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如何治理雾霾?“空气污染之都”洛杉矶半个世纪的教训和成就

曹军骥
2015-03-01 11:01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编者按:该怎么治理雾霾是有经验可循的,比如历时半个多世纪的洛杉矶雾霾治理。

        《洛杉矶雾霾启示录》一书描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市60多年来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形成、发展和防治等历史细节。

        1940年代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依赖于汽车的新兴生活方式等污染所形成的烟雾,于1943年7月开始对洛杉矶市居民健康带来巨大危害,而洛杉矶的居民通过数十年的努力与抗争,将洛杉矶市从烟雾蔽日恢复到蓝天白云。

        洛杉矶市两位记者奇普·雅各布斯和威廉·凯莉著通过深入调查,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事件发生时的众生相,以及该事件对美国污染治理进程的促进与当前全球各国绿色环保发展的深远影响。2014年,《洛杉矶雾霾启示录》中文版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文选自译者曹军骥的前言,有删节。

      
        洛杉矶,在中国人的印象中是美好的。1984年,当许海峰一声枪响为我国赢得奥运会历史上的首枚金牌,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赛场上伴随着雄壮激昂的国歌冉冉升起时,国内公众通过当时才刚大范围推广的彩色电视国际赛事转播,对奥运会和承办这届奥运会的“天使之城” 洛杉矶拥有了一个美好的记忆。然而,真实的洛杉矶则作为美国“空气污染之都”饱受几十年烟雾污染的折磨,刚开始从烟雾蔽日恢复到蓝天白云。

        我是做空气污染研究的,很早就听说过洛杉矶的光化学污染,也大概了解一些情况,但对于其污染的产生、程度和防治等历史细节的了解基本空白。2013年7月19日,我收到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的来信,邀请我来翻译奇普∙雅各布斯和威廉∙凯莉所著的《洛杉矶雾霾启示录》一书。

        这本书通过纪实小说般的语言刻画了洛杉矶60多年来光化学烟雾下的众生相: 饱受污染摧残的愤怒公众;直面污染危害而仗义执言的医生;想采取措施却不知如何下手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官员;绞尽脑汁想要搞清楚污染产生机制的科学家;面对责任推诿扯皮逃避、只知逐利的工业巨头;想凭一两个奇思妙想治理污染而名利双收的妄人;在污染肆虐时看到商机想发一笔大财的商人,等等。

        由于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采和使用,对污染控制和防治的无知、漠视和有意逃避,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初期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由于空气没有特供权,空气面前人人平等, 无论谁都得面对空气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科学与无知,责任和逃避,公益和唯利以及远见和短视等社会面面观在作者好莱坞电影剧情般的演绎中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作者通过文学性的语言描述了很多政策和研究工作背后微妙的过程及其来龙去脉,这是很多读者在科学研究著作中很难读到,但却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真实故事。

1943年洛杉矶烟雾事件。

        作为文学记者,准确理解科学是件很难的事情,但是本书作者不仅做到了,而且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通俗的语言对洛杉矶空气污染的来龙去脉做了详细介绍。书中生动地描述了很多洛杉矶人抗击空气污染的科学故事,如第三章专门介绍了“空气污染控制之父”斯米特(Arie HaggenSmit)教授如何通过实验研究在历史上第一次探明光化学烟雾(洛杉矶烟雾又被戏称为斯米特烟雾)的本质: 机动车尾气与工业废气在太阳光作用下反应生成臭氧,这个突破性发现是现在美国甚至全世界制定空气污染标准的科研基础之一。作者对斯米特教授科学研究背后的故事做了深入描述,对他的科学贡献表达了溢美之词。但是,作者也实事求是地客观描写了斯米特教授的局限性,如他错误断言空气污染对健康没有什么不良影响,这反映了污染的复杂性以及单个科学家的局限性。

