的饭局,盟友不在,长辈包围,自己单枪匹马如何脱身?挡箭牌就是挑他们最讨厌的(对象)特质来讲。通常,当下中国家长最讨厌子女对象拥有的不良品性或恶习有:

        (男朋友版):花心、勾勾搭搭(所谓“动手动脚”、“人品有问题”),动手打人,单亲家庭,等等。

        (女朋友版):势利、漫天要价,不要跟婆婆一起住,脾气不好,等等。

        而千万不要拿来作为理由的是:没感觉,谈不来,三观不合,太高太矮不够帅之类对相貌的评价等。吴迪指出,这种抽象的理由,八零后们的父母基本上听不懂或不接受。

        最后,假如你体力不支,想要速战速决,请现在就背诵牢记下列护身符:

        “有好的帮我介绍!”

        “正在努力中。”

        “明年一定有!”

        “是是是。对对对。”

        “有几个在考察。”

        “表姐离婚了吗?”

        “股票怎么样?”

        “身体还好吗?”

催婚现象会永远存在吗

        在吴迪看来,催婚这一现象不会持续下去。“1970年之后出生的父母就不会这样对待孩子。催婚是是五零后父母对待八零后孩子特有的现象,中国发展太快,这两代的代沟不是30年而是100年,生活习惯、价值观等各方面都不同。比如五零后父母很多都没有自己的生活,子女是生活唯一的重心;还有结婚对他们来说,是传宗接代、必须做的事,和个人的幸福感没有太多关系。”

        催婚这一现象会随着新陈代谢自然消失。而吴迪认为她所能做的,就是帮助年轻一代,因为并不能指望改变老人。“只有让年轻人自我觉察,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理解他们的父母。但并不意味着要按照父母的意思做。”年轻人自己要变强大,学习能够在这一“代谢”过程中减轻痛苦的技巧。

        吴迪和上海SALSA舞教父Bob联合创办“恋爱训练营”已经举办了四年,手把手教年轻人如何谈恋爱。目前发展状况是一年比一年好,参加的学员越来越多。训练营中就会教很多和父母相处的技巧,而主旨则是帮助营员自我成长,实现人格独立。“虽然叫做'恋爱训练营',但要把恋爱谈好,把婚姻经营好,和父母相处好,背后其实是健康、完善、独立的人格。所以实际上应该叫'自我成长训练营'。”

        据悉,目前这块市场越来越大,因为大家对找对象这件事都感到焦虑,是种“刚需”。而且每代人在这个议题上都会有自己的难题。即使未来,八零后被催婚的现象会消失,但九零后、零零后依然会要学习如何与父母相处,如何经营两性关系。“以目前四年的经验看来,九零后营员遭遇的问题和八零后没有任何不同。”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