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熊猫“家底”普查细节揭秘:千里找粪便,检测DNA

澎湃新闻记者 许梦娜 实习生 尹瑞涛 章佳慧
2015-02-28 14:50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野外调查队员在采集一堆新鲜的大熊猫粪便。  CFP 资料图

        当队员兴冲冲把一书包留有余温的大熊猫粪便背回营地时,古晓东顿时傻了眼。

        “太多了,高兴得很。”

        古晓东在做的,是一项被称为大熊猫界的人口普查工作——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以下简称“四调”)。大熊猫调查每十年进行一次,从70年代启动以来,中国目前已经完成了四次调查。

        2月28日,国家林业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第四次大熊猫普查以及有关大熊猫保护情况。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陈凤学在发布会上介绍,本次调查历时3年,截至2013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1864只,增长了16.8%。但如何保护和恢复那些被高速公路、高压输电线等人为干扰而割裂的栖息地,仍是保护大熊猫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2011年11月到2013年6月,古晓东作为全国大熊猫第四次调查四川分队副队长,率领着他的队员们翻越横断山脉,从青藏高原东部的若尔盖县一路南下,到位于金沙江北岸的凉山州东大门雷波县,两地车程为843.5公里,驾车需要将近15小时。

        调查大熊猫的种群数量,需要通过它们的粪便进行判断,这是中国大熊猫研究第一人、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胡锦矗独创的咬节法。中国已经通过这个方法完成了四次大熊猫调查。

        在“像刀子一样的树枝树叶”中,唯有一摊熊猫粪便能让所有人兴奋起来。如果还冒着热气,队员们会毫不犹豫把它收入囊中,这是对他们一天辛苦工作的最大嘉奖。

大熊猫保护依然面临挑战

        全国大熊猫调查约每十年进行一次,由国家林业局负责组织实施。

        四调的结果表明,全国共有野生大熊猫1864只,相比2003年第三次调查(下称“三调”)增加了268只,增长了16.8%。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共49个县(市、区)有野生大熊猫分布,大熊猫栖息地面积达到258万公顷,相比三调增长了11.8%。

        “种群数量和栖息地面积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保护大熊猫的工作从此高枕无忧了。”WWF(中国)项目执行总监刘晓海指出,“栖息地的破碎化,小种群的生存风险,大熊猫保护和长期生存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根据“四调”结果,仍有46.2%的栖息地、33.2%的种群仍然在自然保护区体系外。大熊猫局域种群共33个,其中有24个小种群占12%的大熊猫个体面临较高的生存风险。栖息地内盗猎、采割等一般干扰虽然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大型干扰如采矿、路网扩张、水电开发、旅游和景区建设等方面的影响却日趋严峻。

走样线

        古晓东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介绍,从2011年11月起,四川省林业厅从全省自然保护区、林业部门、大专院校林业专业的老师和学生中陆续抽调了200余人参加“四调”,有100人是长期固定人员。

        GPS、罗盘、地形图、海拔表、卷尺、游标卡尺都是他们的必备品。而新伙伴PDA,就像一个智能手机,存储着等高线地形图、GPS导航系统和调查需要填写的表格,调查队员可以在PDA中记录调查数据,直接导入电脑存储,避免表格丢失的情况。

        在出发前,每个队员需要确定当天所走的样线,这被称为大熊猫调查的外业调查法。

        根据事先划定的调查范围,工作人员以两平方千米为单位在地图上打出网格,并给每个网格编号,确保能每天完成一个网格的调查任务返回营地,距离较远的网格,队员需要带好充足的食物和帐篷,准备露营,甚至独居野外。

        在四川省,“四调”队员们总共走过10000余个网格。队员们靠脚一步一步丈量大熊猫的家园,寻觅它们的踪迹。

        在每个网格中,调查队员需要考察当地的地形地貌、植被状况、竹子分布状况、海拔高度,搜寻大熊猫的踪迹,比如粪便、卧迹、洞穴、爪痕等,并将这些信息一一记录,以此分析大熊猫的生境情况。

        古晓东介绍,队员会请一名熟悉当地情况的农家人当向导,但由于一些农家人开价高、对路况不熟悉,并不是每一位队员都有伴,“很多情况下他们都是独行侠”。

DNA身份证

        调查大熊猫的种群数量,还需要通过它们的粪便进行判断,这是中国大熊猫研究第一人、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胡锦矗独创的咬节法。

        咬节法被称为内业分析法,如果两个粪便样本的咬节平均值之差大于2毫米,则判断为两只个体。研究显示,2毫米的区分标准是一个比较保险的数字,因此,据此分析出大熊猫种群数量也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数字。

