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破除人口恐惧症

2015-03-07 19:35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人口问题辩论是过去一年中最重要的公共事件。辩论不但摧毁了计划生育政策的理论基础,指出了这一政策导致的严重社会后果,还揭露了以下事实:计生部门一直在用错误的数据和统计方法预测人口形势。这严重误导了决策。

        关于中国的人口形势,现在我们知道得比过去更多,也更准确。基本情况已经明朗:中国人不是生得太多,而是生得太少;超低生育率将带来严重的老龄化问题;而小幅政策调整——如“单独二孩”政策,根本于事无补。

        辩论普及了很多人口学研究成果。比如,工业化和城市化会导致生育意愿和生育率下降;又比如,依靠推行自愿基础上的节育政策,中国的生育水平曾从1970年的5.7下降到了1979年的2.8。根据王丰教授等人的研究,同时期生育率与中国相当的国家,在没有实施生育管制的前提下,生育率在1980年代都经历快速下降。换句话说,生育管制完全没有必要。

        关于人口本身,人们的看法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不仅是消费者,不仅是计算人均GDP时的分母,人也是生产者。实际上,人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头。一个国家如果缺少足够多的年轻人,就会丧失创造性和活力,经济增长也无以为继。日本等超低生育率国家就是前车之鉴。

        这些看法在现代社会广为人知。但在中国,计生部门长达数十年的宣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制造了对人口的恐惧,鼓动了对生育的歧视甚至仇视,使政府对生育这一基本权利的管制合法化。

        只有在破除人口恐惧症之后,我们才能重新审视这一“基本国策”及其造成的苦痛悲剧。30多年来,成千上万的妇女遭到强制流产,或被强制实施绝育手术,许多人因为罚款倾家荡产,有些人因此家破人亡。计划生育政策造成了大量失独家庭,并在中国的户籍、就业和教育体系中植入了制度性的歧视。中国将长久承担实施这一政策的代价。

        绝大多数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强烈主张中国立刻取消人口管制。但他们面临着现实的障碍。首先,人口恐惧症在官员中仍普遍存在;其次,计生部门还在为自己辩护,尽管听众日稀;最后,政府不得不为人数庞大的计生系统寻找出路。

        和人口问题的严重性相比,这些障碍微不足道。也许唯一的问题是决策者自己。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