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演后谈"应该谈些什么?

阿之
2015-03-18 07:21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中国舞台上的演后谈,大部分交流的效率都不高,且常常会发生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尴尬场面。

        中国的戏剧舞台光数数各种国际戏剧节的名目,京沪两地就有“戏剧奥林匹克”、“爱丁堡前沿剧展”、“上海国际艺术节”等等,还不算上北京人艺、国家话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这些国营老字号剧团一年一度的外国戏剧邀请展,天津、深圳、杭州、乌镇等地也纷纷举办起了自己的戏剧节,目不暇接的跨剧种、跨文化交流着实让业界人士与戏剧爱好者大快朵颐,可与此同时,也有一个在这些演出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场合时不时让台上台下都怨声载道,这个场合,就是演后谈。

        中国舞台上的演后谈,大部分交流的效率都不高,且常常会发生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尴尬场面。有一些发生在观众身上:明明有翻译在场非要提问时秀外语的;见到偶像声泪俱下占用大量时间而罔顾其他真正有疑问的观众的;主创在台上回答观众问题,有些观众非要在台下进行“同声翻译”以显示自己学识渊博的;还有些更出格的观众,干脆把与主创见面的机会当成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契机,软磨硬泡让名导演为自己创作或投资的作品挂名艺术总监……

        在更进一步地剖析这些问题前,我们先思考一下:演后谈的意义是什么?演后谈的意义本该是消除主创和观众之间的隔膜,让主创想要传达的信息更有效率地传递给观众,可为什么会一次又一次地发生这种浪费时间又效率低下的交流?

一、戏剧工作者们,向观众普及戏剧常识是你们的责任之一

        在批判与吐槽某些“奇葩”观众的行为之前,笔者最想提醒的是各位趾高气昂的戏剧工作者:你们必须认清楚一个事实,即大部分的中国戏剧观众,哪怕是时常自己掏腰包购票进剧场的,都是非常缺乏系统的戏剧启蒙的,而你们的责任和义务,除了保证演出的质量外,对观众的提问耐心聆听和解答,也是进行戏剧常识普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由香港“进念二十面体”剧团以及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制作出品的《半生缘》因为种种原因迟迟不能和内地观众见面,而首先在香港上演了。《半生缘》的某场演出是中学生包场并附有演后谈,据主创之一事后在微博上透露,那天的演后谈质量相当高。

        这不仅让笔者联想到了香港的中学里十分注重的“通识教育”。香港的通识教育,是有戏剧这一块的,这个板块有“中小学粤剧教育计划”、“教育剧场计划”等组成部分,应该说,受过基础教育的人,对剧场和戏剧的认识不可能为零。而以笔者曾经求学过的澳大利亚昆士兰地区为例,当地中学也有戏剧课,且多为必修课,有时一周有四个课时,其地位甚至与大陆中学里的语文、数学等高考科目不相伯仲。

        开展戏剧课的优点有很多,而最显著的两个优点,一是保护母语教育的发展,二是锻炼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而中学的戏剧教育师资不但包括自己本校的戏剧教师,若有额外的教育经费,还会请当地著名的戏剧团体及戏剧公司来为学生开展工作坊,并且学校会组织学生集体观看戏剧演出并完成相应作业。

        反观国内的戏剧爱好者,大部分都属于“自学成才”。他们的戏剧知识基本来自于以往观看过的演出或者自行翻查的文字资料,大部分人对于戏剧的基本类型和流派缺乏了解。碰到一些在国内形式尚算新颖的剧目,缺乏启蒙的弊病就显露出来了。

        绝大多数时候,主创对于各种反馈还是比较宽容的,但有时候他们所体现的自我优越感,也怠慢了观众。有些主创的大脑似乎受到了很严密的程序设置,只有对“深刻”、“震撼”、“新颖”这样的字眼有正常反应,而对于一切的疑问句,则都以怒火相向。

        如崔健和高艳津子联袂制作的《十月·春之祭》演后谈,曾有一位观众询问这场演出所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崔健很酷地回答:“你这票是别人送的吧?”而薪传剧团的王翀导演当被问到戏的创作手法时,常回复观众的一句话是:“人家国外早就这样了,应该是你戏看得不够多。”王导,若不是观众看的戏少,您这“出口转内销”恐怕早就没市场了吧?

二、亲爱的观众们,演后谈并非炫耀的好地方

        诚如笔者在上文提到的,有些时候观众的一些小心思小习惯,也拉低了演后谈的沟通效率。其中一个很典型的行为,是秀外语。去年中法合作的《太太学堂》观众交流会以及“爱丁堡前沿剧展”的收官之作《迷失》均配有法语翻译,前者一位观众站起来用法语提问完后让随行的青年女翻译用中文问道:“请问您可以再用中文说一遍吗?”后者则各种口音的英文提问此起彼伏,让整个剧场顿时化身成为巴别塔,让翻译好不忙碌与尴尬。

        还有一种则是“同声翻译”,这在涉及到一些涉及典故的戏里尤为常见。主创在台上讲解着典故的起源和象征含义,台下则争分夺秒地和台上的主创抢时间,仿佛领先主创那么几秒钟说出见解,他便是全场的赢家。

        另有一种“炫耀”是在抛出问题前列举一堆自身经历。比如去年上海国际艺术节旅美舞蹈家沈伟的《声希·春之祭》演后谈上,有位观众就该作品的多媒体运用纠缠半天,列举了一系列他看过的运用到多媒体的作品,直到主持人不得不打断他,“请问您的问题是?”碰到这样的场面,常会让台上台下无可奈何,演后谈本来就时间有限,这种铺陈太多的提问,也占用了其他观众和主创进行更多交流的机会。

        除此之外,还会有粉丝为了争取偶像的关注而上演起宫斗戏。北京曾有一场“云门舞集”的创始人林怀民先生的讲座,就有位观众起立后痛哭流涕地表达了对林先生的崇敬和喜爱,之后被其他观众制止了,而后,又一场对林先生的仰慕倾诉大会又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亲爱的观众们,演后谈更多是对演出现场当下的答疑解惑,虽说在大环境里,百花齐放各抒己见是被认可和提倡的,但毕竟演后谈时间有限,请不要再为了一己私欲去浪费其他观众的宝贵时间。更何况在自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何须担心声音不被听见?

        虽然演后谈有过如此多的尴尬和不快,笔者还是推荐大家去读读网络匿名剧评人“北小京看话剧”的一篇博文《感谢那些“愚蠢”的演后谈》。我个人认为,没有愚蠢的问题,只有愚蠢的行为,这些愚蠢的问题包括与演出无关的自我炫耀、浪费其他观众的时间、把无礼当犀利、将意志强加在他人身上等等。主创和观众大可不必为了一个你早就知道答案或者缺乏戏剧启蒙意识的问题而大动肝火,毕竟,多听听别人的问题,也是了解戏剧普及情况以及戏剧生态质量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