        大熊猫曾是食肉动物,由于后天的演化变成以箭竹为主食的食草动物,但大熊猫的消化系统并不像牛一样可以反刍,所以在它的粪便中,夹杂着未被嚼碎的竹杆和竹叶。

        这一来,就为“四调”队员寻觅它们的踪迹提供了极大便利,调查队员们回忆,大熊猫的粪便闻上去不但不臭,甚至有股淡淡的竹叶清香。

        “熊猫吃竹子时喜欢横着咬,下颌骨越宽咬出来的竹节越长,说明熊猫个体越大,不同的熊猫咬出的竹节是有区别的。”古晓东告诉澎湃新闻。

        “越是林子深的地方越要去。”“四调”队员石凌向澎湃新闻坦言,要寻找到大熊猫的踪迹,必须要穿过那些“像刀子一样的树枝树叶”,然后用“肿得像棒棒糖的手指”拨开大熊猫的粪便。

        同样是“四调”队员的张翼记得很清楚,第一次发现熊猫粪便是在石棉县安顺乡,当时“就好像捡到个宝贝一样”。新鲜粪便的价值更高,可以从鲜活的肠壁细胞中提取大熊猫DNA样品,这是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相较前三次调查更为精确的地方,每一组DNA分子探针,就像是大熊猫的“身份证”,同时能成为它的遗传档案。

        DNA法全名为“非损伤性DNA数量调查法”,通过检测DNA,可以分辨大熊猫的雌雄,判断个体间的亲缘关系,帮助人们了解大熊猫种群的发展趋势。

        2011年6月,四川省“四调”启动后,在王朗自然保护区,DNA法首次作为调查方法投入使用。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早在2003年至2005年,科研人员在王朗自然保护区,就曾使用DNA法做过调查,结果显示,这里生存着66只大熊猫,这一数字比“三调”结果高出两倍,数据更为精确。“年龄大的大熊猫因为牙齿磨损严重,咬过的竹节宽度较大,而未成年大熊猫咬过的竹节较窄,从而可以分辨大熊猫的年龄段。由于大熊猫幼仔以吃竹叶为主,粪便中很难找到咬节,所以幼年大熊猫往往不在咬节法统计范围之内。”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杨志松分析。

        古晓东介绍,队员们带回的大熊猫粪便,经酒精浸泡,将收集到的一瓶脱洗液冷藏在冰箱中。调查结束后,收集到的所有脱洗液,都将送往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进行DNA提取。

        常常有队员因为担心新鲜粪便不够多,捡一书包背到营地,这可把古晓东乐坏了,因为有足够的样本可供提取。

        在一年的调查中,除了数大熊猫粪便,张翼还见过藏酋猴、黑熊、毛冠鹿、林麝、小熊猫、豹猫等等的踪迹,在“四调”之前,他闻所未闻。

野生大熊猫生性机警,擅长爬树

        “四调”队员程跃鸿曾经接到过一个偏远的样线,他们的队伍已经在盘龙寺山间行进了一天,得赶紧找个沟底露营,天色越来越暗,雾中夹杂着细雨,程跃鸿的眼镜已经花得看不清了。

        但下坡路尤为难走,程跃鸿试了几次都没有办法踩稳,采集的熊猫粪便和测量仪器无论如何都不能损坏,背上的“宝贝”此刻就是一个拖累。

        正应了队员们那句“常在林间漂,哪能不挨刀”的调侃,队员党小伟走几步就可以从鞋中揪出吸血正酣的蚂蝗,一行人都泄了气。

        程跃鸿不记得是哪位队员在拉他,晃眼间看到的一团黑白的小东西,正是一只横卧在树上的大熊猫。他一眼量出,这只大熊猫约40厘米长,还是幼崽。

        虽然一路上发现了大熊猫的卧迹,但程跃鸿却不抱任何期望,他们一路追寻的“宝贝”,也仅仅是大熊猫的一摊排泄物,运气好的话,可能还留有余温,证明这只大熊猫还没有跑远,可能和队员们还在同一座山上,但当程跃鸿见到这熟悉的粪便的主人时,他竟然没有办法立即反应过来。

        在安静中僵持了一会,小家伙似乎发现有异类闯进了它的领地,一溜烟就钻进了旁边的树林,“可惜没拍到”,程跃鸿只能无奈地拍了拍大腿。

        近一年半的“四调”工作,在四川“小分队”200余人中,活体野生大熊猫被发现四次,12名队员有幸目睹。

        跟圈养大熊猫给人“萌”、“憨”的印象不同的是,野生大熊猫生性机警,擅长爬树,平均有14.2小时,即59%的时间都在寻找食物。虽然大熊猫胖,但在野外非常善于奔跑,因为它们的四肢粗壮有力,即使在险峻的地带和浓密的竹林内穿行也能行动自如。

        看起来温顺可爱的大熊猫发横起来也会表现出兽性。2012年,在龙池自然保护区景区大门外放羊的农夫刘云康看到一只全身沾满泥土的大熊猫正往林子里钻,他决定把它逮住交给保护区,结果,大熊猫突然发怒,反在他小腿上狠狠咬了一口。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