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际思想周报 | 死亡绝非必然命运

澎湃新闻实习记者 杨珊
2015-03-09 09:06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尤瓦尔·赫拉利:死亡绝非必然命运

        由约翰 • 布罗克曼(John Brockman)创办的在线沙龙Edge网站,以云集知识精英而闻名。3月4日,该网站上传了一段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内曼(Deniel Kahneman)的对话视频,主讲人是后生尤瓦尔·赫拉利。

        赫拉利绝非等闲之辈。2002年于牛津大学耶稣学院博士毕业,出版过《骑士时代的特殊战役(1100~1550)》(2007)、《最后经历:战场启示和现代战争文化的创生(1450~2000)》(2008)等专著。之后,赫拉利转向了一种极宏观的跨学科的世界历史研究。新著《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2014)畅销全球20余国,据说100周蝉联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赫拉利还在“慕课”(Coursera)上讲授“人类简史”课程。简直是知识界“当红炸子鸡”!

        赫拉利最关切的是未来人类发展走向。他主张打开视野,发现各种选项与可能性。在未来,死亡绝非必然的命运,而只是一个科技问题。人之所以会死,可不是什么神的旨意,而是因为各种技术问题,像是心脏病、癌症、感染。而每个技术问题,都可以找到技术性的解决方案。心脏衰竭的时候,可以用起搏器加以刺激,或直接用新的心脏取代。现在最优秀的人不会浪费时间为死亡赋予意义,而是忙着开发新的药物、研究革命性的新疗法以及各种人造器官。

        但是,假设科学找出了能够医治所有疾病的万灵丹,加上有效抗老疗程和再生治疗,能够让人永葆青春,击败死神,那么,最可能发生的事,就是整个世界感到空前的愤怒和焦虑。因为在过去,死亡是唯一完全公平的事。不论再富有、权力再大,人也难逃一死。但是将来光是想到自己得死,而有钱人居然能长生不老,就会让穷人怒火中烧,不可遏抑。

        未来的个体将不可遏制的孤独与无聊。社群和家庭的凝聚力下降以至解体,国家和市场取代了原本大家庭提供的福利、卫生、教育、养老等功能。每个人都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也越发难以真正信守承诺、不离不弃。现在的个体是作为孤立的、疏离的、没有价值与意义的个体而存在。而在日本已经出现了虚拟的亲密关系。

        宇宙大爆炸的奇异点(singularity)是否会到来?《黑客帝国》中直接的大脑—计算机双向接口的设计是否在逼近?如果大脑能够直接存取集体共同的记忆库,对于人类的记忆、意识和身份认同又会有什么影响?赫拉利不是在毫无缘故的脑洞大开。倘若智慧设计成为生命原则,智人被超人类取代,我们的接班人与现在我们有完全不同的意识层次,那么我们今天所纠结的宗教、意识形态、恐怖主义也都将烟消云散。

第三帝国研究进展

        2015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有关纳粹德国的研究著作纷纷借机出版,其中不乏名家大师的作品。

        一本是美国历史教授乔纳森·佩特洛波洛(Jonathan Petropoulos)刚出版的《希特勒统治下的艺术家:在纳粹德国的合作与幸存》。该书追踪了十位当时愿意留在纳粹德国,选择与希特勒政权“合作”的现代艺术家。佩特洛波洛以详尽的史料叙述了这些艺术家在纳粹德国的所作所为,并探讨了其背后原因。尽管每个案例都很复杂,但几乎都不出“私心与自负”。

        另一本是剑桥大学历史系教授理查德·埃文斯(Richard J. Evans)出版的《历史与记忆中的第三帝国》。埃文斯以新的历史观再研究第三帝国,比如在一个更广阔的国际与全球背景之下,纳粹德国作为帝国主义时代的一部分该如何看待。最富争议性的是,埃文斯并不将纳粹德国在欧洲的种族灭绝视为单独的特例,而是将之与其他国家其他时期的类似暴行做类比。将希特勒在欧洲的政策,与美国对大平原的殖民、大众汽车与克虏伯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运作相提并论。这些新历史观都在挑战我们的思维与神经。

反映印度强奸案的纪录片遭禁

        在印度女性处境之危险于“强奸流行病”一词可见一斑。在今年妇女节前夕,以2012年新德里“黑公交轮奸案”为题材的纪录片《印度的女儿》,突然在印度遭禁,引起舆论哗然。

        据CNN报道,印度新闻与广播部长向所有的新闻频道发布禁令,称纪录片“看上去会鼓励与刺激对女性性侵”,尤其是强奸犯的言论不应该出现在纪录片中。

        该纪录片中对轮奸案主犯的9分钟采访,是是否应该禁播的争议点所在。面对镜头,这名已被定罪并面临死刑的强奸犯显得全无悔意,反而表示受害者乔蒂要对自己的死负责,“体面的女孩不会晚上9点还在外面闲逛……我们有权为她们上一课”。强奸犯还叫嚣“当被强奸的时候,她不应该反击。她应该只是保持沉默,允许强奸”。

        同意禁播的舆论认为,不应该给强奸犯一个平台来表达其观点,甚至为强奸“正名”,这就像是在将强奸犯视为“名人”对待,“公共空间不应该有强奸犯”的位置。

        然而,纪录片导演莱斯利·厄德温(Leslee Udwin)认为禁播理由非常牵强,“他们在没看纪录片之前就歇斯底里”“印度怎么能够禁播一部关切公众利益的片子呢!”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