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对话|复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学校曾拒绝1亿美元捐赠

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蓉 实习生 杨蓉 李冰雪
2015-03-19 21:42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复旦大学副校长、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冯晓源

        3月19日下午,即将迎来110周年校庆的复旦大学收到了“最土豪”的贺礼:复星集团通过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捐赠1亿元人民币设立“复旦-复星健康梦基金”,这也是复旦迄今接受到的单笔最大额捐赠。

        复旦大学副校长、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冯晓源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复旦接受捐赠的标准是接受“干净的钱”,协议里明确有这样的条款,复旦基金会也会对此做背景调查。捐赠不是交换、买卖,我们接受的是干净的、不带附带条件的捐赠。        

        澎湃新闻:此次复星捐赠是复旦接受的最大单笔捐赠?

        冯晓源:是的。目前为止,复旦接受的捐赠中,除位于江湾的李兆基图书馆来自于1亿元人民币的捐赠外,复星集团这次1亿元人民币的捐赠是国内校友企业中最大的一笔,捐赠将分期到位。

        澎湃新闻:复旦如何吸引到这笔捐赠?

        冯晓源:复星集团的创始人是复旦大学的校友,复星和复旦一直有着业务上、学术上的合作。这也不是复星对复旦的第一次捐赠,多年来,复星捐赠过复旦经济学院的大楼,还在复旦设立了多种奖学金,这一次正逢复旦110周年校庆,捐赠数额比较大。

        吸引这笔捐赠的过程并不短,我2011年到了现在的岗位后,第一个跑的校友企业就是复星,现在复星发展壮大了,社会责任感加强,但是企业的捐赠来自于利润,这么大的数额,并不容易。复星董事会除了复旦校友外,还有其他的非复旦校友,不过大家都看到了健康这一人类共同的话题,复旦和复星将共同打造适应中国未来发展的大健康生态。

        澎湃新闻:有很多中国人在国外留学归来后,普遍更愿意捐赠国外名校。你怎么看?

        冯晓源:如果学生的“第一桶金”是通过学校支持拿到的,相信将来回报学校会毫不犹豫。在学生最困难的时候,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学校没有任何提供帮助,想让校友后来再反哺,是不太现实的。毕业生之所以捐赠到国外去,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国外求学时,学校在最需要的时候给了他帮助。

        国内的捐赠文化和捐赠环境还正在慢慢培养,国内的捐赠工作和配套机制起步较晚,达到一定的效果需要一段过程。国外的公立大学和中国的公立大学情况类似,学校的预算都以政府投入为主。

        国外私立学校必须靠捐赠才能维持发展,捐赠对他们来说太重要,哈佛的捐款高达每年300多亿美元。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的校友捐赠机构就好比一家银行,是完全独立的金融机构,所有学生毕业后,都会收到校友会、基金会发出的信,提醒毕业生们该给学校做贡献。

        国内还没有这样的文化氛围。包括复旦在内的国内大学,以政府投入为主,基金会募捐所占比例不大。大学要进一步发展,需要自己募集一些资金。2004年,复旦正式建立基金会,逐步扩大在校友中的影响力。

        澎湃新闻:有一种说法,国外有捐款免税政策,但是国内这方面有缺失。

        冯晓源:事实上,中国对捐赠也有免税政策,只不过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的成熟体系,国内的免税手续相对复杂,这一方面取决于经济环境,另一方面也在于诚信体系的建立。

        美国实行个人申报制,小额的捐助甚至不用申请就可享受退税,而中国的退税体制还没有那么健全。在美国,通过捐赠退税形成了系统和文化,在国内通过捐赠抵税,与诚信体系、社会成熟度、捐赠理念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社会的进步,捐赠成为一种行为方式是趋势。

        澎湃新闻:复旦会接受附带条件的捐赠吗?比如有人提出捐了钱,孩子就可以上复旦。

        冯晓源:复旦接受捐赠是不附带条件的,也不接受附带条件的捐赠。捐赠人希望用这笔钱实现其他意愿,复旦是不同意的,再多钱也不接受。曾经有一次,有人希望捐赠复旦1亿美元做宗教研究,但是附带要求在校园中进行宗教活动,对于这笔大额捐赠,复旦的态度是“对不起,不接受”。

        复旦接受捐赠的标准是接受“干净的钱”,协议里明确有这样的条款,复旦基金会也会对此做背景调查。捐赠不是交换、买卖,我们接受的是干净的、不带附带条件的捐赠。

        澎湃新闻:在欧美国家,校友捐赠已成为一所大学的重要评价标准。这一标准会不会让高校的人才培养标准变得功利化?

        冯晓源:社会有这样的看法很正常,复旦校友会目前服务的校友总数约有30万人,复旦感谢校友,没有把校友分成三六九等,不分富贵贫贱,所有校友一律平等,请校友返校,对所有的校友发出通知。

        对于知名校友,做过贡献的校友,会有一些非功利的方式来感谢他们,比如颁发一些杰出校友代表的证书,开会时坐主席台等。

        澎湃新闻:国内外的捐赠文化有什么差别?

        冯晓源:关于捐赠文化,我从事现在的工作三年多,有一些自己的体会。从捐赠环境而言,内地、香港、台湾、美国都有差异。美国非常成熟,从体制到社会心态、民众意愿和习惯都已形成体系。

        在中国,香港最成熟,可能与财富积累比较好有关,李嘉诚、李兆基等富豪都会进行大笔的捐赠,香港政府免税配套的政策也很完善。中国的台湾地区,大学在吸引捐赠方面也并不容易。中国内地,地域不同,捐赠的发达程度也不一样。

        不过内地的捐赠理念也在变化,我个人理解内地的捐赠有三个阶段,中国富豪财富积累的速度非常快,对于财富的态度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炫富,买豪车、买飞机;第二阶段是通过信佛、打太极拳提升安全感;第三阶段真正认识到了,财富是身外之物,应该回报社会,热衷慈善,所以愿意捐赠,把捐赠看成了一种生活的方式 。

        澎湃新闻:国外的大学对于捐款安全有严格的制度保障,捐款用在哪里、怎么用,都有明确的规定。复旦大学在对待校友捐赠上是怎样做的?

        冯晓源:我可以很自豪地说,复旦的每笔捐赠怎么用很透明。2014年12月,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通过了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的5A级社会组织认证,这是比较权威的认证,在上海的高校中是启动比较早的,也是比较有魄力的。

        可以说,复旦的基金会经得起检查,所有环节都完全公开透明,复旦以此为荣。我们还打算在复旦的“校友年度捐赠”网站上,把钱怎么用的,全部公开,全社会都能来检查,我们保证把每笔捐赠用到应该使用的地方去,我可以拍胸脯说:我们会完全公开透明地对待每一笔捐款,每一分钱都能查到去处。

        澎湃新闻:复旦有没有培养学生的捐赠意识?

        冯晓源:我们的老校长李登辉(1872年-1947年)有一句名言“成就学校的是学生,成就学生的是学校”。无论是学生还是校友,与学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大学把学生从一名懵懂的中学生培养成有志向的大学生,也培养了学生对母校的热爱、敬重,学校是学生的精神家园,让他们具有了感恩的心,学生在学校的成长和发达的过程中,接受了很多的帮助,今后可以报答母校,报答社会。因此我们对于学生入校时就有感恩教育,在校期间关心他们,他们毕业后,再通过校友会让他们感受到母校的关心。

        校友的成功和经济并不完全正相关,事业的成功只是一方面。我们现在鼓励学生创业,希望复旦的毕业生不只是追随者,而是领导者,学校给予机会和平台,希望他们创业成功。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