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的父老乡亲|芜湖老城:再看一眼,也许明年回家就不在了

黄俊如
2015-02-26 08:28
来源:澎湃新闻
快看 >
字号

        【编者按】

        2008年,芜湖“古城改造”动迁工程正式启动。就和很多其他城市古建筑的命运一样,芜湖老城区的很多老房子,包括“十里长街”的大部分都被陆陆续续拆掉。

        曾经的繁华终于化为尘土。

        许多“老芜湖”不得不离开熟悉的老屋小巷和街坊邻居,搬去安置房或者等待被安置。

        今天,我的父老乡亲是曾经或还在芜湖老城居住的人。

        安徽芜湖的老城区是从青弋江和长江的交汇处发展起来的,这里有许多砖木结构的徽式小楼,黑色的瓦、白色的马头墙、镂空雕花的木窗。还有被称为“十里长街”的绵延的青石板路,多年前曾是繁华的商业街。

        在小时候,老城区虽然繁华不及鼎盛时期,但仍然是个充满市井气息、生机勃勃的热闹地方,还常常可以用批发价在这儿买到文具、零食,日用品,和各种小玩意儿。我的初中三年也是在这里的儒林中学度过。

        我已经四年没有回家乡安徽芜湖过年了。小时候,每逢除夕的下午,在家贴好春联,噼噼啪啪放一阵炮仗,便随爸妈来到老城区儒林街上的奶奶家见亲戚,吃年饭。

        六年前,由于家乡的“古城改造”计划,老城区启动了动迁的步伐,奶奶也不得不搬离了居住了半个世纪的老宅。我也没有再回来过,直到今年的春节。

        邻居老周手持着收音机散步,从奶奶家老宅门前走过。他是儒林街上为数不多的“钉子户”之一。

        奶奶住的老宅有个很美的名字,叫“雅积楼”,是儒林街上颇具传奇色彩的一栋建筑,有人说,汤显祖当年在这里写了《牡丹亭》。爷爷是附近中学的老师,大学的时候研究古典文学,据说文革的时候,他冒死埋了好几箱古书在院子里藏起来。

        后来我上高中,学到《牡丹亭》,便来翻爷爷留下来的线装书看。现在,老宅的门被水泥封住,据说得到这种“封门”待遇的老房子,便有保存下来作为“新古城”一部分被修缮的希望。

        汪阿姨原来住在老城区的“南门湾”,她听说古城就快被拆完了,特地骑了自行车来看最后一眼。虽然从小在这里长大,但是故地重游的时候,她还是懵了,好半天才弄清方向,因为“真的拆得完全认不出来了。”

        一番周折,汪阿姨找到了自己曾经的家,她在老屋前留影纪念,说是要给自己的子孙们看看。

        从前熙熙攘攘的青石板路,只剩下了二十米左右的一小截。
        毕业十二年,儒林中学的教学楼变成了给老城区的动迁户居住的动迁过渡房。住在里面的动迁户们,纷纷装了“锅”接收电视信号。

        校门口的街道不复存在,变成了土路。学校的大门也不见了,只有这样一个围墙的豁口通往母校。

        

        从前的教室,也变成了一户户的人家。 每间教室有前后两个门,被格成两间住房,住两户人家。

        从老教室的窗外看去,是老城的断壁颓垣。
        王恺昊是我的初中同学,他爸爸在老城区长大,也是在这里读的书。自从上大学以来,他几乎每年都要回老城一次,眼见着它一年一年地衰落下去。这是他初一时候的教室,现在也住进了动迁户。他说:“十五年的时光,学堂变住房,不忍心也要再看一眼……”
        85岁的王奶奶和92岁的陈爷爷原来住在老城区的金马门仓巷口。陈爷爷家几代人都住在那儿,100多年的祖产老屋,还是说拆就拆了。

        现在老两口在这里过渡,等新的安置房造好了再搬过去,高层电梯房,“新房子没有老房子好!新房子,我们哪都不认得,下了楼也不敢乱跑!”

        57岁的叶叔叔原来住在老城区的笆斗街,由于老屋被拆,新的安置房又还没有盖好,只好住在这里过渡。

        他一人独居,在医院打杂为生,有一只小狗相伴。

        王恺昊在旧教学楼的顶层俯瞰曾经的校园,对面红色的楼,是我们初三时候的教学楼。

        现在教学楼成为了“大砻坊公共服务中心征收指挥部”。

        “指挥部”的大门紧锁,红楼的横幅上写着“大征收,大建设,大发展,争朝夕,时不我待”。门外的横幅上写着“百日会战,攻克艰难,旧城改造,你我同行。”
        “就叫我轮椅吧。”这位腿受伤的动迁户说。他也是从小在老城区长大的,现在住在这里过渡等待回迁,“我哪里也不去!都习惯了。以前我打车就说,到东门(老城区的地标之一),谁都知道在哪。”

        儒林中学的临时住户里,有一家人靠做女式内衣赚钱,把广告写到了围墙上,地上还躺了一块“芜湖丝绸厂”的厂牌。该厂早在十多年前就关门了。

        “轮椅”把躺在地上的厂牌扶了起来,感慨道,“这个玩意有年头了!现在什么都不在了。”

        王恺昊站在老城区弋江桥的桥头眺望,曾经,这是他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

        这里是芜湖市青弋江上最早建桥处,旧为通津桥,建于16世纪,后来屡毁屡建,现在的这座建于1957年。

        附近,一座新的弋江桥已经开建,一旦建成,这座老桥也将被拆除。

更多澎湃新闻视觉产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方式” thepaperphoto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