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政协委员葛均波的烦恼:开一天两会至少接三个骚扰电话

澎湃新闻记者 姜丽钧
2015-03-05 20:40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葛均波 建议,通过人大立法的手段,对于个人信息的隐私作出明确的界定和保障。新华社 图

        3月4日是全国两会政协委员开始小组讨论的第一天,让在沪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葛均波烦恼的是,那些不知名的骚扰电话从上海追到了北京,甚至一直追到了两会会场里。

        “开一天会,我至少接了三个骚扰电话,卖保险、卖基金、卖房,他们都是从哪里得到我的电话号码?”这让葛均波更坚定了自己正准备递交的关于加强个人信息的安全的提案。

        他建议,通过人大立法的手段,对于个人信息的隐私作出明确的界定和保障。对于泄露个人信息的单位和个人,作出明确的行政处理或设立相关的法律条文进行惩罚。同时,公安等主管部门应主动建立追索个人信息泄露的机制,加大对于银行、医疗、房产等各部门关于用户信息安全性的管理和保护,加大追查泄露并侵犯个人信息安全事件的力度。

        他还认为,目前急需加强对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管理,应该将个人在互联网信息的安全提升到与现实中个人信息安全同样的高度。

        “现在,我几乎不敢接固定电话,可是又怕会错过什么病人的信息。”葛均波非常无奈地说。

        这几年,随着互联网信息化越来越发达,他明显感觉到个人信息的安全性越来越低,手机每天充斥着各种推销、诈骗的骚扰电话,打开邮箱100封邮件里有90封是没用的,不是卖发票,就是各种中奖信息。

        他记得,有一次他正在忙着查房,一个推销的骚扰电话却打了进来,他忍不住抱怨:“你真的不知道别人正在忙吗?”结果对方却发来短信质问他。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即使走进两会的会场,他也无法摆脱这些骚扰电话,而在与其他委员的沟通中,他也发现几乎每一个人都收到过垃圾信息和商家的骚扰电话。

        “在德国的公用电话亭,几乎每一个人家里的电话都可以翻到,但大家都不会担心自己的信息安全,因为电话骚扰的惩罚是很重的。”葛均波认为,目前在国内,个人信息随意可以购买,有大量的团伙及个人利用各种渠道获取个人的信息,并通过不同的方式牟利。最常见的就是广告推销,而更严重的甚至包括电信诈骗犯罪行为。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追索个人隐私泄露问题不力,惩罚太轻了。”葛均波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他曾经因为有一次在进行重要工作时被电话骚扰,最终通过举报公安部门,但耗费很大精力才得到答复。而在很多情况下,对于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往往是发生案件才进行调查。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