        污染问题不是一个人能全部理解的,即使如斯米特教授这样伟大的科学家,离开其专业领域,也会犯错误。此外,作者还介绍了洛杉矶空气污染研究部门如何开展科学与技术研究,积极应对空气污染。如洛杉矶当年有很多人出主意采用人工干预的办法来消除烟雾,后来著名的气象学家莫里斯·内布格在《科学》(Science)写了一篇文章,认为所有这些人工办法都不可行。他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指出,这种针对污染治理的“抽排”办法犹如抽干海水那样,是无法实现的。这些对我们今天防治雾霾污染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两位作者作为地道的洛杉矶人,从小就身受空气污染之害。为了再现那段历史,他俩不辞劳苦,从档案本、旧报告、故纸堆中搜寻当年的故事;记录仍然在世的亲历者讲述与污染斗争的细节,等等,从旧故事中提炼出洛杉矶空气污染史的浓缩版。每章、每段、每句话,都有深刻的含义和意义。作者的文字力透纸背,字里行间揭示出污染现象后的思想本质,期望传递出空气污染的共性特征。

        掩卷深思,洛杉矶昨天的污染故事很多以惊人的方式在现今世界上许多城市活生生地上演着。如一位官员在1956年调侃道“我们花了35年来消除烟雾,其中的30年对抗政客,5年治理烟雾本身”。作为斗争结果的环保法案、减排措施和方案控制住了洛杉矶的烟雾,但是新的问题在历史长河中接踵而至: 能源危机、CO2减排、全球变暖等。舒适但高能源消耗的现代生活方式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面对这一事实,多数人仍在妄想单纯凭借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来治理污染,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全球化大背景下的今天,地球上的人们互相影响,谁都不能独善其身。这一系列故事的背后,往往都有利己主义者和科技至上论者的身影。犹如空气污染领域的“寂静的春天”,作者提出深刻的反思: 如果科技也对环境危机无能为力,人类该怎么办?

        两位作者讲述的是洛杉矶的故事,放眼的却是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工业化进程中的我国也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大气污染。重读这段洛杉矶烟雾污染治理历史,反观当今席卷大江南北的雾霾事件、经年治而不降的空气污染,我觉得有如下几点特别值得借鉴。

        首先,高度重视科学研究。20世纪40年代初洛杉矶发生光化学烟雾污染时,各界人士都茫然不知所措;经过大概10年的摸索,由加州理工学院斯米特教授率先发现机动车与工业尾气的光化学反应产物是污染的肇因,之后的控制都是围绕这个科学结论展开。没有高水平科研成果做支撑,如盲人摸象,不仅污染控制的效果差,甚至污染控制的基本方向都是错的,出现越治理越污染的局面。因此,洛杉矶很早就开始了空气污染的科学研究,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高水平的科技攻关。如1968年成立的加州空气资源局(CARB)第一届主席就由斯米特教授担任,几十年来CARB引领与左右了美国空气污染的科研水平、控制技术、标准制定、法规条例等进程。

2010年9月6日,美国洛杉矶城市景象。 CFP 图

        其次,对污染治理的长期性要有足够的认识,不能寄希望是“毕其功于一役”。从1943年7月8日洛杉矶出现第一场有记录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开始,谁也没想到这个污染治理工作持续70余年,时至今日还在继续。烟雾污染发生的头几年里,政府官员、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开场合信誓旦旦拍着胸脯承诺几年内就要改善这种烟雾污染(尽管它是什么、如何形成都还不清楚)。从1943年算起,洛杉矶这个“美国空气污染之都”,尽管投入巨额资金、巨量资源、巨大努力,进行人类有史以来最长时间、最大规模的污染控制实践活动,直至作者成书的2008年甚至今天,空气质量虽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变,但相比之下,洛杉矶的污染仍高居美国各大城市之首,由此可见污染控制的艰巨性。

        再者,需要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多个部门来共同治理污染。洛杉矶空气质量改善,除了依赖科技进步,还要紧密依赖经济分析、社会管理、产业替代等多种手段;不仅依赖环保单位,还要依赖研发机构、环保社团、产业部门等全社会的共同投入;上至州长、市长,下至贩夫走卒,无论职业医师还是社交名流,都对空气污染控制做出过贡献。空气质量的改善不仅与污染源控制有关,也与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换、人民生活方式转变等有关。需要吸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深刻教训,对新上马的高污染工程项目做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防止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产生新的污染。

        (本文作者曹军骥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大气气溶胶与环境、PM2.5污染研究权威专家)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