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央视总结总理报告掌声:有齐声叫好,有为自家部门被提及鼓掌

白岩松/央视《两会1+1》
2015-03-06 06:51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新华网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3月5日的两会现场,又是一次次的掌声雷动。

        当天,与会者们不吝惜地将鼓掌送给了李克强总理,总次数定格为52次。

        掌声代表心声,或长或短,或高或低,这是与会者的一种“任性”使然。

        媒体在第一时间抓住这一会场特写,也是传播报告的一种“任性”报道。

        不过,政府工作报告好不好,仅靠掌声次数无法得出科学批判。

        3月4日,央视《两会1+1》节目提出如是疑问:掌声越多越好吗?

        为此,该期节目请来央视“名嘴”白岩松现身说法。

        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现场状况究竟如何?

        谈及听会感受,白岩松直言,“我对现场一次一次的掌声感触最深,但是跟以往的感触不太一样,为什么呢?这次总理做完报告之后,果真没多久,媒体又习惯性地统计数字,有的说51次,有的说52次,马上把这个过程中的掌声次数全给总结出来了。但是,好几位委员,包括我自己也突然开始思考一个新问题,习惯,媒体的这种总结掌声的习惯,对吗?掌声越多越好吗?大会的掌声应该是怎样呢?”

        白岩松认为,该鼓掌的时候坚决鼓掌,当总理说到“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时,全场掌声雷鸣,几乎不约而同。当说到包括海峡两岸关系,官员不作为要追责等内容时,掌声都是非常整齐的。但是,有趣的是,中间有很多的掌声显得很尴尬,甚至干扰了总理,这样的掌声是不约而至,甚至不是大家的集体意志。

        他说,首先,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头一句话便是,“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这反映了总理的低姿态,而且是向代表所代表的人民,甚至可以说包括委员们来做这个报告,大家应该拿出一种审议的态度,没必要用一次又一次的高密度掌声,提前就做出评判,表达审议通过的态度。

        有太多次的掌声甚至打乱了总理读报告的进程、节奏。白岩松认为,有时候,总理都没想到,会场就突然响起了掌声;有时候,只是几个人的掌声带动了周围的人;有几次,读报告被掌声直接中断,总理只好等大家鼓掌之后再继续读下去,他其实并不觉得此处应有掌声;有时候,总理坚决不停顿地继续读报告,掌声则随之平息。其中有一次,甚至是两三个人鼓掌,令旁边的参会者差点笑出来,鼓掌者也觉得不合适便终止了掌声。

        白岩松后来得知,为什么有的掌声稀稀拉拉,并非大家集体的心声,只是因为报告涉及到了鼓掌者所在的部门,鼓掌者屁股决定脑袋,这种猛烈的鼓掌进而把周围的人给带起来了。

        白岩松说,其实不是掌声越多越好,大赞无声,一个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十来处让大家感受深刻的内容,能够反映人民意志的掌声就很好了。参会者应该将掌声更多地用在反映大家意志的时候,而有很多只是因为代表了部门利益的掌声,零星的掌声,何必去打断、打乱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的进程和节奏。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